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248期-2025年9月


在台灣的恩典之路:送給台灣護福的一封信

作者:■文/董艷虹教授 新加坡國立大學護理系  ■翻譯/莊家豪教師 慈濟大學護理科  ■照片提供/陳凱莉助理教授 長榮大學護理學系   發佈時間:2025-09-26
楔子
各位主內弟兄姊妹平安,首先感謝你們的代禱與協助,讓我在2025年1月12日到18日的旅程充滿了無限的感激與恩典。這是一段恩典的旅程,神帶領我參加2025年1月12日至16日臺灣粒線體醫學暨研究學會假台灣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辦之「Mitochondrial Biology in Health and Disease」學術研討會暨年會。這個會議好像跟護理專業無直接相關,但是,我的學校提供了資金讓我投稿與參加會議,這就說明是神的恩典。
 
此外, 我能在短短的2~3天, 與剛剛完成A-Level大學入學考試考試(註1)的實習生及博班二年級的學生,完成一個複雜的學術主題海報:「The role of blood amyloids and stress on heart and brain pathology and cognition: a scoping review」(血液類澱粉蛋白和壓力對心臟與腦的病理、認知的影響:範籌界定回顧性研究),這篇海報投稿本身就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然而,因著神的恩典,所有準備工作竟然在出發前三天就順利完成了。
 
 
旅程前的恩典
因緣際會下,我聯繫到了台灣基督徒護理人員協會(Nurses Evangelical Fellowship of Taiwan, NEFtw, 以下簡稱護福) 會員陳凱莉姊妹,相談中,我主動說明希望能與其他學者進行一些學術交流與訪談。凱莉姊妹居然可以在短時間之內,便安排了三所大學的三場演講以及台北(北區)、台南(南區加東區)的護福團契聚會,這也是神的大能,神的恩典再次的展現。
 
與此同時,我所處的新加坡護士基督徒團契(Singapore Nurses Christian Fellowship, SNCF)也有契友的代禱與支持,如Ng Kim Choo(黃金珠)姊妹與Serene Kang(江金香)姊妹。其中,金珠姊妹是我30年前的大學導師。這次我原本有邀請金珠姊妹一起來台灣,可是她因身體因素無法參與。但是金珠姊妹鼓勵我與護福團隊見面,學習台灣如何將福音擴展至醫院、學校事工。
 
我感謝凱莉姊妹1月11日為我的禱告詞:「親愛的Catherine,我想為你禱告。親愛的天父,求您保守Catherine從新加坡機場飛往台灣,願你保守她,賜予她一段安全、順利且愉悅的旅程。奉耶穌基督得勝的名禱告,阿們!」屆時,在我安靜靈修的時候,神賜給我《詩篇》63篇3節的經文:「因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頌讚你」。
 
 
旅程中的恩典
我的航班雖然延誤,但是順利於1月12日抵達台灣。台北護福的芝菁姊妹從機場接待我到飯店。一到飯店,就看見親切的宗九姊妹預備歡迎的晚餐,並帶來台灣有名的水果與茶。我看到一張附在禮物中的祝福經文卡片,寫著《詩篇》 23篇1節的經文:「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深深覺得神透過經文提醒著自己要對祂有信心,相信神並帶領我完成這次旅程。芝菁與宗九姊妹的熱情招待,讓我感覺到自己就是台灣護福的一家人,她們的信心和見證激勵了我,經由他們的分享與關愛,讓我深切地感受到神的恩典。
 
隔日,萬軍弟兄(凱莉姊妹在南區救主堂帶的學生,也是北區護福的成員),儘管他晚上還有夜班要上,他仍義不容辭的帶我前往到台大國際會議廳參加會議,並且到書店購買與會議主題相關的書籍。我在這個甘心樂意的陪伴上,再次體會到神的恩典。
 
1月14日下午,凱莉姊妹從台南北上,告知下4點後,會到達飯店跟我碰面,但這與我原先計劃下午聽完講座後5點回到飯店不同。雖然我已經有把房門卡留在飯店櫃台,並且通知凱莉姊妹在櫃台拿取房卡,但是彼時,在會議現場的我,內心仍感到不安,於是提早回到飯店等凱莉姊妹。回到飯店後,當下看到凱莉姊妹用通訊軟體傳訊息告訴我,飯店櫃檯有一群人在辦理登記,她需要取號碼牌候位,拿到房卡才能感應電梯上樓,如果我沒有下樓去櫃檯接她上來,不知道時間還要耽擱多久?感謝神,我意識到這是聖靈的帶領,讓我提早回飯店以因應突如其來的狀況。
 
