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240期-2023年9月


多重角色下的掙扎與恩典

作者:■文/林靜蘭 RN, 國立成功大學護理系教授   發佈時間:2024-02-27

 

將題目訂為「多重角色的掙扎與恩典」,可知我並未「成功扮演多重角色」,只是真誠分享--我這一路的掙扎,以及主不斷憐憫扶持我的恩典。希望能提供各位一點借鏡及鼓勵。容我先以幾個「畫面」當楔子,一面讓我回溫,一面或可引發讀者稍有共鳴。
 
【畫面一】
剛自碩士班畢業的我,從臨床護理工作轉職到弘光科大擔任臨床實習老師,開始展開每天在台中榮總帶實習的生活。當時老三剛出生未滿周歲,所幸台中娘家媽媽願意就近幫我照顧,老大三歲半已可上榮總附設幼稚園,但當時該園未設有幼幼班,只好將兩歲半的老二送到較遠的托兒所。剛送去的第一天,午休時間就接到老師來電說,孩子哭不停,希望我過去,因他是所裡最年幼的孩子,老師拿他沒辦法,當下我心裡很心疼孩子,但也很為難,因為帶實習是無法中途離開的,兩難之間,我硬著頭皮跟單位幾位關係蠻好的護理師開口,她們都很了解,也願意幫忙,叫我快去看孩子。我立刻前往,看到滿臉淚痕的孩子,真是讓我心疼不已,自責讓他那麼幼小要吃這苦,一邊在小床旁陪他哄他入睡,一邊心酸掉眼淚…待他入睡,跟老師稍微溝通孩子的入睡習慣後,立即返回醫院…
 
【畫面二】
工作兩年後,深感所學不足,而在職念博班,前兩年每周總有兩天要北上上課,有時甚至三天,當時沒有高鐵,只能搭客運往返,交通時間甚長,無法當天往返,只好留宿台北過夜。先生剛開始承諾願意支持我,但一打三,一人照顧三個學步期幼兒,實在艱辛,一學期下來,我們都身心俱疲,壓力下兩人關係也備受考驗,常有許多爭吵,我慎重地考慮暫時休學…
 
【畫面三】
轉任成大後,因助理教授有六年條款(六年內未升等將遭解聘),且剛到職,教學、臨床服務、研究均需花費許多心力適應,全力投入工作還是常覺時間不夠用,還多遇挫敗—研究計畫接連四年未獲補助,第一次提出升等也失敗,夫妻關係還逐漸疏遠…
 
這些畫面或許對您並不陌生,都圍繞著同一個困境—面臨「多重角色」的拉鋸、掙扎。讓我們先探討「多重角色」可能產生的「角色緊張」及「角色壓力」,再來談談身為 神兒女的我們該如何解套,甚至經歷 神化災難為祝福。
 
依據Goode(1960)的「角色緊張理論」,當我們無法滿足所需扮演之多重角色的種種要求,或履行不同角色責任時,常會產生角色緊張(role strain)及壓力(stress)反應,而為了降低不同角色帶來的衝突或緊張,常需協商以做出抉擇。「角色緊張」通常來自:不同角色的要求及活動相互對立;或執行不同角色間的時間與地點或資源的安排相互衝突。就像我當年面臨母職、妻職及進修的多重角色要求相互衝突,使我不得不思考暫時休學的決定,以舒緩角色關係帶來的緊張。
 
角色緊張包含三層面:1.角色衝突(role conflict)、2.角色過度負荷(role overload)、3.角色互染(role contagion)。以下分別介紹之。
 
1. 角色衝突—常見的角色衝突為「工作與家庭之角色衝突」,因兩個角色的要求互不相容。例如,我在家庭的母職與工作角色在時間上衝突,或是當我工作時間過長而影響我育兒及夫妻相處時間,不同角色都需要我花時間投注及經營;或者,我在研究及教學工作上常須扮演積極、獨立、領導甚至批判的角色,在家庭內若不小心繼續採取這樣的角色行為,未能適當調整切換為先生所期待妻子的角色行為—同理、溫暖及體貼,將使我們難以符合彼此的角色期望。
 
2. 角色過度負荷—是指扮演多重角色所需的時間及精力負荷太大,或者扮演其中一個角色而干擾到另一個角色的執行,進而產生身心俱疲的症狀,例如:緊張、焦慮、疲憊、憂鬱、淡漠、不安。我剛轉任成大前幾年,常常花費許多精力在備課、研究及學生輔導工作上,以致影響我其他家庭角色的扮演,疏忽了婚姻關係的經營,還好有上帝憐憫及提醒,讓我們夫妻及時調整及溝通生命的優先順序,靠主度過婚姻危機。
 
