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契機,將我跟國際護福連結起來
還記得大學畢業前,申姊鼓勵我參加「國際基督徒護理人員團契;簡稱國際護福」(Nurse ChristianFellowship International, NCFI)將在香港舉行的四年一度國際大會(NCFI Congress, 1996),感謝台灣護福提供護生半額補助(約一萬元),大會期間我大開眼界—看到地球村裡各個角落的護理師為主發光發熱,尤其每位護理前輩都以護理為傲,以護理專業事奉上帝為榮耀,他們身上所散發出對於護理專業的熱情,對比我過往對護理專業的認識,有相當差距,讓來自島國、未曾出過國猶如井底之蛙的我,深深被他們對於專業事奉的熱情所吸引及影響,甚至讓我立志以他們為角色模範,從此也將我跟台灣護福、國際護福長久地鏈結起來,深刻體會到「護理團契」的美好。
國際護福(NCFI)之起源
國際護福成立目標為鼓勵及裝備基督徒護理人員的專業生活。國際護福現在有30幾個會員國,共分為六個區域—亞太地區(Pacific And East AsiaRegion; PACEA)、拉丁美洲區(Latin America)、加勒比及北美地區(Caribbean and North American Region;CANA), 歐洲區(Europe)、非洲區(Africa)及南亞中東地區(South Asia Middle East Region; SAME),每年四次發送代禱信函、出版國際基督徒護理期刊(ChristianNurse International),每四年一次舉辦國際大會,國際護福網站上可看到各年大會的各項分享內容(http://ncfi.org/conference/congress-2021)。
國際護福努力提供各區域及各會員國強化專業支持,設立專業小組—國際基督徒護理協會,簡稱IICN(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Christian Nursing, IICN)主導(www.ncf.org)。IICN提供靈性照護(SpiritualCare)、基督徒領導(Christian leadership)和信仰社區護理(Faith Community Nursing)等相關課程。由受過訓練的基督徒護理人員教導相關課程(http://iicn.ncfi.org/contact/),這些資源與課程均可提供各國護福在團契中推動。
國際護福同時也和一些夥伴組織如醫療職場福音事工(Saline Process course; International Health service,IHS)及國際醫學教育伙伴(Partnerships in InternationalMedical Education, PRIME)提供各種訓練課程。國際護福與這些夥伴組織合作,使世界各國的基督徒護理人員有更多機會彼此連結。無論在世界哪一國家,護理人員都是健康照護的背脊,國際護福理事團隊(International Board, IB)更決議讓國家內沒有護福的個別基督徒護理人員可以加入國際護福會員,以實踐「與全世界基督徒護理人員連結,並裝備他們在專業實務活出信仰」。
「國際基督徒護理人員協會(NCFI)」與「國際護理協會(ICN)」是伙伴關係,每次ICN開大會時均可在會場見到NCFI的展示攤位,基督徒護理人員通常同時具備兩個協會的會員資格,也在ICN的會議中以研討會的方式討論「靈性照護」的議題。
台灣護福(NEF)與國際護福(NCFI)的鏈結
台灣護福(Nurse Evangelical Fellowship of Taiwan,NEF)於1994年成為NCFI的會員國。我們目前與國際護福的鏈結,包含:定期出席NCFI及PACEA相關會議,參與國際護福之行政決策及禱告會,翻譯NCFI刊物,舉辦國際會議。
定期出席每四年舉辦一次的NCFI及PACEA相關會議(隔兩年交錯舉行),並在會議中發表論文或專題分享,針對護理臨床、行政、疾病管理、基督信仰進行國際交流,並將交流成果及國際新知帶回國內,以撰寫文章或演講分享予團契契友。此外,NCFI主席、副主席、總幹事或他國護福也曾來台交流與分享。
在參與國際事務及連結方面,吳麗芬老師於2012及2016年當選NCFI董事(NCFI Board Member),獲得外交部頒發獎狀感謝成功外交,並贏得國際友誼;陳清惠老師亦於2014及2018年當選亞太區域護福之理事(PACEA Board Member),筆者也於2020年學習參與區域性護福禱告會及行政會議。
