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肩挑雙重擔的夫婦John D. White Barbara J. White
作者:楊麗齡 RN, PhD,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保系副教授 發佈時間:2011-09-01
他們不年輕,走路也不輕盈,雙肩卻挑著非常人擔得起的重擔。直到如今,我還是不知道他們是如何辦到的?
今年春天,我接到護福的E-MAIL說國際基督徒護士團契的主席要來訪我們,經由短短的SKYPE通話後,我感受到他們夫婦是很溫暖,很謙卑,而且芭芭拉的丈夫很喜歡講中文。我們一見到面,就感受到他們的真誠,親切及接納,他們很願意回答我們的疑問,也很誠心地為我們禱告。
在護理老師的聚會上,芭芭拉談到呼召,提起在2003年神呼召她要成為訓練護理領袖的人,她順服了,她向一個基督教大學提到她的構想,她碰了一鼻子的灰!她不明白神的心意∼讓她用七年拿到博士學位,卻未立刻成全她的呼召。之後,她拿傅爾布來特獎學金去韓國作訪問學者,其間她也被選為NCFI的主席。當她從韓國回美後,該基督教大學主動與她聯絡,要她籌畫護理學院,與距離她的呼召,這其間幾乎是5年之遙。往後的短短三、四年,他們有四技,也有大學部,他們也即將要開設研究所,又要開辦另一個醫療相關照顧學系,因為申請要進護理系的學生太多了。我看到當她放手(let go)交給神(let God)之後,神為她行了大事。
芭芭拉的先生(約翰)會說中文是我們好奇的焦點。之後才知道,他們常請國際學生去他家用餐,通常是幾十個人,或查經,或學語文,或過節。誰煮飯?芭芭拉及學生們,她真是很棒的領袖!當年的國際學生一個個回家鄉了,約翰會飛去北京、上海去看他們。約翰說他們很孤單,雖然信主了,但是不知道如何作一個基督徒的爸爸、作丈夫,他去為安慰他們,鼓勵他們。
臨走前,看到約翰很吃力地爬上計程車,令我想到朱志清的背影一文,頓時眼眶不覺泛紅,真不知在台灣他就這麼吃力地上、下車,之後他要去馬尼拉、首爾、北京、上海⋯。
我想到芭芭拉引用John Maxwell對呼召的定義:呼召是神對個人的邀請,要人在祂的計畫下服事,使用他們的才華,以存留到永生(Calling is God’spersonal invitation for me to work on His agenda usingthe talents I have been given in ways that are eternallysignificant.)。芭芭拉一肩挑教職/行政職,一肩挑國際護士團契的主席,她還要煮飯供應幾十個國際學生⋯。換了髖關節似乎讓她的肩頭更有力量了。
今晨我到校後,跪在研究室向神說,這是一個祭壇,我把自己獻給神,求神使用我餘生的小杯,來完成祂對我的託付,成為一個橋樑,使人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