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一個危害健康的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截至2007年全球感染HIV/AIDS(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cquired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已高達3,320萬人,醫學界號稱此為二十一世紀黑死病,其震憾與傷害同如巨大的海嘯。HIV/AIDS成為慢性疾病且必需長期的投入心力、人力來照顧,在已開發、落後國家皆導致社會、醫學、法律、經濟及倫理等層面問題,成為人類健康的棘手問題,許多新藥研發冀望能抑制HIV病毒的複製,然而,健康照顧提供者仍不可掉以輕心。
今日社會隨著媒體的發達與資訊快速傳播,「性亂象」往往導因於媒體報導的偏頗,而助長民眾錯誤認知,帶來顛覆社會純正價值觀的危機。HIV/AIDS相關醫事倫理議題,如探討醫療人員為了己身避免感染,是否有權利拒絕照顧HIV/AIDS病患呢?亦即第一線醫療人員被要求以病人為中心(patient centered),堅守崗位,無法拒絕照顧HIV/AIDS病患。試問:身為基督徒護理人員若是有朝一日,面臨照顧HIV/AIDS病患的衝擊時,該如何以信仰的角度處理呢?
Gordon博士在普世教協(World Council ofChurches, WCC)聽證會中說過:「面對HIV/AIDS就像約伯面對深奧不能理解的難題,我們不要太快下斷語,避免對病患發出道德化的指責,而是和他們一同承擔苦難。」
美國基督徒護理雜誌(JCN)刊登Keegan(2007)的文章,主軸以基督教信仰為出發點,分享「全球HIV/AIDS福音事工」的心路歷程,內容十分精闢,筆者綜合整理文內重要經歷並回應個人觀點,好讓大家效法她,學習在專業事奉中如何順服神的帶領。
決心參與服事,如耶利米守護家園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傳播途徑包括:不安全的性接觸、交替使用注射針頭、輸血、分娩、哺乳等,通常發生在工作、學習、社交的場域,或家庭內接觸。
長遠因應HIV/AIDS危機的方法包括:充分落實性教育知識、使人能自律掌控情慾、每位健康照顧提供者對服事的認同感、共同展開防疫策略、避免病患族群的擴大等。
剛開始,Keegan僅有初淺的知能及害怕被感染,但是,上帝的愛讓她知道:神不是拔擢聰明者或自豪裝備完善的,卻要選擇願意服事祂的平凡人,裝備這些人成為基督的精兵。她就順服上帝的安排,甘心樂意接受裝備,繼而遠赴世界各地展開宣導HIV/AIDS防治,灌輸正確「性生活」態度和價值觀,把「基督的憐憫」介紹給心靈創傷需要醫治的人,粉碎撒旦對人類毒害的計謀,並且向人廣推「合上帝心意」的性知識和行為。正如耶利米在強敵壓境時,沒有退縮遠離,反倒奮不顧身地與人民同在,有使命的堅守城池和拯救災禍,又建立、栽植(耶利米書1:4-10)。
因著信仰,踏上抗愛滋的征途
2002年春天,Keegan首次抵達非洲,在Kital城鎮一家缺乏設備的小醫院,目睹四位病患擠在一張病床,醫藥資源貧乏使病患病情陷入惡劣,Keegan哭泣的向神禱告,求神親自賜下能力,讓她知道該如何有效的幫助這些人。
2003年冬天,Keegan到了軍隊戰亂的剛果郊區村莊,她展開以家庭為基礎的照顧計劃(home-basedcare program)。
2004年秋天,Keegan到達南非,在教會開始「選擇尚好(Better Choices)」的計劃。她看見死於HIV/AIDS的小孩被草率的丟棄於山坑,暴民以石頭投擊醫療隊的住屋,撒旦利用人非理性的怒吼抗爭,以抗議行善的醫療團。同行的基督徒只有禱告祈求上帝,使這群服事的人絲毫不受損傷。奇蹟的有92位孩童願意認識基督教,和進入教會繼續靈性的深耕。
2005年初,Keegan到社會世襲制度(caste system)嚴重僵化的印度,上帝讓Keegan有機會向高階的政府官員作預防保健的宣導,她也看見德蕾莎修會(Mother Theresa)的人員們繼續照顧貧民窟的居民,把上帝的亮光傳遞給人。
2006年初春,Keegan前往非洲Rwanda的教會組織指導衛教課程,和透過HIV/AIDS防治課程帶領人信主,及教導如何與教會作連結,使人在教會裏得到全人的照顧。
2006年夏天,Keegan加入全球健康策略行動,遠抵中國四川舉辦一連串HIV/AIDS相關的照護研討會,大家對傳染性疾病人心惶惶,上課前15分鐘政府官員臨時要求改為輕鬆的案例討論,Keegan求上帝給她智慧的話語。課後口譯人員竟主動提出,將演講內容所提到的書籍作詳盡的編譯,以知識廣傳來幫助更多懂得中文的鄉村讀者,瞭解如何預防和抵禦HIV/AIDS,這正是上帝為她開奇妙的路!
上帝畫出拯救的藍圖
Keegan花了五年照顧HIV/AIDS病患,雖然有許多的疑問和無力感,卻因信仰對護理工作發揮深遠的影響,依靠神而得力,讓她能以愛心、耐心及接納,來看待這群弱勢的人,除了提供正統治療過程,在人道上適切的尊重與照顧,且更加透過恆心為病人禱告。神把使徒保羅的話給她,「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裏作難,卻不至失望。(哥林多後書4:8)」
德蕾莎修女說:「事奉病患如同事奉上帝。」在你、我的護理職場上,是否也需要照顧HIV/AIDS病患呢?潛在的壓力源包括:心理調適、社會絡印、沈重的專業責任。事實上,身為基督徒對人的愛不應該停留在嘴巴裏的高言大志,是應當在行為上效法主耶穌基督,謙卑服事和為門徒洗腳,及僕人保羅所說:「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2:4)」
歸結以上,我們應該及早充實專業知識與累積經驗,準備好如何照顧人數遽增的HIV/AIDS病患,且常為他們禱告,才能成全「神愛世人」的心意,讓人體會到上帝的憐憫,破除惡者藉由疾病所帶來的咒詛。
誠心祈求,願神賜我們醫療人員有力量勝過軟弱,藉由照護的手,讓HIV/AIDS病患住在充滿愛與尊重、身心靈的療癒場所,得到妥善照顧。
推薦讀物
1. Keegan, E. (2007). Glimpses of HIV/AIDS around theglobe. Journal Christian Nursing, 24(1), 19-21.
2. 洪健清、張上淳主編(2002).HIV/AIDS 病學(第二版).台北:健康文化。
3. 黃勝雄等(2000).天使的眼睛.花蓮:門諾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