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184期-2009年9月


感染管控,長照有一套

作者:陳淑雅 RN, MS, 彰化基督教醫院護理師  黃培琳 RN, MS, 美和技術學院謢理系兼任講師   發佈時間:2009-09-01
在近年陸續發生新興的感染疾病,如92年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入秋後的流行感冒,和今年H1N1新型流感病例都讓大家心理惶恐。H1N1新流感病毒活躍,現階段以防範重症個案及群聚事件的產生為防治目標,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函為了確保醫院可持續提供病患安全,已經請地方衛生局加強查核醫院執行感控措施情形,以利疫情處理。而安置老人的照顧機構是否也準備妥適足以因應呢?若縮小問題來問台東關山療養院準備好了嗎?一葉知秋,其實還可以更聚焦於機構流程如何避免群聚感染(例如:疥瘡、肺結核、感冒)?對於每日緊密生活在一起的住民,假若其中有一位老人家感冒?其他人怎麼辦?
 
生命很寶貴,群聚感染當然要預防
 
針對以上的問題,我們訪談了在第一線照顧院民的奧地利籍的裴修女。剛開始她有些納悶這些假設性的題目,停了約五秒鐘思考,她反問說:「試想若是自己的家人感冒時候,我們怎麼對待他們的?」我們的回答說是:請他多吃營養的食物、吃水果、多喝水、早點休息、不要太累。修女以不要拒絕需要的人的觀點來表達她的臨床經驗,她說:這就對了!一位阿公、阿嬤為什麼在僅是疑似病例時就將他獨自隔離起來?!生病的人更需要有人給予安慰,多去探望,所以在療養院的作法是如果有發燒或類似流感症狀的個案,必定配戴口罩和儘速就醫,工作人員有感冒時一定嚴格規定要戴口罩、或在家休息,但阿公、阿嬤不會被刻意隔離起來。
誠然,過往也有一、二例處理上有待改進的地方,例如曾經有新入住療養院的阿公,其醫院出院病歷沒有詳細記載有特殊傳染病,入住後一直有輕微發燒的情形,尤其到了傍晚發燒開始明顯,經一個星期後仍未改善,特約醫師也覺得奇怪,於是送醫院透過檢查儀器確認原因,再次照胸部X光片發現有陰影,結果竟然有結核菌。事發之後,全部接觸過阿公的工作人員皆必需去照胸部X光片,所幸沒有人受到感染,真是驚險!
對於住民的健康與群聚感染確實是一項重要的衛生安全問題,修女們不會掉以輕心,感染控制須被確實嚴格執行,從新住民入院前即已開始,重要的醫師之專業診斷和醫療評估,X光片必需要有二位醫師確定沒有呼吸道的傳染疾病,方能入療養院。至於上面提及的案例,患有肺結核的阿公在服用抗結核菌藥物,確認沒有開放性感染疑慮之後,修女們顧及他的貧苦,家屬也無接回照顧的意願,故繼續接回療養院照顧,並且努力維護他的健康,在抗結核菌藥物服用滿6月之後,阿公除繼續胸部X光片追蹤且明顯改善,並快樂無恙地生活在這個愛之窩。
 
用神的憐憫看待生命
 
聖經上記載:「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25:40)」。比起西部的醫療環境,以農業為主的東部衛生環境相對之下不佳,虛弱老人的免疫能力下降而容易罹患疾病,修女不會拒絕這些人,正因為是更弱勢的族群,在無力自主就醫,連說話力氣都沒有時,療養院絕不可能抽身離棄,修女們在隱藏處所作的正是表現上帝的大愛與憐憫。然而,必需要有周全的防範措施,始可避免傳染性疾病蔓延開來。
幸運地,關山療養院素來與慈濟關山分院、台東馬偕醫院、地方開業醫有良好連繫互動,故送醫快速,甚至在慈濟關山分院亦可見到裴修女玉照懸掛牆上。住民有情況若有變化,需送醫處理時一定會先聯絡家屬,最好是能一同護送就醫,若是無法趕到的,也會請他們到醫院會合,讓就醫的阿公、阿嬤知道家屬仍然關心他們,須特殊處置時可在第一時間作決定。
疾病衝擊改變了生活的軌跡,但是太過小心也會帶來困擾,曾經有一位新住老人不停地抓癢,可能引起原因包括:乾燥、蚊子叮、習慣性抓癢、和疥瘡。合約醫師到院診查後,但是受限於醫師無皮膚專科的深厚訓練,於是把僅在手臂抓癢的老人列為高度疑似疥瘡案例。於是啟動了感染控制機制之預防措施,一切衣物、被子、床單以感染性垃圾袋包起二周日光曝曬、及高溫消毒,擦拭藥膏、水等。修女們也明白這樣作會帶來工作人員的負擔,是相當辛苦的事情,但是為了維護生命安全,這樣的付出是值得的。
在長照機構容易發生院內群聚感染的隱憂,當社會上一有風吹草動時即引起高度的關切。故不論是住民還是工作人員,所有未經確定診斷的皮膚搔癢或疹子,都被視為疥瘡案例處理,尤其注重疑似感染案例的追蹤後續處理的結果。療養院平時就相當重視實施確實洗手、衛生物品不共用等,在院門口並設置一個袖珍洗手檯,方便及提醒工作人員和訪客多洗手,以避免散播感染源。
 
堅持呼吸自然新鮮的空氣
 
對住慣了都會的人而言,在侷促擠擁的水泥叢林往往是藉助於冷氣機,才能呼吸到好空氣,但是事實上這是一個無法流通空氣的密閉空間,原來的氣體不斷循環,污濁的空氣沒法完全淨空,恐怕也是一個容易造成呼吸道群聚感染的導因。
當初關山療養院建築採歐式格局,四面窗戶通風採光良好,可享自然新鮮的空氣,不加設密閉的冷氣房;每天兩次掃地和拖地,保持窗明儿淨,地板能反光幾乎可當鏡子,晚上皆用捕蚊燈、蚊香、紗窗紗門,十分乾淨令人感覺舒服。
另一個讓院方頭痛的感染來源是,有些老人過年節返家團聚之後,返院常是感染高峰期,症狀包括:腹瀉、發燒、感冒、疥瘡。經過觀察發現可能原因是東部有些家庭衛生條件仍舊落後,廚房和衛浴設備不良,阿公、阿嬤們吃到不清潔的食物,或是因人力不足洗澡不便造成多日未洗,或是更換尿片不易而少換,甚至大便後沒換,加上磚瓦屋悶熱,汗濕未清潔而細菌滋生,以致生病。
有了以上的經驗,每逢阿公、阿嬤們高興地回家過節時,院方一定會重覆叮嚀注意事項,收假了,返院時更需要格外的做好身體評估。
 
結  語
 
結束訪談前裴修女再次表示:把阿公、阿嬤們當作是自己的家人,就不會有分別心,她無怨無悔的順服上帝,帶領她到台灣後山這好山好水的地方,她認為忠心擺上歲月讓年長者可以終老一生,是福音的見證。
面對傳染病,除了盡力作完善的危機處理,建立轉診流程制度和發燒因應措施,避免人傳人,也不需要過度焦慮,同時需打開心去迎接未知的難處,包括人力無法預測的感染控制,要常常同心禱告,相信上帝必要幫助大家並護佑院民!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