在經過一場歡喜的見面後,1月14日晚上,凱莉姊妹帶我到宗九姊妹精心預定的晚宴會場,會見了台北護福的成員,包括: 何芝菁姊妹、彭睿華姊妹、黃惠珠姊妹、陳淑溫姊妹及她在澳洲進修護理女兒林安盈,以及房基璇姊妹(房姊),感受到了神滿滿的恩典與台灣護福的弟兄姊妹的熱情招待。
 
當晚也才知道,房姊不只認識我親愛的導師金珠姊妹。房姊告訴我,在2010年及2012年她辦理國際大會時,在語言的服事上有負擔,當下金珠姊妹的擺上,讓她們一見如故成莫逆之交,之後雖保持聯絡,但卻因各自忙碌一直無法再見面,直到COVID-19疫情失聯之後,房姊非常思念金珠姊妹,也一直想再聯絡上新加坡的金珠姊妹,今天見到我這個金珠姊妹帶大的孩子,心中非常高興。我們計畫希望能在2025年3月與金珠姊妹見面。
 
晚宴中與房姊深聊,房姊說她對於台灣護福新世代的願景,有個感動分享,她分享她參加去年(2024年)11月9日的門徒訓練-職場福音的課程,講者為靈糧堂職場轉化學院院長 喬美倫院長,課後詢問院長:「護理職場如此忙碌,要向臨床護理人員傳福音,是非常的不容易,我們應該如何做?」院長給房姊的建議是:應當在他(她)們在護理學校、還是學生時,向他們傳福音。
 
我想起自己經歷金珠姊,也是這樣,讓我了解一步就是「基督徒護理老師」們的生命影響生命,可以帶出跨世代福音的轉化。台灣護福團契成長的關鍵是有強大的支持團隊,特別是有新世代年輕人的努力,在這頓晚餐聚會中,氣氛非常激勵與溫馨,充滿神的愛。
 
 
人所不能,在神都能成
提起此行另一件令人印象深刻之一的經歷,莫過於1月14日與北區護福晚宴後的夜晚,那是再次經歷神同在與恩典的過程。當天晚上,我臨時接到新加坡大學校方的通知,需要完成一份重要文件,且需要在1月15日23:59前提交。那份文件已經困擾我快三個月,撰寫過程非常繁瑣,還需要對文件進行排版修訂。
 
然而,當下一向注重健康保養的我,經歷著護福姊妹們說的,台灣最冷的寒流之一,並有上呼吸道症狀,且身體不適的情形,也讓我很難聚精會神的完成這樣一份需要加上軟體科技應用的文件,更何況也剩不到幾小時需要繳交。我心裡感覺煩躁與擔憂。但是,感謝神,我又再次深刻的經歷了那句話:「在人所不能的,在神都能成。」。
 
一切是那麼的不可能,然而,我們的神卻早早做了美好的安排。與我同行的凱莉姊妹感覺到我的不平安,了解情況後,不只非常體貼的照顧我,居然給我準備了暖暖包,還強迫我休息。我一覺醒來,凱莉姊妹已經幫我整理並排版好文件。最後,這份數個檔案節集結成多達二百多頁的全英文文件,我們順利將該份文件於23:59截止前送出。
 
按下送出鍵的那一秒,兩個經歷急迫壓力疲累的人,沒有低沉憂愁,反而一起相視、開心得哈哈大笑。凱莉姊妹說,因為原本要給第一次來台灣的我,費盡心思安排淡水碼頭、士林夜市遊。我們怎麼想都沒想到旅遊行程卻是兩個人在飯店完成一份巨大的文件。隔日,她也陪同我到會議場所完成海報展示,我也在專業的照顧下,沒出現更嚴重的症狀困擾。
 
我跟凱莉姊妹道謝,凱莉姊妹卻說:「不是我,是神。感謝神,讓我們一起經歷,一起見證神的工,神的恩典。我知道你的能力非常很好,總能獨當一面,優秀又傑出,我沒想到神卻讓你經歷了你意想不到的無助,讓你在最脆弱時要完成最困難的工作,要妳完成一份將近二百頁的全英文件。 那意味著是要在異鄉、沒有高效能行政電腦設備支援,又需要一個能在最短時間執行全英文件編輯整理的人力來完成的工作。神卻有辦法安排了行程也非常忙碌的我。你要是知道我此時的工作忙碌的程度,你就會知道,只有神才能有辦法做這樣美好的安排。居然可以讓我空出時間有機會跟極度忙碌的你同住,一起同工,還能安排這些行程,我自己都覺得不可能做到。我也感謝神,因著這個跟妳相處的機會,我也向妳學習了很多專業生涯的規畫,這也是我沒想到的巨大收穫」。
 
