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181期-2008年12月


讓台灣的聲音被聽見—出席NCFI會議紀行

作者:陳淑雅 RN, MSN, 彰化基督教醫院護理師   發佈時間:2008-12-01
國旗第一次讓我們珍惜地帶在行李箱裏,當青天白滿地紅旗幟展開在國際基督徒護士團契(Nurses Christian Fellowship International,NCFI)五十週年國際會議上,讓三百多位來自20 個國家會員弟兄姐妹們認識台灣,9 月14 至19 日我和黃培琳姐妹踏上非洲奈及利亞的辛苦就如釋重擔了。
 
以基督信仰為基礎,跨越文化與語言的隔閣
 
開幕式中,上屆理事長美國籍Kamalini Kumar致歡迎詞,提及歡渡五十週年(Jubilee Year)慶典,要如聖經所教導(腓立比書4:4-7):大家靠主喜樂。雖然全球經歷缺糧、颶風、地震、戰爭等大小災難,但上帝絕不失信,祂要我們求告祂,上帝是信實的,祂要我們一無罣慮,祂的慈愛恩典在現今也必如過去一樣豐盛。
NCFI於1957年由南非籍Francis Grim在英國發起,他引用聖經「我們原不是傳自己,乃是傳基督耶穌為主,並且自己因耶穌作你們的僕人。(林後4:5)」喚醒大家需有宣教士般的熱情,達成上帝將人寶貴生命交給健康照護提供者(health-care provider)的使命,當時每個國家推舉二名人選組成常務委員會,並設立組織章程。接著,神親自在全球興起許多敬畏祂、願意與祂同工的基督徒護理人員。
NCFI於1958年在英國Glasgow正式創立,MissJohan Allan擔任第一屆主席,關心全球各處的護理人員,也透過查經班、禱告會堅固與上帝和各肢體的連接,並幫助護生認識神。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以下簡稱NEFTW)在1994年申請成為正式會員國,常受邀請出席相關會議、退修會,也在美國JCN雜誌(Journal Christian Nursing )發表多篇護理報告,擴展國際性護理臨床工作、行政管理、疾病管理、純正基督信仰的交流,除了堅固信仰,並在國際社會贏得許多正向友誼。
 
藉由學術研討會增加視野,汲取國際友人的經驗
 
台灣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努力爭取各種國際性會議、活動出席的機會,拓展各國對台灣的友好觀感,希望有助於台灣進入國際性舞台,讓政府的發言受國際重視,權利受尊重。
這次程議主題是「擴張服事-基督徒對全球健康需求的回應(Strengthened to Serve-A ChristianResponse to Global Health needs)」。第一天下午第一場次「建構急症照護」,我們負責的學術論文「Experiencesof re-building life of post-renal transplantationpatients(腎臟移植後病人之生活重構的成功照護經驗)」,被安排作第一場次的口頭報告,地點在大廳會議室,由美國Diana主持,約有五、六十位來賓聆聽,二十分鐘演說與十分鐘討論。來賓們讚許台灣高科技器官移植的醫療,和佩服推動器官捐贈以愛傳愛讓「生命重現」的衛教工作,帶給末期腎臟病病人復元的希望和享用現代醫療科技的福祉。
西班牙是目前器官移植與捐贈最多的國家,護理人員Rosa Lopez分享經驗,包括:西班牙電視經常播放宣導教育短片、假日社區舉辦相關活動、學者和醫療專業者常公開與民眾對談、社會福利部分贊助器官捐贈者的家庭。奈及利亞的大醫院也有心臟、腎臟移植的零星案例,讓大家瞭解,發展中國家雖然經濟拮据,但醫療現況正不斷地追求進步,迎頭趕上。
會議透過熱烈的問答與互動,雙向交流照護經驗,使其他國人士對台灣更加認識,讓原本不知道台灣的人,對台灣有好印象。感謝神在這當中賜我們力量,可以沈著應對,也讓我們感受到各國護理學者和護理人員對生命的熱愛。
 
