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職場的失落中恢復
作者:主講 魏榮祈牧師 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職場宣教中心主任 記錄 蘇慧怡 RN, 新樓醫院護理長 發佈時間:2011-12-01
【經文】路加福音15 章:1~32 節
每一個人從小到大、從求學或工作中都受過非常多的傷痕,這個傷痕有時候不見得教會的夥伴或最親密的人能夠完全了解;而我們所背的擔子及壓力,也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似乎也失去了很多的東西⋯因為在護理工作的服事中,我們常常被每一天的工作追著跑,也背負了很多的責任,因為打錯針、拿錯藥牽涉到的是很深的賠償責任,並不是只用愛心來服事病人就可以的,還要有更多的謹醒、謹慎;此外,輪值大小夜班那種無止盡的壓力,可能讓護理人員連靈修禱告的時間都沒有辦法分別出來,再加上醫院以及許多人對護理人員的要求、期待⋯讓我們不禁懷疑我們到底在忙什麼?今天,透過路加福音十五章再次來幫助我們,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一、 尋回失落的地位:迷羊的比喻
【路15:1~7】
有一群稅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穌,要聽他講道。他們當時是大家所討厭及瞧不起得人,但他們有一個心志:既然耶穌來了,就渴望來親近耶穌。他們不管別人怎樣看他們,就是想盡辦法要來接近耶穌,所以我們也要有這樣的心志,渴望得著神的話語,神一定會對我們說話。另外也有一群人,他們是法利賽人及文士,是當時德高望重、守神誡命的人,他們心中懷疑為何耶穌要跟這群稅吏和罪人一起吃飯?耶穌在路加福音十五章的三個比喻就是在回答這群自認非常愛神的一群人。其實我們在工中所遭遇的困難與這個情境非常的類似,這群稅吏和罪人其實很期待社會的接納與肯定,但他們卻得不著,所以他們來接近耶穌。常常我們在工作中盡心盡力的努力,為的是得到同事、主管的肯定、尊重與接納,但卻也常常是無法得到,慢慢的開始覺得我們的工作是個擔子、我們的工作得不到愛、我們的工作非常的孤獨、非常的枯竭⋯相信這跟那群稅吏和罪人的感覺是非常相近的。但耶穌怎麼說?他說:「有人失去一隻羊,卻撇下九十九隻羊去尋找失落的那隻,找著了就為牠快樂」,而耶穌就是這位大牧者。
在無邊無際的廣大草原或曠野中走上半個小時,是很容易迷路的,因為一樣的景色根本分不清東西南北。迷路的羊可能在溫差中被凍死,或是被野獸所吞吃。各位神所愛的兒女們,你們是否也感到自己好像在工作的曠野當中流離失所,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找不到生命的方向⋯但是神透過路加福音告訴我們,除非我們找到回家的路,否則我們沒有辦法在工作的曠野當中找到安歇之所。然而,這位愛我們的父神祂深知你現在的光景,因此祂說「孩子,不要再靠自己了,不要自己再去尋覓些甚麼⋯我來找你,我就像一位大牧者」。也許現在的你靠著自己已經走了很長的一段路,你似乎已經對這個工作枯竭到沒有盼望了,你懷疑自己是不是應該就在這個時候選擇離開護理,找直銷或是其他的工作算了!但是,除非我們找到回家的路,否則所有的工作、所有行業的職場都是曠野。耶穌說天父這位父神親自的來找我們,當祂找著的時候,祂像那位大牧者一樣把羊扛在祂的肩上,祂沒有一絲的責備,因為祂知道這隻羊可能走著走著,腳底已經受了傷;或是在躲避野獸的追逐時,身體受到很多的擦傷;可能在迷路之際受到荊棘的割傷⋯所以祂把羊扛在自己的肩上,用祂的腳來代替羊的腳,把牠帶回羊圈中。
羊圈(神的家)是我們的歸屬,也許在我們當中有些人也曾經在教會中受傷而離開教會,但是不要忘記,我們都不完全,但在神的愛中我們都可以恢復。不要因為過去在服事中受傷就定意離開神,在曠野當中獨自流浪,因為當人離開了大牧者,他就失去了在神家中該有的地位,他不知道未來的道路是如何,他在生命中、在工作裡枯竭了⋯其實神早在那裏等你,只要你願意!你所要做的就是把心門打開,把過去對人、甚至對神的不諒解放下,讓這位愛你的神把你扛在身上,帶你回家,享受在 神家中那種重新得力的喜樂。
二、尋回失落的價值:失錢的比喻
【路15:8~10】
第二個比喻與第一個比喻很類似,是一個婦人尋找掉了的一塊錢。相信大家都有掉過錢的經驗,可能有人不會為了一塊錢特地的尋找,或者不會因此把家裡所有的地方都清掃過,甚至到了半夜還拿著手電筒,就是要把錢找出來。但是耶穌描述婦人對這失落的一塊錢的態度是「點上燈,細細的找,直到找著」。為什麼點上燈?表示這塊錢可能掉落在黑暗的角落裡⋯這告訴我們神都知道我們的光景,我們沒有辦法去躲避神的面。神知道我們就好像知道這一塊錢的下落,即便它是掉在那個枯竭、黑暗的角落裡。所以婦人就點上燈,打掃屋子,同樣的,神也期待清除我們生命中沾染的黑暗灰塵,讓我們的生命重新恢復乾淨、聖潔與明亮。
