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護理人員接觸與服務周遭的人,可以更多學習並領受天父的恩惠,因為我們是祂的手和腳,天父呼召我們,與祂,以及與別人建立關係,一起與創造者連結
「性」所引發的危機
絕沒有人願意淪為愛滋病病人,可憐地淪為健康邊緣人,然而,為什麼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及愛滋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 Acquired immunedeficiency syndrome, HIV/AIDS)不減反增?護理人員該如看待這群在病榻中的病人呢?無論如何,這些病人也渴望獲得關切、尊重、微笑和支持。
根據報導,2005年全世界超過三百餘萬人死於愛滋病,有五百萬新病例,但僅有1%的人得到適當處置而能存活下來。「關懷別人,將心比心」是人道醫療的真諦。第一線醫療人員被要求盡心竭力,以病人為中心,堅守崗位,無法拒絕照顧愛滋病病人。試問:你、我認為在臨床護理或教學中,向HIV陽性反應的人問病史是件何等令人困窘的事呢?尤其在華人文化的保守環境中更難以啟口。然而,身為基督徒護理人員,應該如何應用視、聽、叩、觸診等身體評估技巧,敏銳地覺察一些視為個人隱私的線索,找到影響病人健康的關鍵問題呢?
培養「應對」的智慧
美國護理協會(ANA, 2004)將護理工作規範為:護理人員在專業護病關係裡,視每個人為獨一無二,不論貧富差異、意圖、健康的狀態為何,確實地尊重每一個體、珍惜生命。稱職的基督徒護理人員不僅從事專業的身體照顧工作而已,更要回應上帝對我們的呼召,去照顧弱小的人。Rondal(2004)提出:有些人天生就有同性戀傾向:另有研究指出,愛滋病病人面臨到身心巨大煎熬,和疾病的考驗,醫療人員若是能重視其心靈層面的需求,反而可提昇其靈性。就信仰觀點,相信愛滋病病人的身體、性情、情緒、靈性上仍有上帝的形象。「食」、「色」是人的天性,護理人員不該以有色的眼光曲解,應該保持中立(neutral)的態度。事實上,護理人員責無旁貸,必須提供同性戀者全人照顧。
面臨困境,尋求解危之道
護理人員與病人談論「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在某些地區,詢問此事會特別令人感到不安與不舒服,原因包括:困窘、不熟悉「性」的語言意涵、害怕提出來不恰當、人對「性」知識和觀點不相同、病人畏懼討論病情時提及、醫療照護人員缺乏「性」方面會談的訓練、病人覺得「性」不是主要困擾身體健康的問題。實務操作上,護理人員應該主動聆聽、觀察病人的行為和退縮反應,因為病人可能以非理性或不健康的調適策略,處理被烙印的窘困情形。
部分女同性戀者有錯誤認知,如:自己不會遭受HIV傳染的威脅、不會有皰疹、乳突狀病毒的伺機性感染,或不作例行子宮頸抹片檢查,等,以致從事性行為時沒有採取安全防護措施而竟感染了性病。
防止性病的保護方法包括:ABC法則- Abstinence、Be faithful to your spouse、use Condoms( 節制慾望、忠貞於配偶且不要有婚外性行為、戴保險套)。其他還有:個人衛生用品(牙刷、刮鬍刀)、定期血液篩檢、指導下一代正確的「性」觀念、不作「性」交易、不肛交、不染藥癮、不接受愛滋感染者的器官移植、不與愛滋病病人共用針頭、告訴男性因其不潔的性行為可能將性病傳染別人(包括:男、女性伴侶、太太、孩子)等。
同時,基督徒醫護人員不可把分享信仰排除在照護措施之外,尤其當病人有靈性需求的關鍵時刻,若能把握了解病史的同時,提供聖經的正確教導,表達護理的真誠與貼近人性的關懷,即可讓病人肯打開心防,讓其說出孤單隔離的感覺、私密的心靈黑洞、缺乏社會支持和靈性困擾的情形,進而滿足其靈性需求。
處理「該從何談起」的瓶頸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是一種完全、生理,心理和社會關係的良好狀態,不只是意謂沒有疾病或者不虛弱。而基督教認為人性是身體與靈魂緊密連結,不能分開的整體。
健康照護提供者該從何談起「性生活」相關的病史呢?建議可嘗試詢問婚姻狀態(離婚、分居、喪偶⋯)談起。一開始,同性戀者可能會覺得不自在、不想曝光資料,出現負面感受,甚至抗拒,若遇到這情形,護理人員可在團隊會議裡提出來,並且記錄於病歷中。
