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237期-2022年12月


防疫佈署中看見上帝的慈愛

作者:■文/陳淑雅 RN, 台東基督教醫院專科護理師   發佈時間:2023-06-06
  COVID-19橫掃全球,隨著往來頻繁的交通運輸,染疫人數不斷擴散,幾乎無城鄉的差異,連偏遠台東縣都頻傳民眾確診。本文筆者藉由工作中的防疫見聞,見證上帝的保守和恩典。
 
困境中求主憐憫,護衛寶貴的健康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的飆升,在疫情控制初期,除了基本的防疫戴口罩、勤洗手外,還嚴格限制室內社交距離保持1.5公尺,藉以管控病毒傳播風險;而公共場所推行簡訊實聯制,好讓疫調人員掌握個案相關活動史及匡列接觸者。種種的措施,使得民眾自由活動範圍縮減了,也造成生活許多不方便 。
  2021年5月,國內進入第三級疫情警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積極推行疫苗接種,指出其為最具效益之傳染病預防介入措施,引進有保護力的新冠疫苗,包括:AZ、BNT、高端、莫德納等。台灣東部同步獲得這些醫療資源,東基主管鼓勵同仁適時配合政府策略接受疫苗注射,所幸大多數人的體質能夠耐受些許的副作用,注射之後,隨著抵抗力的提高,工作的效能隨之倍增,並行有餘力,得以協助衛生局,進入社區為民眾完成疫苗注射的任務。主管決議將一整層樓設置為專責病房和血液透析專責區,用以服務COVID-19確診住院病人或居家隔離,但仍需要出門到醫院清除尿毒的腎病末期病人。
  媒體頻傳刁鑽的COVID-19慘奪生命,第一線護理師面臨的挑戰即是如何讓病人症狀穩定,在封閉隔離的治療環境中能確保病人的生活品質,同時須調適本身工作壓力。此外,還需常規回報衛生局病房動態,轉交醫師寫的「解除隔離治療通知書」,聯絡防疫專車(或計程車)等交通事項等。
  上帝的應許「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摩太後書1:7),成為眾教會、團契肢體和家人,扶持防疫人員的寶貴話語,幫助我們在第一線的醫療人員,在謹守自身的保健行為下,繼續堅守崗位,達到防疫的最大量能。
 
角色分工各司其職,秉持捍衛生命的心志
  疫情嚴峻時刻,穿脫防護裝的費時費力,上班心情難免沈重,然而,防疫專責病房無論前線、後勤的成員皆體認到個人彷如小螺絲釘,但卻肩負關鍵性責任。特別是護理人員在護理站時,眼睛盯著監視器,審慎評估病人的生理變化;為了減少家屬擔心,每日配搭醫師訪視後主動電話回報家人,轉告病人的進展和病情預後。
  根據研究報導抗病毒藥物, 能夠減少感染COVID-19者的住院和死亡比率。國內引進Paxlovid和Molnupiravir,東基2022年5月起按照指引,醫師開藥前評估共病症與重症風險因子,藥師提供藥物諮詢,統合評估劑量的各類生理參數(如:年齡、體重、肝腎問題、是否使用抗血栓凝、對血壓升高及肌肉痠痛等副作用的耐受度),最終給新冠肺炎中重度病人投予安全劑量。
  台東地形狹長部落分散,部分地區居住並不密集,善用3C產品、網絡訊息流通和社交社群媒體平台的多元功能,讓溝通症狀能掌握時效。舉例而言,藉由手機視訊探病,或視訊診療讓醫師協助居家快篩陽性者解決就醫疑慮。照護和轉送病人過程採用對講機,提高處理事情的效率。
  而從詩篇12篇15節「保護你的是耶和華;耶和華在你右邊蔭庇你。」的領受,來看防疫護理工作;我感受到,上帝慈愛與在病房穿梭的護理同仁腳蹤隨行。我們是醫療團隊裡最頻繁接觸新冠肺炎病人的工作者,無論是不是基督徒,在任職的班內皆盡心協助測量病人生命徵象、更換難癒合的糖尿病傷口敷料、安撫原本診斷有精神共病者、或餵失智老人吃飯和換尿布等,讓病人雖然離開家庭,隻身在醫院隔離,也能獲得需要的照顧。平心而論,穿著層層防護衣還是可能染疫,惟預備好健壯的身心靈,和熱愛生命的心志,才能堅持防疫原則,防止自己成為感染鏈中的宿主或間接的傳染途徑。
 
外界與同仁間的慰藉,持續強化照護的量能
  COVID-19期間,凡確診病人送電腦斷層、檢體運送等相關路徑,皆使用漂白水加強環境消毒,每位民眾進入醫院皆必須測量體溫。院內重要會議和大禮拜如同學校、學會在職教育,轉換成線上課程。如果同仁染疫,則可以選擇在家或住防疫旅館進行一周的隔離。排班方式亦有相關配套措施,如連續上班不超過五日、為疲憊者彈性調班,而針對由專責病房回一般病房工作的護理師,不但嚴令禁止排擠,且需給予二日以上的充分休息。
  專責病房佔床率最高時,大人小孩共有13位病人,進出病室,工作人員就必須周而復始穿脫隔離衣和洗淨雙手,常常揮汗如雨,團隊間會相互加油打氣。有時,護理站收到商家或公司提供愛心餐點、防護物資,如此實質的慰勞,每每為醫療人員帶來溫暖,讓我們感受到支持,而非孤軍奮戰。
 
嚴守探病規定,適時檢討展現恩慈
  疫情緩和,Delta、Omicron變異病毒株蔓延又讓大環境回到警戒,防疫規定嚴格把關,不遺餘力用以保護住院病人,避免陪病者帶入病毒。醫院探病時段為早上11點,病人每次至多2名訪客,探訪15分鐘為原則。筆者常見癌末病人在生命最後一程住院,家屬頻頻病房外徘徊,遠方親人接連打電話到護理站詢問是否可以放寬探視,讓他們回鄉探病不撲空。
  令人黯然神傷的經驗是發生在今年2月,一位肺癌末期中年先生由護佐陪病,凌晨1點呈現彌留,3位家人趕來醫院時遭警衛人員攔住,輪到太太見他時已經撒手人寰,她遺憾無法送先生最後一程。辦理完告別式之後,太太無助地噙著淚水,來護理站要求討回一個公道。倍極艱辛的護理人員,面對突如其來家屬的舉動,實在想不出恰當的應對言詞;於是筆者協助她寫一份上報院長室的意見函,且保證院方會重視她的發聲,才讓她心情舒坦地返家。由於這個事件,院方開會集思廣益且進行一系列改善措施,日後,病房適度放鬆對病危或臨終者的探病方式。
 
結語
  面對疫情起伏,我心裡的禱告如詩篇143篇8節:「求你使我清晨得聽你慈愛之言,因我倚靠祢;求祢使我知道當行的路,因我的心仰望祢。」在處理種種困境的前提,是必須先依靠上帝的愛去分析事情脈絡,然後才能進一步去迎接各種挑戰,關鍵要素就是相信上帝有永恆慈愛,這份愛的穩定感,非靠法規或物資,惟獨從神而來。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