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欣逢護福年度主題:「跟隨耶穌.創新照護~在災難事件中帶下平安」,作者不是災難護理的專家,幾乎從未涉略相關議題。但是,在閱讀南丁格爾的歷史時,心中即對於戰爭和護理的微妙關係充滿好奇。因此,在敏榕姐徵詢為文回應之際,就不加思索地答應了。在無任何立論基礎的前提下,作者將透過《聖經》與張文亮老師的《南丁格爾與近代護理》內容,與大家分享個人淺見。
無花果樹發嫩長葉,夏天近了
世界災難日益增加,日益暴烈。作者身為基督徒,其實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是主再來的日子將近;憂則是遭受苦難的百姓增加。雖然這些苦難是短暫的,但是,上帝與耶穌基督仍是不忍心祂的百姓受苦,更期望基督徒隨時舉起禱告的手,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眾人可以得醫治。因為,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各書5:16)。這是一個地球村,是基督的身體。在末後的日子,耶穌基督再三提醒我們:「要謹慎、要謹慎、要謹慎」。
末後日子裡會有許多災難發生,有人禍和天災(馬可福音13:6-9, 12-14, 24-25):
1. 假基督、假先知興起:有人冒主的名,迷惑眾人;倘若能神蹟奇事,連選民也會被迷惑
2. 戰爭:會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民與民、國與國彼此攻打
3. 多處地震、饑荒
4. 基督徒受壓迫:被交給公會,在會堂裏受鞭打;為耶穌基督的緣故,站在諸侯與君王面前作見證。基督徒要為耶穌基督的名被眾人恨惡
5. 人倫瓦解:弟兄要把弟兄,父親要把兒子,送到死地;兒女要起來與父母為敵,害死他們
6. 世界敗壞:行毀壞可憎者站在不當站的地方
7. 宇宙天象改變:日頭變黑,月亮不放光,眾星從天上墜落,天勢震動。
而面對末後日子所要秉持的態度,耶穌基督再三提醒我們要謹慎,免得受迷惑,此外還包括(馬可福音13:5, 7, 9-11, 14-18, 20-23):
1. 不要驚慌。
2. 不要預先思慮說甚麼;到那時候,賜給我們甚麼話,我們就說甚麼;說話的乃是聖靈。
3. 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在房上的,不要下來,也不要進去拿家裏的東西;在田裏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
4. 應當祈求,叫這些事不在冬天臨到。
5. 若有人說:「看哪,基督在這裏」或說:「基督在那裏」時,不要信!
當主再來的日子臨到,眾人要看見人子有大能力、大榮耀,駕雲降臨。他要差遣天使,把他的選民,從四方,從地極直到天邊,都招聚了來。(馬可福音13:26-27)
耶穌清楚說明了末後日子的徵象,然而,真正的日子究竟是在何時,這連耶穌也不知道。只有天父知道!在此之前,必有災難,福音必先傳給萬民,這些事都必要成就;這樣的日子無人能得救,但天父為了主的選民,必將這樣的日子減少,主也應許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馬可福音13:7,10,13,20,30-31)。
警醒祈禱,勤作主工
因此,基督徒必須要警醒禱告,辛勤主工。而身為護理人員,我們的工作更是呼召中的呼召。這乃是因為護理生於災難,長於災難,並發展於災難。歷史中最大的災難,莫過於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表面上看似失敗,實則是基督的全然勝利。在這災難的歷程中,有一群婦女至始至終默默地跟隨著耶穌,隨時幫補耶穌與門徒們,供應住宿和飲食。雖然聖經中沒有詳細記錄她們的行誼,我想,她們效法基督的精神,應該算是護理的先河,從早期天主教修女與婦女們照顧貧困百姓的事蹟中,可以略知一二。因此,在這場災難中,在上帝的心意中,護理誕生了。
而在克里米亞戰爭的災難中,南丁格爾獻上自己成為活祭,使得上帝的心意,能夠透過南丁格爾傳遞到神的百姓之間。南丁格爾不僅回應上帝的呼召,更在聖經和歷代聖徒的文字記錄中,反覆咀嚼與吸收生命的糧食:上帝的旨意。護理在這期間,逐漸成長,生根茁壯。雖然沒有人可以驗證,但我相信,護理在這段期間的預備和發展的成果,在第一次世界戰爭和第二次世界戰爭中,發揮功效。分布於世界各地的護理人員,盡忠職守地與天父共同保護百姓的安危與健康。同時間,鄧瑞(HenriDunant)窮其一切精力和財力建立的紅十字會,同樣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極大的功效(張文亮,1999)。
這些災難,令許多人對苦難發出悲鳴:「這世界為什麼有苦難?上帝為何允許苦難的發生呢?」然而,從上帝的眼光,這些苦難是短暫的,而且無法殺害人的靈魂。上帝透過災難的發生,一來是要百姓們警醒代求,操練對上帝的信心;二來是要百姓們敬虔度日,因為知道主再來的日子近了。而基督徒護理人員在這樣的環境中,不僅可以實踐耶穌基督的教導,更貼近上帝的心意,更可以為主作生活的見證。這是護理的成長。
此時此刻的護理,正處於發展階段,天父允許各種災難的發生,不是為了懲罰任何犯罪的人(至少,作者是這麼認為),而是為了訓練百姓,為末後的日子作預備,並讓百姓警醒,為福音未得之地與人民迫切禱告,並積極遍傳福音。而為了因應災難頻傳的環境,培養災難護理的專業人才勢在必行。
栽在溪水旁,按時結果子
護理像是一棵大樹,源自於耶穌基督。從誕生到成長,如今要開花結果,為末後的日子預備,要如生命樹的葉子,能夠醫治萬民(啟示錄22:2),而這醫治是來自天父。
災難護理的發展是屬於進階實務護理,需要有臨床護理的根基,充分經歷護理專業的洗禮後,才能進一步培養其他專業與整合資源的能力,實際而有效地提供災難護理服務。災難護理與軍護、社區護理、臨床護理等領域息息相關,當災難發生時,護理人員需要熟悉資源,讓資源能快速整合到位;災難後的復原重建階段,護理人員要在當地監測健康與防疫議題,以及遭逢創傷者的心靈輔導。然而,這些工作,單靠護理人員並無法完成,而是需要一個團隊,包括:醫師、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社工師、社區護理人員等,還要能夠與醫院和其他相關機構建立網絡。
災難護理的實際運作與相關議題,實已超出作者的能力範疇,因此不便再做議論。甚願每位護理人員在專業發展路上都能得著祝福,如同:「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詩篇1:1-3)」
使護理猶如生命水河邊的生命樹,每月都結果子;樹上的葉子能夠醫治萬民(啟示錄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