「性生活」是整體身體評估的其中一項,但是同性戀者常被忽略談論這項需求;甚至有醫師未曾問過女性病人的性生活方式,女性羞於提起自身的狀況、或不願意坦白有任何高風險的性行為,最後甚至病人也無法知道自己是否罹患愛滋病。「性」的健全和滿足不僅是功能性(functional)、人性(humanity)的需求,也常和生活的自我價值、家庭、社會關係,及人際互動環環相扣。
「…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25:39-41)」如果連基督徒護理人員都拒絕花時間關懷愛滋病病人,他們又將如何感受到上帝的愛和憐憫?基督徒護理人員雖不贊成同性戀行為,仍願意接受呼召來關懷遭受痛苦綑綁的人。有雙聆聽與不批判的耳朵、適時供提靈性照顧、表達神對世人真實的愛、彰顯神對邊緣人和孤單者的憐憫與慈愛。尤其對於身心受挫、與社會民眾產生疏離感的愛滋病病人,以及感覺被污名化(stigmatized)所烙印的同性戀者,更需要按問題嚴重度給予具輕重次序的照護,使他們可獲得溫暖。聖經鼓勵說:「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2:13)」相信他們身上有神的形像,盡全力提供最佳的照顧。
耶穌指示明確道路
上帝十分看重聖潔,聖經記載:「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姦淫、污穢、邪蕩、…、醉酒、荒宴等類。我從前告訴你們,現在又告訴你們,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 神的國。(加拉太書5:19-21)」耶穌死在十字架上,挪去我們一切的苦毒和傷害。我們所服事的耶穌,祂願意道成肉身,成為人的樣式,祂服事貧窮的、軟弱的、被遺棄的,甚至靠近賣淫、姦淫、得大痲瘋的,甚至靠近可能危害祂生命健康的人;耶穌告訴我們要效法祂作相同的事情,藉此舉動,耶穌拆毀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接觸人群,顯出對人的接納,無條件地接納每一個人。
回顧歷史,在第二世紀時,基督徒們效法基督的榜樣,投入當代瘟疫的服務行列。西元260 年黑死病流行,羅馬境內有二種天花病毒大流行,曾一日內奪走五千條人命,基督教會明白受苦的意義,並付出行動救人性命。詩人Dionysius 曾寫詩讚詠護理人員英勇的努力,許多人在照顧他人時喪失生命,另外有許多基督徒展現無私的愛和忠貞,毫不保留地為別人設想,委身於基督,單純而快樂的服務。
耶穌基督一生的寫照就是取了僕人的形像,謙卑服事,將榮耀歸給天父,祂為門徒洗腳時說:「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2:4)」基督徒護理人員接觸與服務周遭的人,可以更多學習並領受天父的恩惠,因為我們是祂的手和腳,天父呼召我們與祂、以及和別人建立關係,一起與創造者連結。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8:28)」在基督身體裡,成為基督徒護理人員,我們必須為現今的愛滋病病人的事工禱告,等候神,藉由耶穌基督,使一切都更新,成為祂要我們作的樣式。
參考文獻
Frikkema, M. E., & Bierma, K. (2007). Sexual practicesand HIV: how can nurses response? Journal ChristianNursing, 24(1), 26-29.
Taylor, B. (2001). HIV. stigma. And health: Integrationof theoretical concepts and the lived experiences ofindividuals.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35(5),792-798.
瑪麗.德.翁澤(Marie Hennezel)(2005).人道醫療.台北:張老師文化。
耶穌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會得著生命的光,絕不會在黑暗裏走。」—聖經約翰福音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