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之路
作者:郭尹齡 RN, 屏東基督教醫院護理師 發佈時間:2011-06-01
感謝上帝讓我成為一位基督徒護士,想到南丁格爾以及德蕾莎修女,她們終其一生的成就,已為我們護理界樹立良好的典範。護理是一種攻心的服務,也是一條祝福的道路…
保守己心
當初選擇護理是出於我的志願,因為它是最能貼近人與幫助人的職業,從事者必須認真且具備好的心腸。不知不覺,我從事這份工作已十餘年了,我發現要維持當初的那份熱忱,對病人保有良好的服務態度,而不被忙碌的工作影響,實屬不易。聖經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4:23)面對職場,我對自己的期許是,無論對主管、工作夥伴或者病人,都能保有正面且積極的態度。
恢復專業與熱情的態度
之前還在學校讀書時,我常聽老師提及醫院中關於加護病房工作的種種,等自己也進入臨床,並且也在加護病房工作後,才真實體會到,病人能在自己的照護之下,乾乾淨淨與舒舒服服的入睡,是相當值得安慰與感恩的一件事。偶而遇到病人狀況危急,我不免跟著擔心,卻不忘記在工作中展現自信,並在態度上以尊重病人及家屬為優先,儘管事情不一定進行的順利,但我卻能在過程中逐漸累積經驗與成就感。
轉調門診後,記得我有好長一段時間不能適應,因為每天上班,我所面對是形形色色的病人和家屬。病人到門診就醫,所憑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門診人員,而這第一印象象徵的是屏基的門面,於是,我告訴自己,若要留給病人好的第一印象,或者為屏基打造出色優質的門面,首要步驟須讓門診人員恢復對護理的熱情,不忘以溫柔的言語以及笑臉迎人,畢竟生病的人已經夠辛苦了,我們何忍再讓病人受氣呢!記得有句話說,「態度」將決定你的高度,我想我能做的,就是給予病人最好的態度與最專業的服務,如今我也已經領教到了。
從失誤中找回自信
經年的工作為我累積了許多酸甜苦辣的心情,最痛苦的經驗無非是當自己不被信任的時候。曾經有一位媽媽,帶著十個月大的孩子,來施打第八凝血因子,由於他們先前在其他醫院接受治療,如今是不想再舟車勞累,所以才就近醫療。初次來屏基,小孩對陌生的環境顯得格外焦躁不安,加上人工血管無法固定,因此我沒有為這孩子一次就施打成功,在一旁的媽媽看了隨即破口大罵:「為什麼會沒上,從來都沒有發生過這種情形,妳到底會不會打啊!不會打就不要打。」當下我感到非常地難過與不堪,但責任感驅使我要立刻請別的同事過來幫忙。事後想想,其實,我能夠了解那位媽媽護子心切的立場,於是,我再次向她道歉,而對方也流著淚對我訴說自己不是故意的。
我為此事感到有些害怕,並且也覺得很有壓力,因為知道他們日後還會再來,因此告訴自己一定要加油。後來,我請來同事為我壯膽,在為這孩子注射前,一定花時間先和小病人打招呼,幾次下來,我和這位媽媽也建立了信任感,於是我們的關係不再如先前般生硬,而是有更多的話題可說。
讓病人感動的護理服務
還有一次在門診服務時,我有一位女病人,因為一場大車禍,造成下肢癱瘓,由於下半身毫無知覺,因此必須長期用導尿管。起初,病人對於這樣的自己很不能接受,但最後她還是感謝上帝把她救活了,因為活著,現在才能夠看見可愛的小孫子。每次病人來診時,我都非常珍惜為她服務的時刻,在交談諮詢的過程中,我除了針對她提出關於泌尿道發炎、尿管有雜質或者飲食方面等的問題做回答以外,也會跟她提起小孫子,甚至陪她唱詩歌。有次病人還特意帶照片來和我分享,令我非常的感動!
在一次職場教育裡,我上了一堂關於「感動服務」的課程,說明護理的核心,正是要運用「同理心」。因為除了擁有專業的技術與能力,我們若能以敏銳的心去傾聽病人的需要,提供他們適時的服務,將有助於發展病人對醫院的信任,以及醫病的忠誠關係。並且此好的關係一定會良性循環下去,一方面除了讓病人感到貼心以外,另一方面也將幫助醫護人員在工作時更加的有信心。
一條祝福之路
感謝上帝讓我成為一位基督徒護士,想到南丁格爾以及德蕾莎修女,她們終其一生的成就,已為我們護理界樹立良好的典範。護理是一種攻心的服務,也是一條祝福的道路,也許有些地方我還不是做得很好,但我會繼續用正向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與學習,除了希望在工作時有好的表現以外,自己也能成為護理職場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