這個23:59分完成任務的哈哈大笑,相信一定會成為我以及我跟凱莉姊妹這一生中的難忘恩典。這讓我想起《傳道書》4章9-10a節:「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我也深深感受到神的良善與信實,藉著凱莉姊妹的陪伴與關懷,令領受到神賜給我的恩典,如同《哥林多後書》12章9節中所說的:「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1月16日一早,我與凱莉姊妹要從台北前往台中,但是,兩個女子拉著承載了弟兄姊妹滿滿愛的行李,移動的速度勢必會減緩。在擔憂時,我們又再次被神的愛所包圍,此時萬軍弟兄居然主動表示他的時間可以來幫忙我們搬運行李,並將我們送到火車站。感謝神,因著萬軍弟兄的協助,我得以在緊湊的行程中,我不只品嘗到房姊推薦的在地美味豆漿,也順利搭到高鐵南下。
 
 
抵達台中後,受謝佩倫博士/副教授的邀請,於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進行了一場講座「Brain Training Cognitive Intervention for Stroke Recovery and meeting with faculties」,也探討跨國學生交流計畫合作的可能性。
 
在講座圓滿結束後,研究生紀佳伶(Jenny)與我們會合,開車載我們前往台南,並接待我住宿。佳伶也是凱莉姊妹的學生。凱莉姊妹於2019年帶著當時還是大學護理系四年級的佳伶,參加ICN(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 ICN)國際護理大會,與我在新加坡護福連結,一轉眼就5年,此次也非常高興能再次跟佳伶見面。感謝神,在前往台南超過兩個小時的愉悅路程中,除了看到沿途美麗的風景,也看到活潑熱心的佳伶從大學生變成研究生,成為護福新生代的力量。
 
 
台南豐富的學術交流
台灣護福的理事長陳清惠姊妹及南區、東區護福的弟兄姊妹準備的歡迎晚宴餐敘,也讓我深深感受在神的家庭裡的溫暖。晚餐期間台灣護福的理事長陳清惠姊妹,分享了她帶領台灣護福的見解,清惠姊妹強調在護理學生大學一年級開始,邀請他們加入護福NCF的重要性,這與房姊分享的內容如出一徹。
 
她提到護理教育者或講師,在指導學生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並且可以善用策略,如:共餐等活動來建立關係;此外,她提到學生事工的重要關鍵,就是「不住地禱告」,這是屬靈的爭戰,任何一個學生的屬靈生命都會牽動未來臨床護理生涯,禱告需要恆切。在南區護福團隊每週會舉辦一次學生查經聚會,這對於護福團隊成員的裝備與靈命成長有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素。「不住地禱告」這也是我此行非常寶貴的收穫。
 
1月17日早上,受陳琪玲博士/助理教授邀請,在中華醫事科技大學「以腦科學和人工智慧驅動醫學的前沿:未來語言治療的跨學科創新論壇」,進行了專題演講「Brain Training Cognitive Intervention for Stroke Recovery」,約有15~20位來自包括::國立台南大學、長庚科技大學、嘉南藥理大學等多個學校機構的學者與研究生參加。神以祂的恩典向我展示了一個可能的跨專業領域合作項目,就是發展改善心腦健康的粒線體功能之相關研究。
 
此外,神也預備了未來能支持、接待我的博士生來台灣訪問的計畫。下午受凱莉姊妹的邀請,與長榮大學的林佳蓉助理教授、長榮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生陳秋萍、林毓涵、蘇惠萍等多位護理學系師生,以及長榮大學神學院暨語文中心朴惠卿(HYE KYUNG PARK)主任/副教授,慈濟大學莊家豪老師等進行了演講與討論。
 
會議的第一階段,我分享了自身經驗與研究成果,以演講主題「Train Your Brain" for Community-based Stroke Recovery」(訓練你的大腦)結合臨床與學術經驗,分享我對相關專業領域的見解,並探討腦科學研究在護理領域的最新進展,介紹新加坡"Holistic Community-Based Brain Health Programme"對中風復健病人創新、個別化且有效的“Train Your Brain"解決方案,並分享未來的研究計畫及方向。
 
