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187期-2010年6月


【回應】愛與關懷的實踐

作者:谷幼雄 RN, MSN, 振興醫院護理部副主任   發佈時間:2010-06-01
前  言
 
今年3月聆聽傳姜老師現場演講時,我的內心即產生了莫大的激動,如今又拜讀她的文章後,不禁發出一聲讚嘆:「好一個尋心之旅」!原來經由老師用心的探索,我們從中尋獲當代護理的核心價值,深思這些珍貴特質的同時,繼而得以檢視在當今醫療環境之現實與理想的反差之間,如何平衡地發展專業的本質,又持守得住熱愛這本質的初衷!
 
雲彩般的見證人
 
在文章中,傳姜老師闡述了聶毓禪和陳翠玉兩位偉大女性於當年為理想付出的關鍵故事,並綜合許多對於台灣護理專業茁壯成長貢獻良多的前輩們的心路歷程。我歸納出下列的特質描述:熱愛所學所長、忠於所說所做、誠以對待交往、勇於承擔艱苦、遵從相信理想。這些是否就是我們所謂的護理核心價值呢?反思今日的我(們)是否仍致力傳承並發揚光大他們的心力呢?
傳姜老師於演講時,提及當年一位遠從英國被教會差派到彰化基督教醫院工作的巫瑪玉姑娘的事蹟。巫瑪玉姑娘於病逝前有一個願望,就是能長眠於她愛的所在地(後記:巫瑪玉姑娘於1933年9月任職於彰基,隔年6月,時年28歲,因感染腦炎病逝,安葬於台南基督教教會公墓)。
巫瑪玉姑娘曾表示:「因為愛,所以我在,因為愛,所以我不離開。」這是多麼動人的情懷﹗ 這是多麼實際的分享!一遍遍默誦這些字眼,我的心完全融化在愛的氛圍,仿彿可感受到她滿滿愛的照顧,而護理的本質-關懷照顧及令人感受美善的對待處處可見,這真是一位具有愛心之護理人員的典範。
 
歷史是實踐的軌跡
 
傳姜老師用清華大學吳光明教授於《歷史與思考》一書中的話提醒我們:缺乏思考的歷史是愚昧的,缺乏歷史的思考是危險的。這句話大大地震撼了我,我嘗試著去了解箇中意義:如果要脫離危險的境遇,我們的思考必須與歷史的軌跡和其間的脈絡交錯進行,不應只將歷史珍藏;如果要避免鑄成愚昧的歷史,我們現今的決定與行動應該是把「知道」轉變為「做到」了。
查看個人過去護理生涯的蛛絲馬跡,我發現許多關鍵時刻的決定和行動,以及後續所招致的結果中,總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推動支撐著,就好比回顧台灣護理發展史中,一段段令人感動的故事,總有著「愛和智慧」維繫著他們的各種決定和行動。如果說人們是造就歷史陳跡的一方軌跡,那麼「核心價值」肯定就是存在於「動靜之間」的力量了。從歷史的軌跡脈絡裡,我們所找尋到具有影響力的珍貴價值應該就是愛與智慧的「實踐」。
向山舉目觀看,神賜下的生命是給我們實踐愛的機會,祂將病人的痛苦以及醫療的智慧託付給我們,使我們的生命經歷得以彼此交會。「尋心之旅」讓我看見今天的說與做,將不可避免地在明天成為歷史;此時此刻的對待,正在周遭的人事物上具體地進行著不可磨滅的刻劃。「莫忘初衷」的聲音在我的心底迴響不已,讓我燃起心中那起初的愛,謹記那一次次做到的感動,並且承認:愛是一切的、永恆的價值;也相信世上沒有人能抗拒這永久長存的能力:愛。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13節:「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我們的生命經驗也已如此證實,感謝傳姜老師所分享的愛與關懷。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