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190期-2011年3月


把平安帶給人

作者:李淑婷 RN, 高雄市家庭照顧者協會理事長   發佈時間:2011-03-01
護理人員是上帝揀選的,因此他們可以藉由照顧工作來回應神的愛,這樣的工作,其實就是落實上帝「愛神」、「愛人」的兩個最大誡命(可12:30-31)。
 
慶賀祝福
 
今天(99年7月31日)是個特別的日子,台南、高屏地區的護理主管、姐妹約30人,齊聚在一番新氣象的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為潘純媚姐妹榮任市立大同醫院護理部主任,以及高雄市護理師護士公會理事長慶賀。大家一見面便互擁,歡笑又雀躍的,還未聚會就已經是歡樂滿場了!更讓我們感到驚喜的是,苗栗大千醫院的陳副院長台英也南下參與,使得聚會人數遠遠超過原本只預計的15-20人。我們一面添加椅子,一面讚嘆神的意念真是高過人的意念,這真是神所定的日子啊!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於今年初,委由高雄醫學大學經營。目前醫院煥然一新,經營團隊使用亮麗的裝潢及色彩,給人明亮、活潑的輕鬆感。護理姐妹齊心來為醫院禱告,祈求聖靈降臨,讓醫院能充滿主的祝福,經營團隊有屬天的智慧謀略,成為就醫者的幫助。
聚會在王秀吟、林怡君兩位母女姐妹帶領詩歌敬拜中展開,詩歌唱到大家的靈裏都歡喜興奮。接著有鍾信心姐妹的勉勵以及潘純媚姐妹的分享,最後大家彼此祝福,在切蛋糕點燈中劃下完美的句點。
 
感動分享
 
大家都期望鍾信心姐妹的勉勵能與更多的人分享,於是邀請我記錄。再接到鍾姐妹的講稿後,我真是感動,因為已屆齡八十八歲的她,處事一點兒都不馬虎,將要分享的經文逐字抄錄備註。她充分準備,敬虔對待神國事工的態度,令人感佩,難怪鍾姐妹能榮獲國內外多項的殊榮,這絕不是偶然的。
 
護理工作的價值
 
鍾姐妹以馬太福音廿五章14-40節這段經文作為開場勉勵大家。主耶穌說,只要滿足身心靈任何一方面有匱乏者的需要,即使是最微小的人,也就如同做在主耶穌的身上。所以,護理工作雖然是做在病人身上,卻是服事神,不但是服事神,也是做在神的聖殿中,因為人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林前6:19)。
由於護理人員是上帝揀選的,因此他們可以藉由照顧工作來回應神的愛,這樣的工作,其實就是落實上帝「愛神」、「愛人」的兩個最大誡命(可12:30-31)。鍾姐妹期盼,護理人員不能輕看神託付給自己的工作,她最後以神的審判來提醒大家,要忠心的從事護理工作,以此來榮耀神。
 
護理困境與希望
 
8月13日是南丁格爾逝世滿百年的紀念日,當天許禮安醫師在「人性化的護理是醫療改革的開端」紀念文章中,提到現在的護理本末倒置。本來護理記錄是因為照顧病人後,才有資料可寫,然而現在大多數的護理人員卻因為忙著寫護理記錄,而沒有充足的時間去照顧病人,遺忘了護理工作的首要即是讓病人得到舒適的照顧。
但是,是誰陷護理人員於所學所做無法一致的困境當中呢?是誰剝奪了護理人員床邊關懷的時間,而被繁重的常規以及繁瑣的文書所綑綁?忙碌,往往使護理人員的心變得剛硬,讓他們起初的愛心蒙灰。
曾有基層護理人員累到身心俱疲的抱著我痛哭,只因她覺得自己虧欠了個案;也有老師與我分享,自己剛畢業到醫院服務的學生,明明是上白班,卻忙到晚上十二點才下班,自行加班卻還惹得護理長不高興,同事也討厭和她一起上班。於是,護理長請這位老師開導學生,老師就跟著學生執行護理工作,並觀察她哪裡出了問題;一天下來,老師心疼的給學生一個大擁抱,並說「妳真棒!你做得真好!」因她照著學校教的做,一點也不馬虎,病人好喜歡她,真希望有好的支持系統,能夠把這位學生留在護理界!
在以健保為導向,以成本為思考的現今醫療環境下,有些制度已被扭曲。因此,基督徒護理人員需要有勇氣,學習南丁格爾成為時代的暮鼓晨鐘,在自己的崗位上,成為基層護理人員的扶持並能為不合理的制度發聲,才不至於使「全人照護」成為只能說卻做不出來的圖像。
 
