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186期-2010年3月


再思靈性照護—關懷的起始點

作者:陳淑雅 RN, MS 彰化基督教醫院 護理師  黃培琳 RN, MS 美和技術學院謢理系兼任講師   發佈時間:2010-03-01
在二十一世紀,臨床靈性照護的藝術,仍有待您、我一起努力,讓專業與職場基督福音化之間獲得平衡。過去醫療服務強調照顧生病者,近年來輔移重點至健康的維護與增進疾病的預防,強調「全人醫療」的身心靈整全護理,靈性照護將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護理專業從過去醫療父權體系的依照醫囑(byorder)、機械化地評估生理需求,和侷限於把醫師交付的工作完成即可,漸漸轉為主動發現病人的問題,更感同身受地積極關心病人的身心、靈性、和社會環境的互動,不單靠醫護技術的接觸。而筆者認為,護理人員可發揮長時間與病人接觸的工作特質,主動關心病人,找出導致各種身心症狀的因素,提供情緒支持和希望感,此與Govier(2000)提出靈性照護的5R概念相似,即找理因、反思、信仰、相關和修復(Reason, Reflection, Religion, Relationshipand Restoration.)。
Griffin(2008)在美國基督徒護理雜誌(JournalChristian Nursing)發表老年人靈性滿足的研究,其結果讓我們瞭解,擁有宗教信仰的老年人促進靈性提昇的方法,主要來自於三項:⑴參與家庭聚會活動,⑵幫助他人,⑶正向思考等。另外,有的人則以避靜禱告、到敬拜場所或安靜的環境、聆聽或彈奏音樂、閱讀靈修書籍、運動、參加禱告會、放鬆心情、冥想和練瑜珈等方式。
在Chan(2009)調查靈性照護施行的研究中,結果涵括⑴護理人員對靈性照護重要性的感受,⑵護理人員對靈性照護的落實。Chan指出,如果護理人員沒有覺察靈性照護對病人的重要性,就不會意圖在工作中提供病人所需的靈性照護。雖然靈性照護無法量化(quantify),卻可以運用某些工具來大略估計護理人員的臨床現況,如在工作記錄單中加入靈性照護的評量表,用以追蹤護理計畫、措施和評值結果,後續作規畫;護理人員和牧靈人員(clergy)合作,積極地將牧靈人員納入照護團隊中,共同攜手提供全人照顧,讓病人本身有意願談論靈性需求。此外,靈性範疇並不是狹隘地單指宗教。有些人並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也沒有參與宗教活動,但會秉持某些理念,成為他/她內心安定的力量。Chan(2009)研究發現,在產科和婦科病房的護理人員顯著地在實務上提供病人所需的靈性照顧措施,推測其原因是工作環境觸及生命議題(如:懷胎十月的辛苦、墮胎、死產、迎接新生兒的快樂和準備度、產後憂鬱症等),讓工作人員較容易與病人談及靈性照護的需求,相對的,也較能促進護理人員對病人的瞭解。學者Don(2004)指出,最常見的靈性照護形式為:聆聽、陪伴同在、禱告、與牧靈人員會談、堅固個案的感覺和心念、輔導、灌注盼望等。
以實務面而言,各機構組織中,存在著病人與護理人員理想比例的經濟利益考量,對基層護理同仁而言,需要有上級主管的支持,才能維持合理的工作量,讓護理人員有足夠時間在床旁邊陪伴病人,評估會影響病人身體症狀表現的心理社會、靈性面向的問題,在安全氛圍中傾聽其心聲,產生情緒支持,護理人員在團隊中扮演代言者的角色,傳遞病人的意見,讓病人接收到整合的心理照顧。
華人文化接受多神論,人們可自由選擇宗教信仰。隨著老化社會的來臨,我們常目睹文化脈絡對病人預後和信心的影響力量。舉例來說,深受宗教影響的老年人住院時會在床邊掛佛像、唸法號、或開口祈禱,期盼手術順利並儘快出院等,似乎宗教可教人超越生老病死的難關。而基督教能讓人死後有盼望,認識上帝的救恩。
當我們致力於靈性的健康照顧時,基督徒護理人員必須先反躬自省,評量自己的靈性狀況。聖經上記載:「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約13:34)」提供靈性照顧時,應當以耶穌愛人的模範來照顧病人。雖然有傳福音的使命,但不宜緊迫盯人,應先從一般性的關懷行動開始;同時,必須尊重病人原本的宗教想法,對不同宗教信仰者不應該貼上刻板的標籤或批判,不一定要有禱告儀式才算是靈性照顧。
首先,可從支持、基本照顧、肯定病人本質等著手,多關心病人對疾病的看法,發揮「情緒支持者」和「持續性關懷」的護理角色。藉此帶出護理專業中「守護生命」的核心價值,在老化社會中,協助促進身心靈健康,引導病人正向詮釋疾病所帶來的意義,對殘障(或功能不全部份)有正面的想法,改善不良的生活型態,並重拾生命熱情和不屈不撓的意志力。
總結來說,護理人員是醫療團隊的一員,最靠近病人,與病人相處最久,若能充分發揮關懷的天職,就是跨進靈性照護的第一步。願大家共勉之。
 
推薦讀物
 
1. Chan, M. F. (2010, May). Factors affecting nursingstaff in practising spiritual care. Journal of ClinicalNursing, Early View. Retrieved March 1, 2010,from 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cgi-bin/fulltext/122504563/PDFSTART
2. Don, G. (2004). Spiritual interventions: How, whenand why nurses use them. 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18, 36-41.
3. Govier, I. (2000). Spiritual care in nursing: Asystematic approach. Nursing Standard, 14, 32-36.
4. Griffin, M. T. Q., Salman, A., Lee, Y. H., Seo, Y.,& Fitzpatrick, J. L. (2008). A beginning look at thespiritual practices of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ChristianNursing, 25(2), 192-193.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