3. 角色互染—是指執行某個角色時,仍掛念憂慮另一角色。
 
以上三層面的角色壓力是互相關聯的,角色過度負荷會造成角色衝突,而角色衝突容易產生角色互染,而當個體在執行某個角色卻又惦記著另一角色時,也容易加重其角色過度負荷。舉例來說,我在三個孩子年幼時進修碩博班,那時我常在夜裡一邊唱歌哄他們入睡,一邊盤想著我等等要怎麼撰寫的論文內容,這樣的角色互染容易造成過度負荷而產生巨大壓力,若非上帝的恩典扶持,真的很難撐過來。然而,也因著從碩班即開始這樣的訓練,爾後念博班時,才稍微挺得住更多角色衝突的艱難,當時除了母職及進修雙重擠壓,還加上在職進修的工作壓力,在極難之間,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上帝,凡事都能做(腓立比4:13),真的關關難過,關關靠主過,後來博班進修期間,還獨力帶三個孩子去美進修半年,上帝一步步訓練我,也鍛鍊我能承擔更多壓力,靠主得勝。
 
從上述多重角色的相關理論可知,角色緊張是一種正常的經驗,角色衝突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多重角色下個體的身心健康,而角色責任的多寡與角色壓力的程度有關。然而,多重角色雖會帶來壓力,卻未必然導致疲潰,以我的經驗是,在這樣的危機下,反而讓我更自知不足,深感軟弱,而更尋求主及人的幫助,透過與 神緊緊相連結,經歷 神施恩手的幫助扶持,也尋求親友及教會肢體的社會支持,加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調適,不但度過多重角色的適應危機,維持身心健康,這些經歷也成為 神憐憫扶持我的恩典記號。
 
下面我想從我個人經歷,試著提出一些當時幫助我走過來的重要原則。隨著不同年紀及生命發展階段任務,我們的多重角色生活也可能會對應不同的階段性挑戰,以我為例,大概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一)初出茅廬:大約大學畢業20幾歲到三十歲左右,此階段需適應職場新手,新手妻子/媳婦、新手媽媽等新的家庭生活型態,小孩為學步期到學齡前期幼兒,臨床工作從新人到護理長角色,再轉為全職進修碩士班;(二)步伐漸穩、責任也漸重:此階段因多重責任,仍舊青黃不接,大約三十歲到四十歲左右,小孩為學齡前期至學齡期,轉職為學校臨床實習教師及講師,同時進修博士班;(三)出埃及:大約四十歲到五十歲左右, 看清自己的價值「你們是重價買來的,不要作人的奴僕」(哥林多前書7:23),不願留在埃及為奴、僅為世界而工作,更願讓主為首,釐清優先順序,為主旨意而活,期盼進入主所命定及預備的迦南美地;此階段三個孩子進入青春期及青年期,剛好蒙主帶領轉職至研究型大學,身負教學、研究、服務工作,步入空巢期,更多關注夫妻關係。回頭看看這每一階段,我問自己,在這些階段裡,哪些忙碌或者哪些角色,是我現在看來很值得的?哪些是無必要的呢?回首發現「母職及工作角色(教師)」,是占據我最多時間的角色,但我覺得擔任母親跟教師的角色都是很值得的,雖苦猶榮,但坦白說,妻子的角色可能是我自覺成績最差的,之後我需更多倚靠主幫助而突破。
 
回頭想起養育三個幼兒、全職工作那段日子,真是婚姻—家庭—工作三頭馬車,常常覺得自己心力交瘁,常常也經歷—又疲憊、又狼狽、甚至心碎的邊緣時刻。感謝主,果真「敬畏主就大有倚靠」,這些艱難時刻,總有主陪伴扶持,身邊也總有親友相助,也不偏離主道路,真的是出於主諸般不斷絕的憐憫。從這些掙扎經歷,以下幾點體會,想提供大家參考:
 