邁向前進,興起忠心僕人來宣揚救恩
 
每日上午是NCFI大會敬拜讚美的時間,優美的詩歌讓大家再次安靜親近神。Gblie Akanni牧師在解經講道與勉勵的時刻,提及在大環境下真正委身耶穌基督的護理人員不多,我們可能會受世俗價值影響,熱忱逐漸澆滅。在不斷遭逢各種道德與倫理困境的時刻,正好操練基督徒的處世態度,勇敢效法耶穌進入「耶利哥(意謂墮落之地)」關心失喪的心靈,他認為「照護志業」正如祭司(ministry)一樣尊貴,能帶領人來到上帝施恩的寶座前,因此護理人員必須依靠上帝、彼此代禱扶持,增添向前進的信心,活出個人見證,傳遞基督的馨香。護士團契要永續成長,需有智慧、知識和策略計畫,我們方能運用專業知識,有愛心地服事所照顧的人,幫助人與大醫治者(the Great Healer)-耶穌相遇。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NCFI總部行政同工英國Glasgow大學教授Dr. Barbara Ann Parfitt(目前兼任WHO護理教育網絡主席),本次她發表的論文題目「Family –Centered Health Care: The Contribution ofFamily Health Nurses in Scotland and Tajikistan」。研究主軸:⑴應用質性、量性研究法評估家庭健康照護(Family Health Nursing)成效;⑵探討中亞小國塔吉克(Tajikistan)、蘇格蘭兩地之社區居民的健康需求;⑶比較開發中及已開發國家的不同醫療制度、護理專業訓練之差異。研究結果指出:家庭健康照護的型態可以提供居民具有高度實用性知識、技能的醫療和保健服務。Tajikistan可耕地不足7%,可想而知,其醫療資源必定也貧乏,Barbara曾年輕時遠赴這國家宣教,在社區大街小巷指導疾病防治、推廣婦幼衛生,幸有整合式團隊模式(integrated team-workingmodel),使她的工作能成功運作。
Barbara教授和夫婿David皆是NCFI無薪同工,全心且嚴謹地處理並推動各地區的組織事工,NCFI目標包括「擴展區域性、國際性層級的事工,落實照顧實務活動,建構基督徒的照顧模式」。她在國際研討會還講說「裝備為了服事(Equipped to Serve)」,指出全球面臨的挑戰包括:經濟崩壞、貧窮、犯罪、民心不安、天災人禍、飢荒、衰老、高死亡率與罹病率、慢性病、新興疾病等。目前人類重視飲用水安全、HIV防治、基因研究工程、預防天災的耗損、有計畫的推動合理生育率和解決後代教養問題。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有博士文憑才算護理專家,但「擁有知識」相當重要,在NCFI大家庭裏重視裝備多種能力,包括:靈性強健、知識學養、專業才幹、慈悲憐憫的照顧心志、不退縮、有效溝通、倫理操守、靈活有彈性的領導方式。她引用多處聖經來鼓勵大家成為優秀的基督徒護理領導者(羅12:18;詩19:2;林後12:9;詩23:18;箴4:11)。
Barbara曾經到台灣二次,精闢演講給予臨床護理人員諸多幫助和鼓勵,她和NEFTW有深厚的友誼,特別關心台灣基督徒護理人員的近況,也鼓勵NEFTW同工投入對自己同胞的福音事工,共同促進全球全人關懷與靈性照顧的風氣。
 
在基督的愛與喜樂裏,同歡樂共勉勵
 
NCFI選出新任理監事主席美國籍BarbaraWhite,於領導者發展會議裏以「生活中的願景」為主軸,分享整合領導角色的品格和能力,包括博學的頭腦(羅馬書12:2)、牧長的胸襟(彼前5:2)、管家的氣質(彼前2:9-11)、僕人服事的手(太20:25-28)(參考圖一)。她特別鼓勵大家站出來榮耀神,卓越領導目標先從個人開始,接著努力帶動團體,使成熟的基督徒護理有正直、公義的良善服事。
Barbara White非常關切NEFTW 的轉型與發展,她和從商而經常往來美國與亞洲的夫婿表示:早有耳聞台灣是美麗寶島(福爾摩沙Formosa),將來有參訪台灣的計畫,和有拜會NEFTW基督徒護理人員的行程,以彼此鼓勵在醫療福音事工的奉獻。
NCFI還有其他特殊的研討主題,例如:多位國際友人分享他們國內教會設教區護理師(parish nurses),成為會眾的健康好伙伴(active partnership),讓會眾瞭解「靈性」與「身體」兩者是一體的;教區護理師的角色以聖經原則為根基(Biblical roots),作上帝與人之間的溝渠(conduit)、橋樑(bridge)、使者(ambassador)和管道(vessel)。教區護理師除了在護士聚會和社區,並在婦女聚會中、飲茶或咖啡時間等非正式場合,一起討論健康保健議題,提供衛教服務,服務對象的年齡從孕婦、胎兒以至於百歲老人。教區護理師是基督徒健康的守護者、敏銳的聆聽者,能感受別人言語發出的訊息,關懷大家需要,有時像朋友將癱子抬到耶穌前尋求赦罪、得醫治(可2:3-4),透過靈性照顧來支持和增加會友的信心,教區護理師的在場總令人感覺舒服自在。
NCFI議程也有輕鬆的方式,下午有手工商店(craft stalls),讓各國友人交流文物,花小額金錢可享用其他國家的「特産」,還可贊助大會支出。我運用資源回收的舊郵票製作成小書箋,還帶去台灣的詩歌「讚美操DVD」,讓國際友人聆聽美妙旋律;培琳姐妹則帶了細緻的錢包等,和大家交流。NCFI文化之夜的節目精采,培琳姐妹、我以及PACEA姐妹們帶領五百位來賓共同做「律動舞蹈」。晚會後,有多位友人提到2005年曾來台灣參加國際護士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 ICN)會議,除肯定台灣學術研究的實力,也十分期待台灣日後再舉辦相關大型國際會議,能可以再次到台灣參與。
 