此外,錢有甚麼功用?用來觀賞嗎?錢是當我們去使用時才會顯示出它的功用與價值,所以這一塊錢所彰顯的就是「價值」。在神的眼中你是何等的有價值,而你的價值不在於你的主管如何看你,你的同事、家人或配偶如何論斷你,也不是你有怎樣的薪水、怎樣的地位,你的價值是因為神在萬人當中揀選了你並且單單的愛你。各位弟兄姊妹,你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嗎?這個價值是耶穌基督用祂的寶血親自將你從罪惡的國度中買贖回來的,這個價值是無法抹滅也不可取代。所以工作上的困難及壓力、老闆的責備⋯都不再是那麼重要,當外面的人怎樣看我們時,請你一定要回到神的眼中來看待自己,因為你在神的眼中是何等的尊貴、何等的有價值。只要記住不管我們做什麼事情,不管做得如何,都是做給神看的。打從你的心底來愛這群病人吧!打從你的心底為著你所看見的每一個人來感謝 神吧!對主禱告說:「感謝主透過這個病人讓我有機會來服侍祢,讓我的手不再是冰冷的一雙手,只是用來換藥、量量血壓、常規的巡房而已⋯。主,求祢改變我的心態,當我走到病房時,即便體力、心力都非常的軟弱,仍然讓我看見這個病人好像看見耶穌,讓我用服事祢的心來服事這個軟弱的病人,讓我的手帶著溫柔,讓我的眼光帶著愛、帶著安慰」。讓我們在 神的眼光中,尋回失落的價值,帶出不一樣的服事。
三、 尋回失落的關係:仁慈父親的比喻
【路15:11~32】
第三個比喻中講到一個父親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在父親未死之前就要求分家產,父親禁不住小兒子三番兩次的乞求就將家產分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家產收拾(原文有變賣之意),這是對父親的二次傷害。之後他就遠走他鄉,好像跟家人刻意斷絕關係,這是第三度傷害。這個小兒子在外面像個不認識神的罪人一樣,聖經形容他「任意放蕩,浪費資財」,回想過去,我們信主可能已有一段時間,但有一段日子好像我們不要這個神⋯我們刻意選擇離開。因為教會生活中需要讀經禱告、親近神,這些太過束縛了,我們想要去透透空氣、享受自由的滋味,就像這位小兒子一樣。但是神愛我們,祂會透過環境來管教我們,目的是讓我們有機會能夠回轉。
小兒子在散盡家產後又遇到了饑荒,只好受雇於養豬的主人,在這艱苦的時刻,他卻遇到一個壞老闆,無法給他公平的待遇,如果他遇到一個好老闆給他公平的待遇,或許他就可以繼續在異鄉活下去⋯然而環境並非如此,到最後他居然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這時他想起父親的豐盛產業,為何他落得如此下場?終於他決定了一件事:他反省並且醒悟過來,知道如果再這樣下去會活活得餓死;就好像我們刻意在外面流浪多年到了一個地步,如果我們不回家的話,我們的生命會枯竭而死。這個小兒子給我們一個榜樣就是「醒悟過來」。他決定回去找他的父親,甚至連悔改的台詞都想好了。之後聖經形容這位父親「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為什麼有這麼湊巧的事?除非是這位父親天天在門口等著他的小兒子回家!耶穌透過這個比喻告訴你,不要再流浪了!祂已經等你很久了,祂永遠在家的門口等著你⋯你願意醒悟過來嗎?之後,小兒子原先預備好的話都還沒講完,父親就吩咐人款待他,父親的行動證明了即便小兒子在外面流浪多時,他永遠都是父親的孩子。父神也是一樣,只要我們願意悔改、回轉,我們永遠是祂心中的寶貝兒女!
但是,就在父親準備肥牛犢、要大家一起吃喝快樂時,有一個人不太快樂,他就是大兒子。這個情境就好像我們看到教會中某個弟兄,既不愛讀經也不禱告,神卻這麼恩寵他,賜他工作順利又幸福美滿。但是我呢?我在教會當小組長又熱心服事,然而我的工作卻是這樣⋯上帝公平嗎?這位大兒子生氣到一個地步甚至不願參加父親的宴席,同樣傷了父親的心。他指責父親的不公平,自己服侍父親多年,連隻山羊羔都沒得著⋯但是父親並沒有動怒,勸他說:「我一切所有東西都是你的,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大兒子的問題在於他用雇工、奴僕的心態服侍父親,他跟小兒子一樣,都是在與父神彼此相愛的關係中失落了。所以不管你今天工作有多忙碌,在教會中多麼的服事神,但是神更看重的是你與祂的關係。如今神藉著這些比喻,要再一次恢復我們與祂的關係,恢復我們的價值、恢復我們的地位。
(本文為「護福邁向三十週年感恩退修會」專題信息,經講員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