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經文:馬可福音 5:25-34
前 言
主耶穌醫治血漏婦人的故事,在馬可福音五章25-29節記載:
「有一個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在好些醫生手裏受了許多的苦,又花盡了她所有的,一點也不見好,病勢反倒更重了。她聽見耶穌的事,就從後頭來,雜在眾人中間,摸耶穌的衣裳。⋯於是她血漏的源頭立刻乾了⋯」
這段經文,我們看到這婦人有肉身的痛苦(血漏)、有經濟的痛苦(花盡了她所有的)、有精神的痛苦(肉身與經濟痛苦的壓力)、有心靈的痛苦(絕望:病勢反倒更重了)。主耶穌醫治她,一方面是關心她肉身與經濟的痛苦,另一方面是關心她精神與心靈的痛苦。 因此,馬可福音5:25-34這段經文,可從二方面來思想:
一、「護病」:主耶穌醫治這婦人的血漏;二、「護心」:主耶穌醫治這婦人的心靈。
一、「護病」:主耶穌醫治這婦人的血漏
㈠ 關心肉身的痛苦
馬可福音5:25指出,這婦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由於血漏會引起嚴重的貧血,因此她把希望寄託在醫生身上,期望醫生治好她的血漏症。但馬可福音5:26卻告訴我們:這婦人在好些醫生手裏受了許多的苦,一點也不見好,病勢反倒更重了。越來越重的血漏病,對這婦人而言,實在是長期痛苦的折磨。耶穌醫治她的血漏,使她血漏的源頭立刻乾了,這是關心她肉身的痛苦。
㈡ 關心經濟的痛苦
主耶穌醫治她的血漏,不只關心她肉身的痛苦,也關心她經濟的痛苦。因為這婦人不僅受了十二年肉身病痛的折磨,長期的醫療費用,更是花盡了她的所有(可5:26),使她一貧如洗,生活陷入困境。因此主耶穌醫治她的血漏,使她不必為著今後醫療費用沒有著落而煩惱,主耶穌真是關心她經濟的痛苦。
二、主耶穌醫治這婦人的心靈
主耶穌除去她肉身的痛苦和經濟的痛苦,這是「護病」;主耶穌對這血漏的婦人,不只要「護病」,更要「護心」,也就是醫治這婦人的心靈,除去她精神的痛苦和心靈的痛苦。
㈠ 關心精神的痛苦
1. 這婦人在精神上備受痛苦十二年來,這婦人的身體因病勢越來越嚴重而活得了無生趣;十二年來,這婦人的經濟因醫藥費越支越多而活得一貧如洗。十二年來肉身和經濟痛苦帶給她的生活壓力,令這婦人精神深受痛苦。此外,猶太人視血漏為不潔淨(利未記15:25-30),因此罹患血漏的婦人,長期被人隔離導致的孤單也使她在精神上備受痛苦。
雙重的精神痛苦使她在公共場合出現時,總畏縮地不讓人注意到她的存在。馬可福音5:27說:「她夾在眾人中間」,暗示這位被視為不潔淨的婦人,希望不被人知道她得了血漏症,只希望病得醫治,然後靜悄悄地消失在人群中。
2. 主耶穌看見這婦人精神上的痛苦雖然「她夾在眾人中間」,但主耶穌卻看見她因精神壓力而在眾人中間困苦流離。「流離」就是「失所」,指失去精神上的穩定與平衡,感到虛空,怨天怨人;「失所」指排斥友情、親情,內心寂寞、孤單。這婦人長期的「流離」「失所」,令耶穌的慈心大為不忍,祂要憐憫這婦人。
3. 主耶穌醫治這婦人精神上的痛苦因此主耶穌在眾人中間轉過來,說:「誰摸我的衣裳?」(可5:30)又「周圍觀看,要見作這事的女人」(可5:32)。換言之,主耶穌要這婦人出來面對祂。為什麼主耶穌要這樣作呢?因為主耶穌不要這婦人病得醫治後,就靜悄悄地消失在人群中;如果這樣,她的病雖然好了,卻沒有人知道,她在社會上難免仍被視為不潔者而被排斥。如此一來,她精神上又深又重的痛苦就沒有得著醫治。主耶穌逼她出來,要當著眾人的面宣告這婦人的「災病痊癒了」(可5:30-34),要公開恢復她潔淨的地位,使她以潔淨的身份重返社會,好與世人、親戚和朋友恢復正常的往來。惟有如此,她精神上因被排斥而承受的痛苦才能得著醫治。
㈡ 關心心靈的痛苦
