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護理教學是呼召還是恩典
作者:■文/陳凱莉 RN, 長榮大學護理學系助理教授 發佈時間:2024-08-29
東西方對於老年人的看法不同,東方講求敬老尊賢,而西方因崇尚年輕活力,故對老年人存在一些偏差的既定印象如:緩慢、無聊、臭味和固執,故在美國,教授老年護理是不太受歡迎的課程,對於授課老師,往往要有硬著頭皮承受學生沒反應或學生在教師評量給低分的準備。然而,西風東漸,台灣的學生雖然不至於對老年人不尊重,但如果沒有同理、沒有設身處地的體驗感受,年輕人可能無法想像老年人因老化及感官衰竭所帶來的不便跟痛苦,而給予應有的體諒與尊重。
克麗絲汀. 慕克(Kristen L. Mauk, 2020)博士在她一篇主題為“呼召從事老年護理教學"的文章中,分享了她在教授老年護理課程時所採取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她對學生成長和專業發展的承諾。她透過以身作則、熱情的投入、及運用多樣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老年護理這在當地可能不太受歡迎的領域,也能變得有趣和有價值。慕克博士會引導學生用正面的角度來看待老年人,改變他們對老年和老年人的負面印象,透過實地體驗和與長者的交流,學生能更深刻地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挑戰。她使用的策略如:第一天上課,她讓學生完成“老年人是……"的句子,然後在課程結束後,讓學生再做一次此活動,學生明顯可見用了更多的正向辭彙去描述老人,例如智慧、有趣、可愛等。慕克博士也會使用幽默的方式激發學生討論,例如,她會讓學生照下一些耶揄多長一歲的生日卡片,到課堂分享,一起揭開老化神秘的面紗,認識年老的實情。也安排學生去護理之家,探望103歲的住民,訴說超越一世紀的生命故事,也會邀請護理之家主管或律師分享比較特別或複雜的老人虐待相關案例。另外,慕克博士也會設計老人體驗課,在模擬體驗教室,讓學生親身體驗半身麻痺,如在手臂套上沉重的穿戴嘗試去扣釦子;體驗觸摸感的下降,如戴上鬆垮的手套去拿取藥罐內的藥片;視力的缺損(青光眼或白內障),戴上特殊會扭曲視線的眼鏡,看報紙或書寫自己的名字。
慕克博士於文中提到,在學生的評值回饋中,最受到學生歡迎的是小組的服務學習專案,這是橫跨一整學期的小組專案設計,每小組須完成一項針對社區老人的衛教投影片的設計,類似的主題如:老化的眼睛、勿忘我:愛滋海默症新知、保護你的心臟…等。慕克博士甚至會親自指導學生,運用創意,設計教學材料,如海報、衛教單張、主題相關的賓果遊戲、猜謎等,以激發聽眾的興趣。同時可實際運用課堂所講述對老人溝通時的原則與技巧。這些實務經驗前後,會讓學生書寫反思日誌,以強化學生的相關學習成效。最後,慕克博士特別強調,護理專業角色模範的重要,在讓學生體認到高齡者的智慧與價值的同時,去體認老年護理專科的有趣與珍貴。
然而,在台灣,老年護理學,不屬於國家考試科目,多屬於選修課程,在幾年前,通常是沒人選或是要有學長姊宣傳是營養學分,才會有人選。老年護理課程在班級經營上是辛苦的,為提供學生實際體驗,家裡的爺爺、奶奶都不夠用,還借別人家的姑婆舅公,擔任假病人。為了台上的兩個小時的課程,可能需準備數週。箴言16:31「白髮是榮耀的冠冕,在公義的道上,必能得著。」,約伯記12:12「年老的有智慧,壽高的有聰明」。年老的人是值得尊敬和敬重的,他們的長壽和智慧是一種榮耀。當大家覺得老年人沒用,老年護理學課程不重要時,我因著準備老年護理學課程,有幸於更多機會接觸及照護這群上天所寶貝的族群,且有一份熱情想將所學傳承予年輕世代,這不但有天父的呼召,更是一份來自天父無上的榮耀與恩典。
詩篇71:18:「神啊,我到年老髮白的時候,求祢不要離棄我!等我將祢的能力指示下一代,將祢的大能指示後世的人。」年老之人也需要我們的尊重和照顧,而我們應該將我們從他們那裡學到的智慧和經驗傳遞給下一代。時至今日,隨著高齡化的社會到來,老年護理學已成顯學。除了課室教學,各方照護之家、關懷據點的邀約,蜂擁而至,當大家在擔心家裡長輩的身體、心理、社會的變化所帶來的麻煩,感謝天父,讓我擁有高齡照護的專業能力,得以支持親朋好友們的辛苦、困難與擔憂,而學生們也因著對高齡照護的認識,開啟了進入安養、照護中心的意願。學生們也會持續打電話諮詢我高齡照護技巧,且紛紛表達很感謝我能使他們透過老年護理專業,帶給他人的祝福。
在神的國度,我知道,天父是最好的老師,老人護理學的教學,已經不是呼召,是豐豐富富的恩典。
參考文獻
Mauk, K. L. (2020). Called to Teach...Gerontological Nursing?. Journal of Christian Nursing, 37(1), 61. doi:10.1097/CNJ.0000000000000677. PMID: 31809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