再者,台灣護福季刊自從2008年九月起每期翻譯Journal of Christian (JCN)的「基督與教學」文章,讓台灣護理教師主筆可以透過導讀國際護理教育者之教學省思,帶來國內護理教育之新動能與視野;並自2016年6月起將護福季刊的目錄翻成英文,以因應國際化。爾後,2012年護福在台北主辦NCFI亞太地區分會(PACEA)的「同工與領導會議」,成功的將台灣介紹給亞太地區護理領導階層,2018年台灣護福更主辦PACEA會議,幾乎所有NCFI各國理事均與會共襄盛舉,此次會議受到與會者極高評價,讓國際護福友人津津樂道,說我們辦的好像NCFI大會一樣,而2019年末疫情來到,難以實體辦理國際會議,更讓這場國際會議成為疫情前大家的難忘回憶。在2018年PACEA會議中,因各國護福均深感缺乏新世代的遞補,而組成「新世代小組(NextGeneration group)」,李玉琦當選PACEA的召集人,之後,當時還是慕道友、剛決志信主的長榮護生蘇聖為,爾後更被任命為NCFI NG group之總負責人,定期舉辦線上禱告會,以號召及堅固國際護福新世代。文字事工方面的連結,還有在2020年,吳麗芬常務理事將原本只有英文和西班牙文版的護理靈修小品「CARES: Reflections for Nurses」,翻譯成繁體中文《天父心、護理情》(電子版和紙本)可讓全球華人基督徒護理人員能在主裡同步閱讀。台灣護福對於國際事務的鏈結與移動年度大事記,可見表一(護福秘書處整理)。
台灣護福與國際連結的策略及展望
放眼望去,少有國內專業性組織能有強大的國際性組織為後盾,以台灣護理界來看,最為人知就是「國際護理協會(ICN)」及「國際榮譽護理學會(STTI)」,而台灣護理學會及台灣STTI分支均極力把握國際性組織或總會的支持、連結與資源,爭取參與國際決策角色及獎項。國際護福,可視為台灣護福之大家庭,讓NCFI豐富的基督身體扶持及滋養台灣護福,一起成長、茁壯,未來期許台灣護福—可更主動支取以連結於基督榮耀身體的豐富,例如:文字、課程、講員或人脈等裝備資源,借重國際護福為我們與國際連結的社會資本,提高我們的國際視野與高度。筆者嘗試提出以下與國際連結之策略,或可為參考。
-
文字或課程資源之連結:NCFI針對基督徒護理師提供數種信仰裝備課程,由合格講師固定開課(https://ncfi.org/courses/), 包括: 靈性護理(Spiritual Care/Tove Giske)、生理鹽水課程(SalineProcess Witness Training/Carol Rowle)、信仰社區護理課程(Faith Community Nursing)、以價值為本值為本教師(Values-Based Teacher/ KamaliniKumar)等,這些課程可以成為我們裝備護理師或護理教師之訓練教材,而NCFI出版的ChristianNurse International,以英語發刊,為全球基督徒護理師可共同閱讀的期刊。清惠老師的學生蘇聖為2019年發表文章於Journal of Christian Nursing(JCN),36(1);並於當時NCFI理事長Tove Giske主導的PACEA訊息報導專欄中,參與撰文,分享參加2018 PACEA大會的心得(https://journals.lww.com/journalofchristiannursing/Fulltext/2019/01000/Greetings_from_the_PACEA_Region.3.aspx#), 此即為以文字與NCFI及國際連結之範例,讓我們透過文字刊物書籍,連結與分享基督賜給我們的美好產業。
-
國際化護理臨床服務、教育、研究及人脈資源之連結:NCFI擁有全世界各國會員,六大區域間也有緊密連結,定期舉辦全球性及區域性之國際會議,而各會員國的基督徒護理人員中,許多是來自該國具有優秀學經歷、向神委身的護理學者及臨床精兵與教育界人才,可成為經驗交流及教育資源共享的網絡。例如:進行跨國研究合作、成立姐妹醫院或簽訂雙邊MOU(合作備忘錄)、臨床護理主管或護理系師生之交流互訪或海外服務學習、國際生招生,同時可促成教育外交等雙邊利益。
-
參與國際事務及主辦國際會議:透過參與NCFI代表團及區域會議,台灣護福可定期將我們的需要與其他各國、NCFI交流及彼此代禱,也適時分享神給我們的優勢,成為其他會員國或NCFI的祝福,同時也在彼此同工的相交過程,學習互相欣賞、共榮、成長,祝福彼此。例如:近期因將辦理第13屆PACEA區域國際會議,因應疫情須改為線上舉辦,澳洲Margaret Hutchison有卓越資訊能力及辦理線上會議的豐富經驗,但因年齡較長,主動提議徵召各國年輕同工接受資訊訓練,形成PACEA資訊團隊,以因應未來後疫時代的需要,此亦為各國護福互相扶持及共享主恩典的美好典範。
結語
我們的上帝是主宰萬有、統管萬國的,詩22:28「因為國權是耶和華的;他是管理萬國的」,透過國際的交流與連結,我們將更見證到上帝的偉大與榮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