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231期-2021年6月


你的心靈安適嗎?

作者:■文/吳麗芬牧師 RN, 路加傳道會董事兼總幹事   發佈時間:2021-06-20

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靈憂傷,誰能承當呢?(箴言18:14)
 

「心靈安適」( spiritual well-being) 是個人靈性需求滿足的表徵,著名生活品質及靈性的研究者Moberg1979) 將心靈安適定義為「個人擁有健康且完整的內在資源、瞭解自己及其他萬物的存在價值、有指引生活目標的中心信念、明白個人及社會互動下所產生的人生意義」。「心靈安適」的通俗名稱是「幸福感指數」。
 

蔡正育、呂惟帆、吳明蒼( 2015),研究老人憂鬱情緒、休閒阻礙、自我尊榮與靈性健康的狀況時發現,心靈安適與症狀困擾、心理健康及身體功能有密切的關係。楊淑慧、吳麗芬、林鉅勝( 2016),在探討安養中心老年住民心靈安適相關因子時,發現安養機構住民日常生活功能越好、生活越獨立、他們的心靈安適狀態也愈好;靈性安適愈好的人罹病率、死亡率、憂鬱症相對越低,而且生活品質及自覺健康狀況則愈好;有17位平均83.4歲的挪威長者分享了他們覺得越接近生命末期,靈性的照護需求及保有人性尊嚴顯得越重要。從這些科學研究得到的資料告訴我們,心靈安適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許多學者專家將靈性照護運用到安寧療護靈性照顧,幫助臨終病人消除痛苦、提升生命力,走的不留遺憾。而學者們認為「全人醫治」( Holistic Healing)的核心就是「靈性護理」( Spiritual Care),因此在學校開設靈性護理概論的課程,期望學生在學習完課程後,能夠瞭解靈性護理的本質與重要性,以及靈性與自我及疾病之關係,並且能夠啟發個人靈性需求,增進對自我的瞭解。
 

身為護理人員,除了注重病人的生理上的問題之外,若能學會評估靈性的需要,將更有機會提供全人、全方位的照護。目前在精神科護理五大層面整體性護理評估中,靈性層面成為一個必須評估的層面,它所包含的是病患的價值觀、人生觀、自我成就感等內涵,而在精神科病人常見到的護理診斷則是(1)無力感及(2)個人認同混亂等。
 

台灣目前由於醫療進步,兒女孝順,使得國人可以越來越長壽,但是也使得需要「長期照顧」的慢性病患者越來越多,這現況對於被照顧者或是照顧者來說,都是一段艱難的歷程。因為身體的照顧還可以有常規的醫療及照護步驟可以依循,但心靈的不安適常是壓力的來源,尤其遇到被照顧者的親人下指導棋,苛責或左右照顧者的態度或動機,常成為照顧者最崩潰的事件。因為唯有由心中發出的照護動機,才能成為美善的力量,但是被迫在指導下的服從,時間久了就會轉化成疲憊與厭倦,形成體力、情緒、自我成就感三方面的煎熬,最終造成低價值感與心靈崩潰。
 

在文章的最後要介紹一份可以用來量測自我靈性安適的中文版的心靈安適量表( 附件一),這份量表得到原作者DaalemanFrey的同意後翻譯,並且進行有效性與一致性的處理,而產生的內在一致性達到0.93的有效量表,由這量表的內容發現,靈性的安適基本上來自兩個面向,一個是「自我效能」,也就是對於自己問題的解決能力,另一個面向是「生活規劃」,也就是自己的人生目標、歸屬與生命的意義。當一個人對於自己問題的解決能力越強時,他自然會有較強的價值感與自我成就感,而當一個人
的人生目標、歸屬與生命意義越清楚及越正向時,他的心靈活力就越佳,也越安穩。各位讀者可以試著做做看,盼望我們都能藉著上帝的慈愛與幫助,讓我們的心靈越來越安適。願主祝福大家!

 

你將生命和慈愛賜給我;你也眷顧保全我的心靈(約伯記10:12)
 

參考資料
蔡正育、呂惟帆、吳明蒼( 2015).老年人憂鬱情緒、休閒阻礙、自我尊榮與靈性健康狀況之探討. 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 141), 63-74
楊淑慧、吳麗芬、林鉅勝(
2016).安養中心老年住民心靈安適相關因子探討. 臺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 114), 249-261
Moberg, D. (1979).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indicators of spiritual well-being for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Prospects and problems. Sociological Analysis, 40, 11-26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