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的眼目看顧義人;祂的耳朵聽他們呼求,…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義人多有苦難,但耶和華救他脫離這一切。(詩 34:15,18,19)
前 言
今天的世界天災人禍頻繁,面對來自環境、家庭、工作,甚至宗教的災難,對於成熟的基督徒來說,災難將他們的信心熬練的更堅強,但是對一般的信徒,苦難會使他們喪志、灰心、跌倒、妥協,對他們來說,信心的重建是最要緊的事,讓他們能夠在通過苦難的試煉後能夠像約伯一樣對神說:“我從前風聞有祢,現在親眼看見祢”。
讓我們一起藉著查考耶穌服事世人所受的苦難,以及他面對苦難的態度,來體會上帝是苦難世界中的依靠。我們在世上雖有苦難,但是上帝已經勝了世界。
耶穌服事世人時所受的苦難(可1:14-8:26)
在馬可福音記載耶穌在加利利、迦百農及這一區域服事,宣傳神的福音,告訴百姓神的國近了,並且勸人悔改相信福音。耶穌藉著醫病、趕鬼、傳道、教導、呼召來服事人(可1:14—45),救百姓脫離罪惡,並供應眾人靈裏的需要,以祈禱連結神與人的關係。然而耶穌當時竟然受盡議論、逼迫,甚至被謀害性命。
一、 服事與逼迫
(一)耶穌替癱子治病並且赦免他的罪,卻被文士議論耶穌是否有赦罪的權柄(可2:6-7)。
(二)耶穌呼召利未並且與一些稅吏和罪人坐席,卻被文士批評耶穌說他不聖潔(可2:16)。
(三)耶穌被批評不禁食(可2:18),被批貪食好酒(太11:19)。
(四)耶穌的門徒在安息日掐麥穗充飢,被指控違反安息日的規矩(2:23-24)。
(五)耶穌在安息日治病,法利賽人商議要除滅他(可3:6)
二、 服事的艱難
(一)耶穌曾經服事到連飯也顧不得吃(可3:20),但是卻換來親屬說他「癲狂」(可3:21)、文士罵他被「別西卜(引起疾病的惡魔)附身」,靠鬼王趕鬼(可3:22)。文士議論他(可2:6)、批判他(可2:16)、法利賽人質疑他(可2:18)、控告他(可2:24)、窺探謀害他(可3:2、6)、褻瀆他(可3:22)
(二)耶穌馬不停蹄的的服事,他協助趕出群鬼,當地的人竟央求他離開他們的境界(可5:17),他使死人復活,卻被人嗤笑(可5:35-43)
三、 最深的痛苦
耶穌忘我似的服事人,擺上全心全力,但是民眾誤會他,有學問懂律法的人不肯定他,權貴害怕他,甚至聯合起來計畫消滅他。然而耶穌知道自己服事的目的,他也預期到服事過程中會遇到痛苦與災難,甚且會捨命作世人的贖價。然而他所遇到最深的痛苦乃是門徒跟隨他多年,經常聽他的教導,他也曾經為門徒平靜風浪,但是門徒竟然不知道他是誰(可4:41),門徒跟隨耶穌的動機居然是:升官與發財。他們將「彌賽亞」與「國家領袖」二者合而為一,混為一談,並且巴望因為跟對了人而得到權勢與財富。耶穌發現努力帶領的這群接班人,動機居然與父神的大計劃完全不同,心中產生最深的苦,也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這種至深的感受。
耶穌如何面對苦難
在當時的猶太社會中,「文士」是聖經學者的稱謂,他們專門讀聖經,而且解釋聖經,舊約的律法就是由文士來解釋的。例如安息日,應當卸下所有的工,當人問文士:什麼工不可以做呢?這些文士們就讀聖經,找出一些原則來告訴人。安息日是指從星期五太陽下山到禮拜日,挑水可以不可以呢?文士就要定義挑多少水算是挑水,若挑很重的水,當然是工作,但是如果只拿一碗水,從客廳走到廚房,可不可以呢?這算不算違反摩西的律法呢?猶太人遵守神的律法,這舊約的律法就是由文士來解釋的。有一次耶穌的門徒們經過麥田,因為肚子餓了,就把麥子搓一搓取麥粒來吃。由於那天是禮拜六,是屬於安息日不可以做工,那搓一搓麥子算不算做工呢?文士解釋是:如果你把麥粒跟麥殼分開了,這個動作就是做工。所以門徒拿麥穗搓一搓,麥穗跟麥粒分開了,就違反了安息日的規矩了。當時猶太教中有一群高等知識分子稱為「法利賽人」(原文就是分別出來的意思),他們是猶太人的領袖,非常遵守 神的律法,並且經常請教文士律法如何詮釋,他們遵守聖經,也遵守文士對於這些聖經的解釋,並且遵照執行。
耶穌在世的日子,和人一樣經歷苦難,甚至被文士批判、法利賽人控告,甚至而受害受死。他也曾經歷孤單、痛苦、心靈交戰與被離棄的感覺,但是他清楚上帝交付給他的工作,仍然做他赦罪、拯救靈魂的事。耶穌也對文士和法利賽人說:你們查考聖經,因為你們知道內中有永生,但是忘記了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聖經。律法的字句只管理到人的外表行為,但是更重要的是人的內心。因此,一個人不能只是外表行為上遵守律法的字句,更重要的是遵守律法的精意,才能使人脫離罪惡。耶穌願意為了福音的緣故附上代價,他的服事雖然有價值卻仍然遭受受到批評、議論、控告、謀害、褻瀆、盤問,甚至死亡等等的苦難,但是最後上帝將他升高、得尊貴的榮耀。
在苦難世界中的上帝
人生中到處充滿苦難,你曾經遭遇過苦難嗎?你是如何面對它呢?是逃避?屈服?投降?或是變的冷漠?憤世忌俗?聖經中約伯提醒我們說“你要謹慎,不可重看罪孽,因你選擇罪孽過於選擇苦難(伯36:21)”我們面對苦難時是否有信心選擇面對它,同時在遭遇苦難時呼求主,大衛王曾經見證說“耶和華的眼目看顧義人;祂的耳朵聽他們呼求,..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義人多有苦難,但耶和華救他脫離這一切(詩 34:15,18,19)”上帝會回應祂子民的呼求?請勇敢的站起來,耶穌面對苦難的態度是我們的榜樣,在苦難的後面必有祝福,上帝是苦難世界的神,是我們的依靠與避難所,祂會隨時幫助我們、拯救我們脫離苦難的綑綁,帶領我們過得勝的生活。
~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 16:33)~
參考資料
聖經:台北:聖經資源中心
大衛鮑深:新約綜覽
黃登煌:新約綜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