一、常常求問神
如果你讀撒母記,會發現大衛不論在逃亡時期或坐王時期,都把主當生命的主,常常求問主指引。
在不同階段多重角色的挑戰裡,我常常會感覺迷惘、迷失,因為太多事物競爭我的時間、心力,有時會選擇投注於容易有成就感的事物,卻將育兒或夫妻關係應該投入的時間挪後,所以「天天求問神」的習慣對我來說,猶如指南針或google map,我是一個很不會認路、很容易迷路的人,當我天天或常常來到主面前,主常常會用各種方式提醒、感動或甚至管教我需要調整的地方。儘管多重角色下,經常需與時間賽跑,常需學習把重要的放在第一優先(put first thing first),例如:關係比家務重要,我會在維持家裡一塵不染跟全家一起出遊休閒,毫不考慮地選擇後者,享受家庭關係,當然不是完全不理家務,而是優先順序需放對。
當我看重 神所託付我的每一個角色任務—育兒、婚姻及教育工作,我發覺上帝很樂意與我同工。護理及教育工作,是 神所託付我的使命,當我邀請 神與指導我教學、研究,總經歷上帝奇妙預備恩典。而婚姻,是我屬靈生命淬鍊的實驗場,也是屬靈戰場,常常在多重角色重壓下,容易被忽略及攻擊,感謝主,從孩子年幼時,我們家就建立家庭祭壇,天天全家一同禱告,不論國界,這祭壇禱告也引導孩子們跟我們夫妻跟隨上帝同心同行。
育兒,是 神所託付我跟先生的屬靈責任,孩子是屬靈產業,神常提醒我—不單是養育照顧孩子肉身的健康,更要在乎及照顧他們的心理健康及靈性豐富。回想第一次擔任國小一年級新生的新手媽媽,有一次我們家老大作業寫得不好,被我用橡皮擦重複擦掉要求他重寫,最後還擦破作業簿,還罰孩子必須重寫兩頁完才能睡覺,看著孩子邊掉眼淚寫作業,我仍然生氣他怎麼還是把字寫得這麼肥大,當天弄到半夜孩子寫完上床後,我看著他的作業簿也掉下淚。當晚讀經讀到創世紀33章雅各離開母舅拉班,回到家鄉跟以掃相見所說的一段話「⋯我主知道孩子們年幼嬌嫩⋯」(創世紀33:13),向主哭訴自己承擔不了這母職,求主憐憫幫助我,感謝 神這樣的光照提醒,我隔天向孩子道歉,也跟他說我們一起努力學習把字寫好,不用著急,看著孩子重新展開笑顏,我心裡大大感謝上帝,沒有任意錯待主所託付我的產業。很感謝 神,現在我的三個孩子均已
進入青年期,都是求告主、走正道、身心靈健康的青年人,有他們勝過擁有世界所追求的功成名就。
 
二、要有適當支持系統,天天有人來幫助大衛
在多重角色下,我常常要承認自己軟弱、沒辦法總是完成每一個角色的要求,常常會需要幫助,所以平時即須建立適當的支持網絡,例如:有段時間先生因工作跟我分隔兩地,我又有夜間部的課,還好娘家媽媽可以來陪伴孩子,或者偶而無法準時接孩子放學,請託熟識的同學家長接回。此外,支持系統的扶持,不僅提供救援,也因為「與智慧人同行,必得著智慧⋯」(箴言13:20),許多過來人或有智慧的屬靈長輩,也在我許多困境中提供我建議及禱告,使我不至於剛愎自用,陷入自以為義的錯路之中。
 
三、不要停止聚會,最好也不要停止服事
這一點是我覺得在多重角色的奔跑路程中很受益而得祝福的秘訣,往往心身俱疲會讓人想要省下時間睡覺或作家事,我的經驗是—離神愈遠,困難便愈近,讓我愈難脫身。守住跟主的約會,用心靈、誠實尋求主的同在及顯現,每次的聚會往往都會有主的恩惠,讓自己在艱困的日子裡可以重新得力,如鷹展翅再飛。而服事對我個人而言,是堅固我心的發電廠,因著服事非得對齊於主、連於主,常常在我很忙碌還需預備服事時,親自得主服事,得主恩惠,主給我的,總超過我所給出的,主真的無比信實「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路加福音6:38)。
 
除了上述三點為我個人心得,楊(2007)也提醒我們—運動不足,將影響多重角色適應,「運動」可削弱角色壓力對身心健康的負面影響,可減低焦慮症狀。因此即使時間很有限,我仍看重安排定期運動,我的作法是透過每周兩次游泳,讓自己一邊安靜放鬆,一邊藉運動轉移注意力而減壓,同時也可提升腦內啡生成,讓自己有被更新refresh)及快樂的感受。
 
願我們都天天經歷主,忠心於神所託付我們的每一角色,得主賜福,也使人得福,直至見主面。
 
 
 
參考資料
楊秋月(2007).多重角色婦女之健康促進生活、社會支持對其角色壓力與身心健康關係的影響。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Goode, W. J. (1960). A theory of role strai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5(4), 483-496.
 
Kahn, R. L., Wolfe, D. M., Quinn, R. P., Snoek, J. D., & Rosenthal, R. A. (1964). Organizational stress: Studies in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New York: Wiley.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