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護生的蛻變
作者:李彩鳳 RN, BSN, 弘光科技大學護研所研究生 發佈時間:2010-03-01
從代班護理長的身上,我看見一種我所羨慕的生命。從此,我記住了那個影像,打消辭職念頭,即使輪三班,下大夜班也要回到教會,去和生命的源頭—上帝,做好朋友。
感謝神!去年四月份,與中區護福同工一起籌劃了「護生特會」,我們透過詩歌、見證、短劇、信息分享,將「一個護生的蛻變」的故事,生動真實地呈獻在受邀的護生面前。我整理了自己在護福時,從青少年到中年的成長歷程,製作成投影片,過程真是充滿上帝的恩典與憐憫。就如同短劇中的輔導-護福的前全職同工-申雅芬姐妹,她是我二十歲讀北護專參加護福聚會時的輔導。她啟蒙了我對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結合的理念,並深深影響我後來對護理的看法以及樂意陪伴護生成長的心。
護理的養成教育
進入護理專業的學習領域,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當年國中畢業,高中聯考失利,家庭的經濟狀況不容許我重考一年,雖然我在心中吶喊:「若我再重考一年,一定能考上公立高中。」但是,不忍增加父母的負擔,我順服了父母的安排,就讀私立馬偕護校。國中畢業前,我所敬重的國文老師,特別寫下鼓勵我的話:「個性溫柔婉約、富同情心」,我對「溫柔婉約」並不認同,因為我自覺個性不並溫柔,但是同情心是有的。他又說我:「品學兼優、資質聰穎」,這點讓我感到些許安慰。由此可見,正向鼓勵會影響學生對自我的認同感。
進入馬偕,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在那裡,我與主耶穌相遇,至今我仍常感謝年邁父母的勉強。從許多馬偕護校的師長和學姊們身上,我看見護理的價值與美。尤其是馬偕博士傳道的風範與犧牲的精神,使我在青少年時期找到「偶像」(現在的護理教育是指:典範),進而接受了基督教的信仰。這個轉捩點,影響了我的價值觀、人生觀,甚至在我日後人生感到徬徨時,馬偕護校的校訓:「榮神益人」,成為我這一生的最高指導原則。
高三那年,全年都在醫院實習,經歷各科實習,我最喜歡精神科,實習分數也最高。但是十八歲的我,敏感多愁,覺得醫療行為無法幫助精神科患者,我對護理也感到無助,不認為自己經過三年的學習,就可以到醫院照顧病人,自覺沒有這個能耐。於是,實習結束到畢業的短短兩個月裡,我在關渡校舍日夜閉關地苦讀,並且真誠地向上帝許願:如果讓我考上「國立台北護專」,我一定去教會敬拜主。神的恩典使我如願,我也遵守承諾,開始真正的認識基督信仰;二十歲那年,我受洗歸入主的名下,並且接觸到草創中的護士福音團契。
護專與護校的訓練重點不一樣,護校注重技術本位,而護專著重於理論知識的基礎、思辨的能力。在台北護專的兩年護理訓練,奠定我對護理專業的認同與肯定,「南丁格爾」不再是書本中的偶像,而是內化進入我的心靈深處,成為一種核心價值。護專的學術風氣,使我對護理生涯有更寬廣的認知。
護專畢業後,原本要和學姊一起考插大,但是我的死黨們,都要走臨床,說什麼學了五年護理,該到醫院工作賺錢了。心想也好,臨床走兩年才知道自己要什麼,於是接受學校的保送推薦,進入台北榮總工作。
護理的苦難之旅
懷著年輕護士的滿腔愛心,準備好好地在病房照顧病人。不料,上帝派了一個台北榮總「四大惡魔島病房」的首席島主,成為我第一個護理長。當然,「菜鳥護士」的苦難於焉開始。在護理長嚴厲的要求之下,每天戒慎恐懼、按部就班地做著打針發藥的工作。她不容許我們有任何差錯,每天的表現都會被記錄在她的小冊子上;護理長對病人或長官,和顏悅色,對屬下卻疾言厲色。天天上班都很緊張,搞得我常鬧胃痛,失去了年輕人該有的燦爛笑容,感覺度日如年啊!滿腔的護理熱誠,很快就被澆息。這是我人生的第一個苦難!
三個月的試用期,我的護專好同學紛紛離職,我也準備遞辭呈。有一天,我們單位護理長請病假,一位夜班護理長來代班(忘了她的芳名)。記憶中,她是一位活潑的基督徒,言語柔和、面帶笑容;查房時,總是一床一床地問候寒喧。當她走到我照顧的一位老人家的床邊時,她竟屈下身,溫柔地握住老太太的手說:「阿嬤,妳免驚,我們護士小姐會在你身邊陪伴你哦!」當時,我的心深深被震憾!護理人員可以打破治療性人際關係和病人握手?可以屈下身、貼近病人,和病人溫柔說話?可以那麼自然地承諾會和病人在一起?如果我是阿嬤,一定會很窩心、很感動!從此,我記住了那個影像,打消辭職念頭,即使輪三班,下大夜班也要回到教會,去和生命的源頭—上帝,做好朋友。因為從代班護理長的身上,我看見一種我所羨慕的生命。
我開始積極找出路,參加醫院的團契聚會,並穩定到護福查經,我從一群基督徒醫護人員的身上,學會如何看見病人的需要,並且滿足病人的需要。二十年前,我們就開始做靈性照護,甚至在下班之後,組成義工團體,到不同病房為病人唱詩歌、禱告,體會到護理人員真正的價值所在。當我逐漸熟悉並適應職場文化後,我很自然地樂意成為學妹們的傾聽者,陪伴她們度過職場並適應低潮期。
後來,我心中很感謝那位嚴厲的護理長,是她教導我要用最嚴謹的態度來從事護理工作,讓我很早就知道,醫療糾紛有多嚴重,要如何保護病人和自己。也是她鼓勵、肯定我在讀書分享報告上有不錯的表現,可以走教學的路,使我日後在衛教的工作、帶實習的工作上有自信。人生雖有苦難,豈不知苦難往往是化妝的祝福?我也因此與上帝緊緊連在一起。
護生實習的階段是奠定一位護理人員對護理專業的認同感最重要的時期,我曾受到許許多多前輩及輔導的關心照顧,也走過一段辛苦的求學、工作歷程。如今,上帝給我機會在臨床上帶實習,陪伴護生們的成長,但願施恩典憐憫我的主,賜我智慧、能力、愛心,如同當年我的啟蒙老師一樣,陪我走一段護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