馬可福音5:30記載主耶穌在眾人中間轉過來,說,「誰摸我的衣裳?」馬可福音5:32中,祂「周圍觀看,要見作這事的女人」;主耶穌不只關心並醫治這婦人精神上的痛苦,更要醫治這血漏婦人因病而深受傷害的心。茲說明如下:
1. 主耶穌要更正她的心
這婦人以為「摸耶穌的衣裳,就必痊癒」(可5:28),然而,這觀念是錯誤的。主耶穌要這婦人出來面對祂,是為了告訴她:「你的信救了你」(可5:34)。主的意思是:使你得痊癒,不是因你摸我的衣裳,而是因你的信心。不是耶穌的衣裳,而是相信耶穌肯醫治、能醫治的信心,才是這婦人得痊癒的關鍵;這是她必須明白的。培植這婦人對主耶穌的信心,是「護心」事工重要的一步。
2. 主耶穌要堅固她的心
主耶穌不只要培植這婦人的信心,更要堅固她的信心。馬可福音5:33指出,這婦人來見耶穌時,是「恐懼戰兢,來俯伏在耶穌跟前」。面對這婦人的恐懼戰兢,耶穌安慰她說:「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回去吧,你的災病痊愈了」(可5:34)。主耶穌不只肯定這婦人的「信心」,更在眾人面前宣告她的血漏得到痊癒(可5:34),恢復她在社會中潔淨的地位,使她從「恐懼戰兢」變成「平平安安」。不再懼怕因血漏而受肉身、經濟、精神的痛苦,重擔皆脫落,良心平平安安,正是「護心」事工的目的。
3. 主耶穌要纏裹她的心
「護心」事工更重要的是,得到福音恩典的人能成為別人的祝福。主耶穌不讓這婦人病得醫治後,就靜悄悄地消失在人群中,而要逼她站在眾人面前,公開恢復她潔淨的地位,好使她不只能夠以潔淨的身份重返社會,恢復與世人、親戚、朋友正常的往來,使她精神上因被排斥而承受的痛苦得醫治;更要她以潔淨的身份重返社會作見證,貢獻社會。惟獨如此,這婦人的心才真正得到醫治。這是「護心」事工終極的目標。
結 語
從以上的討論,我們對「護病」與「護心」的關係,可作如下的歸納:
一、「護病」事工是「護心」事工的橋樑
為什麼說「護病」事工是「護心」事工的橋樑呢?這是因為「護病」事工是對勞苦擔重擔者最實際的愛,這樣的愛使勞苦擔重擔者有信心來接受我們所傳的「護心」福音。
我們從主耶穌醫治血漏婦人來看,主耶穌怎麼更正、堅固、纏裹、醫治這婦人的心呢?豈不是透過說:「誰摸我的衣裳?」(可5:30)又藉著「周圍觀看,要見作這事的女人」(可5:32)把她逼出來,然後當著眾人的面宣告她的潔淨,來醫治這婦人的心嗎?
但這婦人血漏的病如果沒有先得醫治,沒有血漏的源頭乾了而在重擔下感受到主耶穌實際的愛,那麼面對耶穌「周圍觀看,要見作這事的女人」時,她會站出來嗎?她站出來面對耶穌,她的心才得到醫治,這是「護心」事工;促使她站出來的動力,是她的血漏病先得醫治,這是「護病」事工。從這例證,我們可以看出「護病」事工是「護心」事工的橋樑。
二、「護心」事工是「護病」事工的標竿
「護病」事工可以使勞苦擔重擔的人感受到實際的愛,但「護病」事工若只停留在這一點,這樣的愛就不完全。就如主耶穌對這血漏婦人的照顧,如果只停留在醫治她的血漏,固然除去了這婦人肉身的痛苦和經濟上的痛苦,但若沒有公開恢復她潔淨的地位,她就不可能突破社會的排斥,更不可能以潔淨的身份重返社會作見證,貢獻社會。如此一來,她就仍要承受精神的壓力和心靈的創傷。
愛不能只照顧他的身體和經濟,卻不消除他精神的壓力和醫治他心靈的創傷。精神與心靈的健康是人一生最美的祝福,是主耶穌的福音才能成就的。
因此,我們應該以「護病」事工為橋樑,透過令人感受得到的愛心來融化那層硬土,使福音的種子結出30、60、100倍的子粒來。「護心」事工是「護病」事工的標竿。願我們向著標竿直跑,好得那從天上召我們來得的獎賞。能得獎賞,是因為我們努力裝備自己,具有專業的「護病」能力;是因為我們也努力裝備自己,擁有專業的「護心」能力,而專業的「護病」與專業的「護心」成就了全人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