順服呼召
 
接著鍾姐妹以彼得打魚,順服呼召得著新生命的故事來勉勵大家(路:1-10)。
順服,是捨掉自己並願意讓神掌權,當神掌權時,就會有出人意外的豐盛恩典。如同打撈了一整夜魚卻毫無所獲的彼得,當耶穌在他已是疲憊不堪之際,還要他把船開到水深之處(恩典之處),彼得勉強捨棄他過往打魚的專業經驗,並順從神的帶領,結果是豐收得魚,漁獲滿到險些連網都快撐破了。這樣的結果,讓原本稱呼耶穌為「老師」的彼得,立即改口謙卑地喊「主阿!請離開我吧!我是個罪人!」,由於彼得願意順服神,使得他能夠超越老我得著新生命,並因此經驗到神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
南丁格爾從事護理工作同樣也是出自神的呼召。她因為順服神,而擁有不畏權勢以及人言的生命力,唯獨倚靠神的恩典來回應神,勇敢地開創護理工作的廣度與深度。鍾姐妹勉勵大家要謙卑地順服神的呼召,不管時代如何變遷,護理人員都應該執著地以基督的心來對待服務對象,與病人同享主恩。
 
平靜安穩不疲乏
 
路加福音十章說到馬利亞與馬大服事主耶穌的故事。鍾姐妹提出團隊服事需要馬利亞及馬大兩種不同恩賜的人參與,但過程中是倚靠神或倚靠人,其態度會大不相同。倚靠人的血氣服事會顯得疲乏且帶著情緒,而倚靠神的服事則是輕省且給人平靜安穩的感受。鍾姐妹說她常看見護理人員工作忙碌及疲憊,這讓她很心疼,因此她提醒姐妹不要落入「忙」、「盲」與「茫」的圈套中,因工作「忙」碌,會對病人的需要逐漸視而不見;至於眼「盲」了,日子一久,便會對照護病人缺乏關心及愛心;一旦心亡了,那麼心也就「茫」了。
鍾姐妹以「疲倦的祂賜能力; 軟弱的祂加力量。」、「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不困倦,行走不疲乏。」(賽40:29-31)經文勉勵大家,雖然環境並不如人意,但將生命主權交託神,不再依靠自己,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等候神,神必賜出人意外的平安。美國基督徒護理期刊曾公開徵求「我為何喜愛護理」的短文,由眾多投稿文章最後歸納出三個共通點:一、明白自己的所行是在服事神;二、享受與人的互動;三、能用全面的眼光看事情,這就是護理人員不灰心喪志的得力秘訣。鍾姐妹也分享自己不疲倦的秘訣,即「得時或不得時都要跟隨主」。我常看見即使已是高齡的她,仍然騎著單車到護生、護理人員團契,分享她的人生經驗,敬虔又順服的態度以及提攜後輩的用心,真是令人無限感佩。
 
把平安帶給人
 
最後,鍾姐妹與大家分享「把平安帶給人」一書(裘蒂.夏倫及雅琳.米勒著)。書中對於健康(Shalom)的定義為:「在全人關係上的平靜安穩,包括與上帝、與自己、與其他人以及與環境的關係」。護理所追求的就是優質的健康(Shalom),那是使人能自理身心靈最佳運作狀態,自我的完整合一、完滿的感覺,主觀的經驗,成長與蛻變,經歷人與上帝之間的生命關係,所以醫護人員使病人肉體得著醫治,最主要的目的是,使一個人能與上帝及人群重建活潑有力的關係。
護理人員要協助服務對象得著全人關係上的平靜安穩,帶給人平安,自己就要先得著平安。鍾姐妹以多處經文(約14:37;約15:7-10;約16:33)勉勵大家,雖然世上有苦難,但耶穌已戰勝這世界,將平安留下給我們,因此,我們只要與神連結,在神的愛中就有平安了。所以,基督徒護理人員要以感謝讚美、禱告、讀經與神建立美好關係,才能以專業及信仰成為人的幫助。
 
新生命的喜悅
 
潘姐妹感謝神揀選她成為愛的管道,因新醫院的規模,她有更多機會接觸基層護理人員,使她更能體恤護理同仁的辛勞,甚至可立即給予幫助及激勵,讓護理人員感到被關懷及肯定,她相信神給她現今的位份必有美意,神的意念總是高過人的意念,因神的愛,她得著了新生命,乃是要成為護理人員的幫助。我們也相信上帝重用潘姐妹深厚的護理行政經驗,乃是藉由她擬定合宜的護理制度,使護理人員受益。
最後大家致上一座以深海鹽製成的十字架燈台,象徵「光與鹽」,祝福潘姐妹所到之處都能得著和睦及生命的光。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