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235期-2022年6月


進修曠野路上遇見早有安排的神

作者:■文/鄭惠萍 RN, 中華醫事大學護理系助理教授   發佈時間:2022-07-25
我念博士班,是為了認識主
  三年前,我能從博班曠野畢業,真是奇蹟!如果您現在問我:「當初為何讀博士班?」如今的我會說:「是為了認識主!」若沒有到成大唸博士班,以我的家庭背景、加上爸爸對基督徒的誤解,我跟基督信仰的距離是很遠的!事實上,我也是走投無路了,才去唸博士班,也從來不認為自己可以畢業…甚至在就讀第一年,就面臨須更換指導教授的絕望下,神卻讓我遇見了清惠老師。因著回到主的懷抱,何等有福的經歷了上帝帶領著我一步步完成學業,否則以我的學術發表能力及有限的英文能力,實在不可能短短6 年間就取得國立成功大學護理系國際博士班的學位。但主卻為我突破一切困難,或許是我通過了磨練,或許是—主預備要我去做更重要的事。
 
為何踏上博班進修旅程?
  回想當年離婚後的我,只知道無法在一個同事都認識我前夫的環境下繼續工作而離職,毅然把公職護理長的工作辭掉,卻不知未來該如何而陷入憂鬱,曾尋求精神醫師好友進行心理治療;半年後,似乎重新找回自己,準備重新出發—投入護理教育行列。
  
  因曾在慈惠醫護專校擔任專任講師四年多,直至兒子出生後才重回臨床,期間仍持續兼任講師之教學工作,回顧過往,教學工作一直是我最佳充電站,也因此,我決定重新投入護理教育行列。但當我下定決心尋找教職時,才發現博士學位已是專任教職的基本門檻,開始在心裡盤算「攻讀博士班」,應是重新出發的必要途徑。同時,碩班的指導教授也鼓勵我報考成大健康照護所博士班,因當時的我正在高美醫專任教,便以在職身分就讀,考取後,為想專心完成學業而離職。
 
人的盡頭, 神的起頭
  說真的,剛開始重新回到學生生涯,我求知若渴,能和同學砥礪學習,真的很開心!然而,好景不常,博一的下學期,我因和碩班指導教授對於博班學習規畫有不同想法,而面臨須另找指導教授的困境!當時的我感到徬徨、不知所措,所幸上帝引領我找到陳清惠老師,也讓我在這進修曠野遇見了主!
 
  本以為從此可順利走下去,豈知考驗才剛開始,碩班畢業已經十多年的我,和二、三十歲的同學一起念書,壓力好大,當時我的英文程度大概只有高中程度,且電腦文書處理能力,也僅夠應付臨床報告而已。這樣的準備度,使我面對嚴厲的共同指導教授(他系老師),總被電的金光閃閃,好幾度自尊被放在檯面上踐踏,幾度認為自己再也撐不下去了!有一回,重複報告多次,每次都被批評的體無完膚,被要求全面修改,信心幾乎完全崩潰!那陣子,我總是無助地去參加護理系的查經班,跟帶領查經的清惠老師與靜蘭老師一起查經,呼求主、領受主的恩典,每每參加後總能重獲聖靈澆灌,重新得力,再次出發!
 
  記得有次報告前,想到又要面臨疾言厲色的批評,心裡緊張不已,只能深切禱告,在禱告中我彷彿看到耶穌彎下身來安慰、呵護著我,我馬上被「不管別人怎麼看妳,妳都是我的寶貝!」深深的安撫下來,那次報告竟然沒有被要求重改!我開始把吃苦當吃補,繼續被嚴厲地批評與要求,執行近三年的國衛院研究,也完成追蹤報告,原以為這將成為我的博士論文主題,卻因我回歸護理系新成立的國際博士班,而使這計畫泡湯,努力三年多的國衛院研究計畫僅能成為我第一篇國際期刊發表的論文著作,當時博士班已修業四年,卻需重新發想新的論文主題。只能面對!只能重新再來!
 
