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謝謝你沒有放棄我
作者:■文/張慎儀Shen-Yi Chang RN, 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講師 發佈時間:2024-10-31
不放棄每個靈魂
聖經上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章40節)
我是一位精神科臨床教師,精神科病人是相對弱勢的一群,他們常常被社會所鄙視,以致多數人被迫自怨自艾的孤獨過一生。當我在臨床照護教學中感到喪氣無助時,神總提醒我說,我把最弱的、最沒有價值的交給你,而你所教導學生在精神科病人身上所給予的關心與照護,就是做在我身上。每每想到,自己是這樣的微小,竟然有機會服事 神自己,心中充滿了感恩。
與聖靈同行面對挑戰,辨識學生的需要
根據柯林斯英語辭典的定義,挑戰是『需付出大量的努力及決心面對的困難的新事物』。想起過去帶實習學生的艱鉅挑戰…「老師,教師節快樂!我要轉到醫學中心急診工作了,那裏的磨練比較多,謝謝你,當時,你沒有放棄我。」正在工作混亂之際,心神不定,還有line打擾,手機line突然簡訊中傳來上方訊息,安慰感充溢全心。
三年前實習下班,我和學生都換下實習服,一起走,預備要出醫院大門互道再見時,我順口多問了一下,「你還好吧!見你實習都在打瞌睡,不怕實習不過?怎麼了?睡不飽?」185公分高個壯碩的大男孩,皺眉一臉無辜地看著我說:「失戀了!」。
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帶實習時學生失戀,這可是件大事,失戀等於失去自我,等於吃不下睡不著,等於我要帶著一個遊魂實習,學習照顧病人,天啊!主啊!別給我這樣的磨難與煎熬…
原本想當作沒聽到「失戀」這兩個字,但接受精神科訓練過的耳朵和心靈,馬上雷達響起,辨識出這個求救訊號。思考兩秒後,我告訴這男孩說「來,說給我聽聽,怎麼回事?」。我倆索性就坐在醫院大廳內,全家便利商店前的候診大廳椅子上,聽他說說故事的經過……就在你問我答、我問你答的過程中,時鐘已轉了兩圈。
院外的天色也由晚霞轉為月亮高掛,肚子也飢腸轆轆,但捨不得中斷他積埋許久的感受與想法。身邊走動下班的醫護人員們早已離開,但,大男孩熱切的眼神與期待被傾聽的模樣,讓我顧不得回家,安靜聽他述說故事,一邊安慰他,讓彼此臨在的此刻,安頓漂泊受傷的心靈。互道再見時,我再次囑咐大男孩,記得吃,也好好睡一覺,別多想,明天八點準時進病房。
搭上公車的我,紛亂的思緒仍充斥在腦中,太多的資訊還來不及處理,疲累的身體想告訴自己,別再愚蠢的陪伴了,吃力不討好…但,牛般固執的腦卻又告訴我,雖然身體很累,也超過一位實習老師所該付出的心力與時間,但,我知道這是一件值得而正確的事。
這些帶領學生的經歷,讓我聯想到提摩太後書4章7-8節,「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謝謝主對我的磨練,讓我面對種種挑戰,練習與聖靈同行,辨識學生的需要,若今日學生能從我的行事為人,見到些許主耶穌美好的反應,而渴望認識那愛的源頭~主耶穌,我的心中將會充滿感恩。
倚靠 神接住護理教師的使命
使命是「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的目的和意義」,對護理教師而言,我的使命是什麼?我可以創造什麼價值?什麼是成為神國僕人屬靈的價值呢?這是常圍繞我心頭捫心自問的問題…
我問我自己,17歲的我知道內心的志趣及想望嗎?當時的我,就決定要當一位「犧牲自我照亮他人」護理師嗎?當然不,17歲的我正在念普通高中2年級,最多只清楚自己適合念自然組,雖然理組的學科也念的普通,但我對生物還算有點把握,對人也有興趣,但其他的,我也是索然無知…
當我遇見專二17歲的導生懵懵懂懂、還不清楚自己的未來志向的階段,我常常提醒自己—此階段的懵懂無知是常態,需要陪伴及等待。因為過去的我也是邊走邊看、邊念邊體會、慢慢察覺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由迷迷糊糊,逐漸走向慢慢清晰的未來。