會議的第二階段則集中於回饋與討論,與研究生及學者共同探討腦科學研究在醫療照護應用中的挑戰與機遇,深化對相關主題的理解。朴惠卿(HYE KYUNG PARK)主任/副教授表示董醫師的「訓練你的大腦」計畫對病人來說令人印象深刻且重要。慈濟大學莊家豪老師同時也表示有關於董教授所執行之心腦研究,對腦中風術後復原與復能計畫十分有助益,當中也討論了有關腦中風預後在社區團體治療上的建議。台灣與新加坡的職場環境可能也相仿,仍需要患者與職場雇主、醫方共同合作,希冀達成回歸社會的目標。
 
會後,在該校服務的凱莉姊妹也向我展示了長榮大學的校園與智慧情境模擬中心,並體驗高齡模擬裝備。能夠看見神在這所大學的祝福,以及凱莉姊妹在她事工中的奉獻,這讓我深受鼓舞。我們也希望一起培育多位護福弟兄姊妹,其中家豪弟兄,他計劃攻讀博士學位,我鼓勵他勇敢跨出舒適圈,並承諾未來若能來新加坡就讀,這段旅程會全力支持與協助他。
 
最後一天,我們與南區護福進行了台南古城旅遊。在享用美食當中與團契一起數算我們生命中神的祝福。我們一同認識神如何帶領護理人員福音團契的每個階段,以及護福對我們的專業發展與靈性成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次旅程對我來說,是一場退而不休的屬靈饗宴,提醒我,神是賜恩祝福的神。
 
這段旅程確立了我對祂的信心。透過台灣護福的見證與愛的關懷,神向我顯示了信靠與順服祂,在祂的旨意行事是使我得福的計畫,而不是遭害,是要賜給我盼望和未來(耶利米書29:11)。
 
 
旅程體驗神的起頭
神藉由本次旅程,向我彰顯了滿載祂愛與恩典的過程。這份恩典透過SNCF的預備以及台灣護福在旅程中的關愛,彰顯在我身上。隨著這次旅程接近尾聲,我相信這是兩國護理人員福音團契關係的建立,以及能緊密合作,共同為福音努力的良性開始,讓我們一同支持亞洲護福團契的發展。
 
我想與台灣的護福弟兄姊妹分享,《耶利米書》17章7-8節:「倚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為可靠的,那人有福了! 他必像樹栽於水旁,在河邊扎根。炎熱來到並不懼怕,葉子仍必青翠;在乾旱之年毫無掛慮,而且結果不止」。願神祝福兩國的護福團契,如同一棵栽於水旁的樹,從神那裡汲取力量,葉子常青,結出豐盛的果實,榮耀神的名!奉主耶穌至寶的名,阿們!
 
 
 
註1:劍橋GCE A-level 全稱是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普通教育高級證書),是由新加坡教育部和英國劍橋大學考試局共同主辦的統一考試,也是新加坡的高中學生在2年或3年高中教育結束後參加的統一考試。通過試後可以獲得英國劍橋考試委員會頒發的A-Level證書。 A-Level證書課程是世界各國普遍認可的標準,該證書受到世界上160多個國家近萬所大學的認可,作為這些大學錄取新生的標準。參加新加坡A水準所獲得的會考成績證書,被英國政府、英聯邦國家、歐美各國廣泛承認。憑此新加坡A水準考試所取得的成績,學生也可直接申請新加坡政府大學,英國政府、英聯邦國家、歐美各國的大學的知名大學三年/四年學士學位課程。海外學生需要進新加坡初級學院讀預科(二年)前,需要通過GCE“O"水準學習和考試(一年)。現在,可直接報讀新加坡A水準考試(一年~兩年),考試及格就可申請新加坡公立大學或英聯邦各國的學位課程,大大縮短了基礎教育時間。而新加坡A水準課程開設,主攻應考科目,考生減少了基礎教育的時間,目標集中,時間縮短後,學費及生活費用也相應節省許多。順利進入公立大學並完成學業的學生,與留在國內的同學相比,將來的就業職位、薪水高低、人生價值也將是無法媲美的。
 
A-Level考試時間在每年6月初至12月初的時段內進行不同科目的考試,主要的筆試是在每年的10月份進行,為期一個月左右。具體考試日期在每年3月到6月份由新加坡教育部對外公佈。報考費用約900新幣左右;成績發佈時間為第二年的3月中旬。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