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怒江醫療服務心得分享
作者:陳平 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護理系學生 發佈時間:2010-03-01
不是考慮我們能給多少,而是考慮我們是否能做在主的身上。
滿懷期待
從怒江回來已經數十天了!腦中不時地響起「怒江之愛」這首團歌,細細品嚐歌詞的意境,似乎讓我又回到了怒江:「青翠的高山,碧綠的江水,怒江的呼聲在山谷間迴盪。蔚藍的天空,雪白的雲朵,孩子的笑臉,在陽光下燦爛⋯。」
上帝奇妙的呼聲,至今已快十載。為了解怒江醫療團的成立(以醫療見證基督)、異象(以基督的愛藉著醫療及教育,關懷偏遠地區,同得福音好處),和使命(醫療、教育、福音)。在醫療服務期間的這幾天,我跟著醫療團的前輩,踏入怒江,心情滿是興奮,能進入富能仁宣教士的故鄉;有期待,要在醫療服務中更明白上帝的心意;有祈求,願上帝的旨意在醫療團隊中彰顯。
居民的需要
此次出隊義診的地方主要有兩個定點:貢山與雙拉。我被分配至雙拉,主要協助醫療服務的護理方面(掛號、量血壓、衛生教育、山巡探訪病人)。在這過程中,我有兩個想當大的感動:一是深刻體驗當地醫療資源缺乏與生活條件不便。當地居民一知道有台灣的醫療團來免費看診,縱使相隔好幾座山,要走一天路程才能到義診的地方,居民們仍不懼體力與時間的耗費,辛勞前來看診。雖然我們能給的醫療有限,但我也更能體會耶穌所說的:「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40)」不考慮我們能給多少,而是考慮我們是否能做在主的身上。
另一個感動,是與醫療前輩于醫師慶功,同行至雙拉部落,探訪行動不便的居民。與于醫師一同探訪,我感受到信仰與醫療專業服事,不再是兩條沒有交集的平行線,而是三條線結成三角關係(上帝在上,醫療專業與信仰分別在左右兩側),此關係是緊密接合,且無法單獨存在的,因為上帝的帶領,在醫療專業與個人信仰生活中,活出上帝的心意。身為從事醫療工作的後生晚輩,感謝主給我們醫護學生上了一堂寶貴的課;慶幸自己能在學生時期看見、感受到醫療前輩們的好榜樣,在前頭給予我們鼓勵與支持。
為著神的緣故
此外, 誠如詩歌(怒江之愛)後半段歌詞所述:「主啊!祢的愛點燃星星之火,聚集溫暖帶來希望⋯」我想像著一個美麗畫面,當醫療團的八十幾個隊員,每人手中都拿著一把火,亮度就不再只有一支火把,而是能照亮整個城市。在團隊服事中,雖然路程遙遠,往返需花費六天的交通時程,部份弟兄姐妹是初次見面,在還不熟悉的情況下,就必須一起同工,就一般人來看可能是困難的,但感謝神,因著祂的愛,召聚兒女們,彼此以寬容與恩慈相待, 藉著神賜下的合一心志,不管是當地的醫療義診、本地醫學生的培訓或是協助當地教會事工,都有上帝滿滿的恩典。
感恩晚會中,大家都同有一個夢想:希望可以讓星星之火,持續不斷地燃燒下去⋯。福音醫院的藍圖,在我們每個人心中燃起!十年前,團長陳賢瓊醫師帶著異象與呼召前來,當時只是不到十人的團隊;而如今,團隊人數每年不斷增加。最後,本地生與台灣的醫學生,一同獻上詩歌,晚會在歌聲中告一個段落。但是,大家的祈求與禱告會如同詩歌一直持續:「小小的夢想能成就大事,只要仰望天父的力量;小小的夢想能改變世界,帶來明天的盼望。」相信出於神的,祂必成就。願一切頌讚與榮耀歸於坐在寶座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