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192期-2011年9月


以順勢的方式在護理工作中分享福音

作者:杜慕恆 臺安醫院院牧   發佈時間:2011-09-01
人在病痛中因為軟弱,願意謙虛地接受諸神的幫助,因此護理人員應好好把握服侍病人的機會,向他們傳福音,利用簡單易懂的福音對話,帶著祝福與盼望的分享,讓病人從疼痛憂心中轉為心存正面樂觀,這是在藥物之外能帶給最棒的幫助了。
 
前 言
 
熱心的基督徒喜歡在任何時刻把握機會傳福音給所遇到的人,因為這是聖經的勸勉,但有些人卻視其為傳教騷擾而怨聲載道,使得傳福音遭到反效果,事實上,造成反效果很可能是因為表達福音的講法不夠周全。
 
傳福音有方法
 
有一次,我在佈道演講完後,一位婦女等人散去後跑來問我:「牧師,我雖然是佛教徒,但很喜歡來聽講道,也學到許多,但我有個問題請教,就是基督教都說,只有信耶穌才能得永生⋯!」說到此她就欲言又止,不好意思繼續表達心中的不認同。我便接著她的感受幫她說:「感覺耶穌很獨裁,只有信祂才有永生,信別的神都不能得救!這種信仰讓妳覺得很難接受,是嗎?」這位婦女點點頭表示我說出了她的想法;我便回答她:「並非耶穌獨裁容不下別人,而是媽祖從沒說過信她的人會有永生,觀音也不曾說過同樣的話,所有的神明都如此,只有耶穌說信祂會得永生,這點的確很特別!倘若你要保平安,做生意也許可以拜這些神明,但若要永生只有耶穌有,別的神明沒有,你總不能強求吧!」婦人聽了,明白地點了點頭。我繼續解釋:「這並沒有否定其他神明的意思。耶穌能夠給我們永生,是因為祂創造世界,也造人有生命,同時祂也為人類預備永生,所以把祂的計畫告訴人,讓人有得永生的機會。我們民間信仰是因為還不認識這位造物者上帝,所以就跟著傳統習俗拜各種神明,有拜有保佑。若要拜創造宇宙真神,也賜我們生命的上帝,你不妨可以來認識這位耶穌。」
 
傳福音好方法
 
基督徒傳福音最大的問題是「否定別人的信仰」,我們常批評別人的宗教是「拜偶像」、「撒但的迷惑」等,除此,我們也常做比較對錯、高低與好壞等評論,試圖把別的宗教比下去,想藉此說服對方來接受自己的信仰。事實上,這些態度與表達方式並非現代人容易接受的,並且這也違反了聖經的原則-馬太福音七章1-2節說:「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羅馬書二章1節也同樣提到「你這論斷人的,無論你是誰,也無可推諉。你在甚麼事上論斷人,就在甚麼事上定自己的罪⋯」另外,路加福音六章37節告訴我們:「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聖經還有多處經文都禁止我們批評、論斷、定罪,所以我們不該以否定別人宗教方式來傳福音。一切既成事實都有上帝的容許,神若不容許就不會發生,既然神容許,我們為何批評否定呢?但容許不表示就沒關係,所以我們需要傳福音,只是要用寬廣包容,順勢引導,啟發說明等方式來傳福音。
有一位基督徒,邀請我到醫院探訪她得癌症的姑姑,她提醒我姑姑是位虔誠的民間信仰者。我到病房後,這位女士侃侃談論過去如何為某娘娘興建寺廟,卻因為香火鼎盛而遭人造謠斂財,心中不免感到冤枉,痛心之餘改拜觀音。我聽了以後便跟她說:「姑姑,相信過去在困難的時候,妳的某娘娘曾幫助過妳,而妳需要的時候,觀音也幫過妳⋯」她開心的點點頭,我繼續說:「可是姑姑,幫助妳的不只有那位娘娘和觀音,上帝也樂意賜福給你,所以祂派牧師來看妳。」這回她笑得更開心,頻頻點頭表示同意。我繼續說:「但是人都要成長進步的,小學讀完了要進到中學,念中學需不需要換學校?需不需要換老師?一定會換學校換老師!難道會有人說讀中學是背叛小學嗎?會說是背叛老師嗎?肯定沒人會這樣說,因為人需要長進。以前的人若沒有機會學習,我們不能怪他們,但若有機會,人便有責任向更高的真理知識學習;從前沒機會讀書,所以不讀書不算錯,但現在有機會了,不上進就是錯!絕對不會有老師如此說:『孩子,我對你這麼好,教你許多知識,你不妨永遠停留在小學吧,不要到中學去!』我想老師都為學生好,若有機會一定鼓勵他們上進學習;神明也是如此。過去姑姑沒有機會認識這位創造世界的上帝,所以先拜跟你有緣的神明,如今你應該來認識這位上帝⋯」。然後,我簡單用幾分鐘向姑姑解釋了基督教的信仰與救恩,並帶她做決志禱告,請她身體轉好了要到教會去。
 
順勢把握機會
 
人在病痛中因為軟弱,願意謙虛地接受諸神的幫助,因此護理人員應好好把握服侍病人的機會,向他們傳福音,利用簡單易懂的福音對話,帶著祝福與盼望的分享,讓病人從疼痛憂心中轉為心存正面樂觀,這是在藥物之外能帶給最棒的幫助了。有位病患問我說:「牧師,我成為基督徒以後還可不可以拜拜?」,我回答說:「中藥跟西藥不能一起吃啊,你信耶穌就不用拜拜了啊!我們拿香拜是拜死的,所以過逝祖先有人用香拜,神明也是用香拜,因為他們都是死的,家裡的親人不能用香拜,因為他們還活著。為什麼基督徒不拿香拜耶穌?因為耶穌是活的,所以不須拿香拜,你想死的能幫助你還是活的能幫助你?」他點點頭表是明白,接著又問:「那我還可以讀佛經嗎?」,我回答他:「你若書讀到大學,就不需再研讀小學課本了吧!」
 
因材施教、與神合作
 
早期宣教士把福音傳給我們的前輩,他們的宣教精神實在令人感謝佩服,但因為文化的差異,許多與人講解福音的方式其實並不適合大多數的華人,畢竟能接受這番道理的只有少數,就是那些到教會裡來的人,多數人恐怕要用不同方式來說服。一種說法未必能適合所有的人,見機行事吧!耶穌與人的對談也都因人而異,面對求教的尼哥底母、不懷好意的法利賽人、撒馬利亞婦人、年輕的官等都因材施教。因為對方是活的人,而你我也是活的,聖靈也是活的,就讓我們與神合作,用最適合對方程度的談話來分享信仰!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