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卓越的反思
作者:林明珍 RN, MSN,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助理教授 發佈時間:2011-09-01
身為主內肢體的我們,所展現出的樣式更甚於我們在護理中的角色扮演,信主和不信主的人看我們不僅止於專業的教導,他們也視我們為一面信心的鏡子,因此,當我們持續不斷地盡力教育下一代的同時,別忘了也學習讓主使用我們的生命反映出祂的卓越。
美國教育的迷失
YouTube有一支《大學陰謀》的短片,道出美國社會如何灌輸家長與孩子「必須付出昂貴大學學費,才能獲得美好的將來」,可是許多學生畢業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清還大學借貸,若找不到工作,所學無法致用,到頭來不只才財兩空,也落入挫折與迷失當中。
教育應該不一樣
亞都麗緻飯店總裁嚴長壽先生為國內教育提出他的觀點,在《教育應該不一樣》一書中,指出現今教育的「共錯結構」,必須由大家共同承擔。談到我們的環境變了樣,尤其是技職教育的黑洞,自1996年起,政府大力鼓勵專科改制為技術學院,造成了一場「拼升格」的競賽,多數的評鑑常常只剩下分數的高低,學校和老師迷失在升等的漩渦裡,學生和老師被「標準答案」給集體綁架,受到此共錯體制的霸凌,使不快樂的師生比比皆是。嚴先生提到:「職業,只是謀生工具,但志業,卻是讓人足以燃燒熱情的天命所在」,他提醒大家思考:「教育不是裝滿一壺水,而是點亮每個孩子心中的蠟燭,讓他發光、發亮」、「只有當學生的伯樂,師生才會都快樂」、「老師應該從考卷堆中抬起頭,好好的觀察學生、協助孩子探索自我,從旁發覺他的天賦」、「用一顆細膩與關懷的心,陪伴與鼓勵孩子,看見孩子在不同領域的長處與天賦」。
護理教師的反思
我國護理教育體制甚為複雜,目前隸屬高等教育體系有13所,技職教育體系的有26所,養成教育包含四護、五專、日夜四技,進修教育又有日夜二技、在職專班等不同學制,要求一致的教學目標已屬不易,又須面對艱困多變、人力流失的醫療情境,加上參差不齊、人數眾多的技職生手,護理老師的職責日益沉重,當面對教學過程中的種種困難,而覺得自己正在犧牲時,也容易漸漸喪失了起初的熱忱。此時需要更多的反思:「我的人生目標為何?我在這裡做什麼?這個地方需要我的理由是什麼?」。
卓越教師的具備條件
Dameron助理教授在Called to Teach專欄《Reflectionsof excellence,教學卓越的反思》一文中寫到,身為21世紀的護理教師,有著新穎的教學模擬設備,以及多元的教學策略,但在所有教學情境中,她認為最重要的是:一位卓越的教學者,應能反映出耶穌基督的樣式。我們當初可能因著學生把老師當作專業的引導者和角色模範,而願意選擇當老師來傳承知識、智慧與熱忱;並且身為基督徒的我們,也甘願以奉獻的心志回應呼召,期望在護理中能見證基督。究竟在教學上,基督徒的卓越有何不同呢?除了需具備專業、標準、與正直外,尚需活出基督的榮耀⑴ 、⑵。當我們與學生互動時,學生是否看到我們的愛、把他們當成神的兒女般對待?是否能呈現出高品質的教學與服務?我們與同事的關係是否謙卑與熱忱?是否為學生、同事與學校祈禱代求?以及當工作負荷加重、期限逼近時,能否在焦慮中依舊禱告,讓神的平安保守己心⑶?還是因著缺乏信心和安全感過分關注自己,盲目尋求他人的認同,以致落入八卦與誘惑之中?
用生命反映出主的卓越
嚴先生在書中提到:「卓越」不是別人對你的界定,而是你給自己的評價。從聖經的角度來檢視: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2:10);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因你們知道從主那裡必得著基業為賞賜;你們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西3:23-24)。身為主內肢體的我們,所展現出的樣式更甚於我們在護理中的角色扮演,信主和不信主的人看我們不僅止於專業的教導,他們也視我們為一面信心的鏡子,因此,當我們持續不斷地盡力教育下一代的同時,別忘了也學習讓主使用我們的生命反映出祂的卓越。
⑴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約翰福音十七章22節)
⑵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哥林多後書三章18節)
⑶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四章6-7節)
參考文獻
嚴長壽(2011).教育應該不一樣.台北:天下文化。
Dameron, C. M. (2009). Reflections of excellence. Journalof Christian Nursing, 26(3),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