神的供應,超乎所求所想
  當時博論還沒能順利產生,我的第一篇投稿文章很快就被期刊退回,在看似走投無路時,卻開始越來越順利!將文章修改後另投他家,很快地再修改一次就獲接受,而博論計畫也順利寫完,順利完成計畫口試(proposal defense)而開始收案。
 
  由於當初報考的是在職組身分,而未能獲得教育部的博生補助,就在坐吃山空且沒有任何研究經費支持下,工作竟突然找上門,這似乎早在主的安排之中—中華醫大因缺精神科護理高階師資,破例讓還沒取得博士學位的我,先以專案講師聘任,當時的蘇英華主任還讓我暫不兼任導師與行政工作,只協助招生業務與教學,讓我可完成研究收案與分析。感謝主!因著這接連恩典,我順利完成了研究收案與資料分析!
 
  然而,我的最後一個罩門—英文須達畢業門檻,卻遲遲未有顯著進步!說真的,我一直不認為能達到這門檻,對我來說,很難克服發音恐懼,我參加補習班、網路自學、網路家教、猛背單字、重修文法,即使閱讀能力稍有進步,聽力進展卻牛步,每個月報考多益,前後已近10 次之多,看來要在最後半年達標,根本不可能!縱然如此,「在人是不能,在 神卻不然,因為 神凡事都能」(可 10:27)。奇蹟再次發生了—就在健照所與護理系國際博士班均調降畢業條件之際,經過提案會議討論—我跟另一位同學,同樣面臨英文門檻難達標的問題,幸獲通過得以進行學位考試,就連清惠老師也驚呼:真是 神的奇異恩典!於此同時,我也將第二篇論文順利投出,並於同年六月獲得發表,而可準備在暑假前完成學位口試,爸媽與姊妹們都一起見證我這一路奇妙經歷,連遠在澳洲的弟弟也回台,全家一起來參加我的博班畢業典禮(請見文後照片)。我也在7 月16 日完成了博士論文口試,最後論文完成英修,讓我奇妙地在8 月最後一天取得了畢業證書!
 
在逆境中,經歷 神必有恩典預備
  就在看似順境到來之時,口試前一週,曾是我報告中活躍老化楷模的媽媽,卻被診斷罹患失智症。畢業後,我繼續經歷現實生活的重重考驗,但,不同的是,我篤信 神必有預備。
 
  如今回想起這段令人感動與感恩的記憶,一路恩典滿滿,且恍然領悟:原來很多事,上帝早就安排好了。那3 年執行國衛院研究所走過血淚交織的痛苦歷練,卻是奠定我量性研究的重要基礎;而 神讓我奇蹟似地順利畢業,使我得以成為培育英才的護理老師,也得以就近照顧老邁父母、陪伴青少年期的兒子成長。我曾想過—就算無法畢業,博班修課期間,我已有許多美好的成長,更重要的是—因為念博班,我回到主羊圈中,和成大護理系的姊妹們一起流淚禱告,參與陸汝斌教授與靜蘭老師的查經班,這一切都讓我感受到上帝滿滿的愛與祝福!
 
  對於還在進修困境中的姊妹們,我想提醒您—學術磨練之路可能充滿挑戰,也可能無比艱辛,除了紮實學習之外,請一定要回到主愛的團契裡,透過彼此代禱、扶持,加上上帝話語的引導,必能時時獲得力量與盼望。最後,信賴上帝的安排必有最佳的時候—因為「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傳3:1、11)在順利時,反而要警醒;在逆境時,或許才是轉機!我們持續盡自己的本分,在勞碌中喜樂,必得到上帝預備的恩賜,「神賜人資財豐富,使他能以喫用,能取自己的分,在他勞碌中喜樂,這乃是 神的恩賜(傳5:19)」。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