「護理」並不如想像中好念,曾有家長在電話中以輕鬆口氣詢問我說,「老師,護理不是很好念嗎?」我聽到這樣的問句,會認真而仔細地說道:「護理一點都不好念,除了低年級的基礎科學,例如:生理、解剖、微生物、免疫學、心理衛生及護理概論,再加上要通過二年級的基本護理學及實驗,才能通過進入醫院實習的門檻。通過基本護理學實習,才真正認識何謂疾病與健康?才更接近人生的悲歡離合生老病死!更不要談到高年級⋯」講到這裡,家長們才恍然大悟的說:「難怪,我看我家小孩念的很辛苦,很認真念,但又不是很懂,成績也⋯」
懵懂的孩子、憂心的父母與倚靠神的老師
二年級期中考結束前,導生家長急急忙忙地打電話和我約時間,他們夫妻倆特地驅車由台北至宜蘭校區找我懇談,憂心忡忡地想知道寶貝女兒成績一直吊車尾的原因。隨著會談時間越來越近,我心中愈來愈緊張,身為班級導師的我,心中浮現太多的不確定,此次談話似乎將和家長一同決定這女孩的未來,內心沉重感一直揮之不去。為此,我每天都向 神禱告,告訴 神我的壓力,請祂主導我們的會談,讓聖靈在會談中掌權引領這位--親手原創的寶貝女孩的未來。
會談當天,平時說話霸氣主導的父親還未等我暖場完,就單槍直入提問,「張老師,想請問一下,我家宣宣能不能念護理?若不能念就隨便她好了。妳發給家長群組中宣宣有兩次小考成績是零分,我問她為什麼沒有上網練習,為什麼沒有送出複習練習的小考分數?她竟然回我,當時網路不穩定沒有送出成績,所以是零分。我氣得立刻打了她一巴掌,老師你說,這是不是不負責任?這是不是隨便編出來的理由?」
爸爸咬牙切齒開門見山地道起當時景況,那巴掌就彷彿是向我甩過來的…我的呼吸倒抽了一口,頭暈目眩,還找不到合適的話回應,淚眼汪汪的媽媽就接著說:「老師,宣宣從一年級到宜蘭念書,我們夫妻倆就全力全心支持她,她也在學校交到了很好的朋友,說也奇怪,她總是告訴我,沒辦法定下心念書,總是東想西想,不知道時間浪費在哪裡?自從上學期成績不及格學分很多之後,我總是請她假日帶書本回家複習,爸爸和我甚至花時間陪她一起讀書,就是想知道,定下心讀書,有這麼難嗎?她人在學校上課時,也不知道人在心在不在?」
面對這對無奈、憂心又深愛孩子的父母,憂心講述近20分鐘後,我記起上帝託付我的導師職分,鼓起勇氣開口說,「我深深的感受到你們對宣宣的愛及期待,也看到你們夫妻倆的同心討論和付出,真是不容易,我深深地被感動,我也有正值青少年的兩個兒子,我完全理解⋯」。我默默的遞上拭淚的衛生紙給宣宣媽媽,接著說:「好不好,給我一點時間了解宣宣遇上什麼問題,她看起來是個很有自己想法、很聰明的孩子,我想目前這樣景況,她也很痛苦,讓我們一起幫忙她,嘗試找到現在生活中的新方向和重心,若這新方向並不是護理,也沒關係,我們當成人的師長和父母就是必須陪伴我們的孩子,協助指引她們走向屬於他們天生被創造的任務和使命中,不擔心,我們一起來,給我們一些時間⋯」
之後,宣宣多次帶著眼淚、痛悔和我深談後,開始在每堂課做筆記、詢問上課不明白之處,接著我們會一起找答案。逐漸我在彼此的互動中,見到宣宣積極調整自我的態度,雖然進度慢,但是方向和目標至少是明確的,就這樣,我們用彼此都能理解而相互接納的方式,建立信任的師生關係,我懂她,她也信任我。
在寒假重修基本護理學後,宣宣媽媽私line我:「老師∼妳好,宣宣昨天說她重修基護過了耶!我們都很開心,謝謝老師的支持。」我回送了一個讚的貼圖,接著說:「我知道!為她開心。我就說,她一定做得到。」宣宣媽媽回送我一個小愛心,我立即追加:「下學期繼續加油,保持積極學習的態度,成功大門會為她而展開,宣宣會越來越有自信,長成一個很棒的孩子及成人,我們就是繼續鼓勵支持歐!」宣宣媽媽回:「感動,謝謝老師對孩子的信任鼓勵」,我也立即回應肯定:「父母的支持和鼓勵,也同時重要。」宣宣媽媽為我們的對話下了結論:「三方進行才有收穫,謝謝老師。」
雖然在手機螢幕上只有短短的幾句對話,但是,透過師生家長相互配合,加上 神巧手巧妙「塑造」,讓原先硬化、無自信放棄而沮喪不堪的人心,找回了存在的價值與盼望,讓我們都成為 神手裡的「精品與傑作」,我想,這是我擔任護理教師11年慢慢摸索出—「倚靠 神接住護理教師的使命」吧!
相信神、倚靠神
擔任護理教師,雖然我還是面對許多挑戰,沒有為學生捨上性命的大愛,也還是會被不懂事的學生及不講理的家長惹生氣而哭泣流淚,但我相信「成為護理教師,是 神對我的命定和呼召」,羅馬書11章29節「因為 神的恩賜和選召是沒有後悔的。」因神的選召,我願回應~主,我在這裡,請,差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