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醫療團之旅
作者:賴佩鈴 麻豆新樓醫院加護病房護士 發佈時間:2010-12-01
公共衛生教育是落後前往聞名的第一步,因此不管是國內外,我視每一次的義診宣教,其實就是去推廣公共衛生的機會,可以幫助大多數的貧窮人。第一次踏上印度
生命是一個旅程,只是該往何處去呢?
今年六月終於完成二技學業,恰巧遇上醫院的印度醫療團行程,內心有一股聲音一直呼喚我要去做這件事,於是我投了簡歷,沒想到被錄取了。因為我服務於加護病房,從來沒有過義診的經驗,所以對義診醫療一竅不通。記得義診前,我還特地去詢問有經驗的團員,義診時該做什麼?他回答我,當別人叫你做什麼時,你就做什麼吧!於是,我傻呼呼地邊看邊學,除了調整心境與步調以外,還學習與團員相處,也學習習慣印度飲食,並學習當地語言與印度人做溝通,如此可使得檢傷問診更加精確。
在這當中,我看見人的軟弱與卑微,但也同時看見上帝為了扶持人的軟弱與提升人生命的價值,願將祂的大能、永生的引導與生命的法則,交在一群平凡的護理人員手中,而他們從事的護理工作就是這兩方面的交集。
反思與感謝
旅程中,我靜下心傾聽內心的聲音,當我看著Kerala的美麗山嵐、孩子因夢想而綻放的笑容以及夜間滿天閃爍的繁星時,便能感受到上帝對生命的愛。然而,面對這裡簡陋的醫療設施,卻帶給我無數次的反省,因為儘管台灣的醫療資源如此豐富,人們卻仍是不懂得珍惜地去比較、計較與抱怨;是否,我們應該好好善用現有的一切,妥善將有限的醫療資源發揮出最大功效才是。
14天當中我要感謝許多人——感謝惠美護理長連續幾天辛苦地為大家燒熱水,才讓大夥兒不但有熱水澡可洗,還有家鄉味的早餐可吃;同時我也要感謝芳薇姐拍下動人的照片,將這趟不凡且充滿感動的旅程全都記載下來;另外,我還要感謝桂榮在出團前辛苦地籌畫,以及在旅程中對我們貼心的照料。此外,我也要感謝各位醫生細膩仔細地看診與衛教,並NP與萊菈以及各地方教區熱情的款待;尤其,貝蒂醫生奉獻的精神使我敬佩。
把握每一次的機會
如果還有機會,我想再次參加這樣的醫療義診,因為在這樣的過程中,我還學習到另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不要去低估公共衛生教育的重要性。由於公共衛生教育是落後前往聞名的第一步,因此不管是國內外,我視每一次的義診宣教,其實就是去推廣公共衛生的機會,可以幫助大多數的貧窮人。即使改善的過程何等地艱辛,阻礙與壓力那麼地沉重,機會愈是微小,我卻依舊堅持這樣的信念,會像蒲公英的種子,隨風飄進埋入印度人們的心中,就地扎根生長。
最後,我要感謝家人的體諒,尤其先生的支持,同時我也要感謝醫院給我機會,並在單位同事的鼓勵之下,讓我能順利參與此次的印度義診之旅。雖然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機會重返,但因為這趟難忘且有價值的旅程,使我更勇於熱情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對於未來,我感覺活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