國際性跨區域合作方案,目標為基督信仰與護理結合
 
目前全球有些機構如世界衛生組織(WHO)、非政府間國際組織(NGO)、聯合國(UN)等皆致力發展緩解人類病痛的策略。新的科學、醫藥技術仍不敷需求,有許多亟待大家共同努力的地方。另一方面,上帝賞賜人的知識與憐憫,同時聖靈幫助是使人願意提供生理與靈性照顧最大的動力;護理是醫療團隊的一部分,我們不僅照顧病人,也須注重預防性的健康照護,滿足病人靈性照的需求。
NCFI共分為六個區域,亞太區域(Pacific andEast Asia, PACEA)Regional Forums論壇提到進行中的跨國際性合作方案,其目標是要幫助「純正基督教理念」應用於靈性照顧的訓練,2003年起,在亞太區域的印尼,提供經費支持每年暑假的靈性照顧見習營,歡迎各國推舉人員參加(以護生為主),至今已有7次訓練,共15位護理人員及護理學生,在Kalimantan、Jakarta社區,接受醫護合作、跨文化照護訓練、社區長期照顧的指導,並結合基督教信仰觀點,全人關懷行動、善待他人。
台灣屬PACEA,其他國家包括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巴布亞新幾內亞,皆歡迎台灣參與,態度友善並分享學術研究心得。PACEA的新任主席Dawn M. Capaque表示希望加強亞太地區護理人員領導小組的連繫,並邀請NEFTW參與每月一次的e-mail連絡,甚至盼望台灣近年能接辦亞太區領導小組會議。
NCFI會議上還有許多其他見聞,其中最感人是奈及利亞的基督徒護士團契(Fellowship of ChristianNurses, FCN),同工們全心全意籌畫議程,負責接機、接待、分享非洲傳統舞蹈,並維護與會人士的安全與協助解決生活困擾,用熱忱克服不優渥的外在物質環境,讓NCFI會議成功順利完成。
 
以基督信仰為磐石,用信心與熱情堅固專業
 
我們也參訪了公立大學University of Jos護理系,與系主任及資深教授Ajio Daniol Kwambe交談,分享兩國護理養成教育的學制,也討論如何提高護理人員在職進修,以及護理人員在社區健康營造的貢獻。以上情形與台灣近年提昇護理學制有相似之處。當地護理人員帶領我們參觀Plateau State地區兩家公、私立醫院,瞭解醫護人員在醫療資源和電力貧乏下,仍用心堅守崗位,守護病人的健康;兩國護理人員皆彼此加油鼓勵。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們借用的廁所竟沒有水可沖洗,沒有空調和防落塵污染的設施,護士的責任包括捕捉蚊蟲;病房沒有足夠的照明,也沒有空間容納家屬,病人的家屬只能在樹下席地而坐。相較於台灣的生活模式,此地就醫環境惡劣,但大家仍怡然自得地生活,少有埋怨。參訪奈及利亞醫院之後,我們腦海時常浮現他們用心生活,在不富裕的環境中,仍安身立命且堅韌地活下去;神深深提醒我:在台灣佳美之地需多惜福、少報怨,讓我們學習安穩在神懷中。除獻上感恩,我們更懇求上帝繼續引導開創護理的願景。感謝NEFTW,上屆理事長陳瑞美老師、祕書蕭瑤冠小姐協助我們順利完成出國手續,並提供相關資訊,以及外交部在非政府間國際組織(INGO)的補助。以個人之見,台灣曾經成功舉辦國際ICN會議,相信也必定有能力舉辦專業與信仰結合的國際性會議;屆時除了提升各國學者、護理人員來台學術交流的意願,也能讓主內眾肢體的興起作主工,榮耀上帝的事工,帶動靈性護理的風氣。謝謝NCFI,使我們對醫療的日趨商業化沒有那麼絕望;謝謝NCFI,使我們在對護理的沮喪裡沒有對「神愛世人」失去盼望;謝謝NCFI,讓我們可以重新在護理上篤定踏實,迎向上帝所賜給的願景(vision),不恐懼逃避,而可以本著基督信仰走向廣闊的服事。
(其他NCFI消息請參考網頁http://www.ncfi.org/prayer.php)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