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評值的省思
作者:■文/李歡芳 RN, 國立成功大學護理系助理教授 發佈時間:2022-07-25
作者April Trenary(2018)在一篇分享護理學生對老師課程評值經歷的文章中,稱課程評價為“雙刃劍"(Double-Edged Sword),一方面可增進老師對教學的投入,同時也可澆熄老師的教學熱誠。身為護理老師,我們肩負將一個個外行人,轉化成為稱職且為病人或家屬信賴的臨床照護專業人員。故在護理教學情境中,我們須伴隨學生不但要面對各式各樣具挑戰性的課程,亦需在高壓力的臨床實習及處理冗長的護理計劃中,引導學生持續不斷的自我學習。就如作者April所引用的經文:“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來12:11)。作為一個護理教學者,我們並不直接給予學生想要的東西,而是用另一種更困難的方式,不斷營造有利的學習環境,重新建構他們具備臨床的思維與判斷能力,就如同耶穌需經歷痛苦的死亡,進而能彰顯復活的榮耀。
April在文中提到,對許多護理學生而言,隨著學期的結束,學習就告一段落了;但對於護理教學者而言,教學是始於教學評值。大多數學生都會給予老師肯定與滿意的正向評價,但是,仍會碰到少數學生給予苛刻評價。收到這樣的評價,會讓老師們感到難受。但為什麼我們會那麼在乎這些評值結果呢?因為我們大多數老師都曾有過竭盡所能的尋找創意的教學方法,以突破學生學習困境,或曾經很努力的將許多重要護理專業知識內容,塞進有限的課堂時數的經歷,我們甚至曾以此自豪。身為老師的我們,其實也非常歡迎學生對課程提出建議,但當收到如April所經歷的批評“有史以來最糟糕的老師",我想我們都會有心如刀割之痛。
承如April所言,當受到負向評價,總有同事會安慰及鼓勵我們,學生還需要我們,不要在意那些負面惡意的批評。但怎麼可能不在意呢?我們許多老師就如作者一般,有沉重的課程負擔,常因批改作業煎熬至深夜,甚至被學生不在乎的學習表現激怒,而陷入精神崩潰邊緣。而April就在此沮喪的困境中,神讓她想起她曾對一位因學習而失去生活平衡,進而想放棄的學生說過:「⋯如果你經歷充滿痛苦與淚水但又使你成長的護理學習生活,最後成為一位護理師,你因此還救了一些人的命,這樣是否值得呢?」這話不也可用來鼓勵我們自己嗎?
沒有護理學校,就沒有護理師;沒有
護理教師,也就不會有護理學校。
April以經文提醒自己「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加6:9)。護理教育是非常艱難的,可以比喻是一把雙刃劍,受創的一面是須面對學生課程的評值,而收獲的一面是看見學生進入職場前完成護理專業訓練的授徽儀式。作者最終意識到神一直以來的意圖,是讓我們在面對學生評論的感傷中,經歷上帝的大能,「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6:9)。為了基督的緣故,如保羅所言,我們將喜歡軟弱、侮辱,在困難或迫害中,感受到我何時軟弱,何時就能靠主堅強。
在基督裡,我們可以自由地將生命注入我們的專業、病人、及學生。評價無法傷害我們,反而能讓我們時時不忘,到上帝面前坦承自己的有限,承認自己的不足,並能因此更貼近上帝,靠主得力,「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 4:13)願April在文中的祈禱也成為我們在護理教學中,處於無力、失望時的禱告,“天父,讓我繼續倚靠祢。只有在祢的力量,祢的恩典中,我才能成為祢呼召我成為的人——護理教育家。"
參考文獻
Trenary, A. (2018). Double-Edged Sword: Course Evaluations. Journal of Christian Nursing, 35(4),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