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181期-2008年12月


一生護理 護理一生

作者:吳讚美 RN, 屏東基督教醫院安寧病房護理長   發佈時間:2008-12-01
上帝創造人類,每個人都是如此的獨一無二。護理的領域因此變得多樣而有趣,因為那裡有人,那裡就有護理存在的價值。
 
護理無國界
 
從沒想到第一次出國是因著護理工作。1995年醫院在「佤邦」開始醫療計劃,我隨著醫院團隊前往泰北的山上。臨床所學在這裡全派不上用場,因為只有天黑後,晚上10點才供電,沒有氧氣、沒有急救車、沒有產台、也沒有保溫箱。唯一有的是神所賜的大自然、陽光與神源源不絕的愛。從教導學生開始,教導他們學習華語、認識基礎護理等。護理專業上,我們規劃病房、藥庫和開刀設備,並建立資材管理和各樣流程的訂定。更重要的是學習他們的語言和適應當地的生活,學習如何將我們的規劃和理念與當地領導溝通。於是乎,創意十足且成效頗佳的蒸籠消毒鍋、日光保溫箱、炭烤加溫器、竹製開刀床⋯等等,一件件被開發、呈現。在物質缺乏的環境下,讓「佤邦」民眾瞭解,並看重人的價值遠勝過物質。這是神極大的心意,也是我們的誠意。在無燈光的情景中,我感受到李白『靜夜思』之情懷,也引發兒時對銀河的記憶和感受。離開台灣時的「遺書書寫」,在艱難環境中與團隊成員朝夕相處和配搭工作,帶領當地學生在嘗試錯誤中學習和摸索,在寒冬裡又跳又叫地洗成冷水澡,照顧台灣在已相當罕見的瘧疾個案。這些都是自己這輩子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也是我最美好的回憶。
感謝醫院與上帝賜給我機會,在「佤邦」,護理能如此寬廣地運用,我初次體驗到護理是如此多變又有趣。在這裡,我們是護理界的「馬蓋先」。
 
伴他最後一程
 
某日我在寒冷的冬夜值班。約莫十一點左右,call機響起,內科病房38歲的黃大哥肝癌去世,黃大嫂昏厥在一旁,內科病房的同仁期待我能去協助安撫家屬。進入病房,只見滿臉驚恐的小男孩依偎在黃大嫂身旁,大嫂癱軟在床旁陪客椅上。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也選擇以不急救的方式讓黃大哥安靜的回去,但當那一刻來臨,仍令人窒息地令人難以承受。我在一旁陪伴,待黃大嫂較清醒,我向她要其他家屬的電話,她顫抖地從皮包裡找出幾個聯絡電話,我一一地打通電話,但在電話這端的我,卻不知如何啟齒。
我告訴小男孩:「爸爸因為生很嚴重的病,身體的功能都停止了,去世了。」邀黃大嫂一起為大哥清潔身體,鼓勵大嫂將還沒說完的話告訴黃大哥。黃大嫂邊哭邊抱怨黃大哥留下她一人,希望在天上的黃大哥能護佑他們母子三人。為黃大哥穿上結婚時僅穿過一次的西裝,黃大嫂含淚苦笑著說:「沒想到第二次穿它的時候,竟是如此的不堪。」幫黃大哥整好裝,黃大嫂與兒子牽著黃大哥的手單獨相處,家人陸續趕來後,我回到我的病房。當我幾乎遺忘這件事的半年後,黃大嫂特別在醫院新大樓的破土典禮上,表達醫院對她先生臨終的照顧服務和感謝。剎那間,臨終病患家屬的渴望與需求,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和心裡。
幾年後,我投入安寧療護領域。對於轉到安寧病房未及一天就去世的病患,同仁們抱怨〝白忙了一場〞。部分家屬甚至有負面的聯想,誤認為安寧病房是病患死亡前最後一刻停留的地方。種種負面的想法,讓人懷疑臨終病人到安寧病房的意義?深深思考及自省過後,我的答案是正向而肯定。因為我們珍惜病人給我們的最後時光,即便是短暫的一刻,身為安寧病房的護理人員也要做到最好。在最終的那刻,病人能走得安祥,家屬也一輩子安心,是我們最大的欣慰與回饋!
 
遠離塵囂的CPR
 
CPR(心肺復甦術)是護理人員在醫院裡每年必考的技能,但從沒想過在醫院以外的地方會用到它。1999年的秋天,懷著老二大腹便便的我與家人出遊,到武陵農場的煙聲瀑布山腳下,倘佯在大自然懷抱中。有一位神色慌張的婦人,抱著小孩迎面直奔而來,大聲喊叫著:「救命呀!救命呀!有誰可以救救我的小孩,有沒有醫生,有沒有護士! ××× 不要睡,媽媽在這裡,媽媽在這裡,嗚⋯嗚⋯嗚⋯。」老公搖著一臉錯愕還反應不過來的我,說:「老婆,老婆,你不是護士嗎?」我頓時清醒,和老公急忙將她攔下,孩子臉色已發紺,有心跳但意識已不清。我們趕緊接過孩子,在路邊草地上為他施行起CPR來,打開他的呼吸道,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吹了幾口氣後,孩子的嘴唇變得較為粉紅。青年中心的工作人員隨後帶著小瓶氧氣趕來,待孩子稍有反應,青年中心急忙派人開車送下山去。
自己一直在內科領域服務,對兒科CPR技巧只剩下零星記憶,但原則相去不遠,也管不了什麼立場下,一心只想趕快救人,有CPR就有希望,在偏遠的山區,哪來的氣管插管及氧氣?又哪來醫護團隊?雖然老大被突來的一大群人嚇得直哭,我的腹部也因緊急狀況而變得緊縮。然而,我珍惜那次的山中急救,默默祈求那無辜的孩子,在下山後得到進一步的醫療,能平安、順利的渡過危機。
一日學護理,終身是護理人。每當與同仁、護理生力軍們分享這難得的經驗時,總相信我們中的任何一位都有可能在任何場合、任何時間,成為別人的幫助。認真學好各樣救命術與技能,隨時運用自如,才是我們的天職吧!
 
不辱使命
 
回首護理生涯二十年,一路走來,無論是在國內、在國外;在山上、在都市;或生、或死。因著人們的需要,有我們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不僅自己學習到諸多人生課題,也獲得多次窩心的感謝和回饋。因著護理我們與人聯結,因著護理我們同得成長,也因著護理我們能不辱神託付給我們的使命。
謝謝阿爸天父,給我這樣的機會,也感謝家人的支持與鼓勵,在晨昏顛倒的歲月中幫助我們處理家中的大小事件,也協助我們渡過不為人知的酸、甜、苦、辣生活,增強了我們面對困難的精神和勇氣。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