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撒母耳記下十九1—23
前 言
押沙龍的叛變,使大衛的人生冒出了許許多多的恩怨。大衛面對這些恩恩怨怨,信仰怎麼幫助他走過這些恩怨,進而走出更寬更廣的路?撒下十九1—23記載了四個例證,可供我們參考。這四個例證,每個例證都可從五方面來思考:(一)恩怨的對象;(二)恩怨的原因;(三)恩怨的後果;(四)恩怨的越過;(五)恩怨的轉機。我們先來思考第一個例證。
本 論
一、大衛與軍隊的恩怨
1.恩怨的對象:大衛與幫他平定押沙龍內亂的軍隊
2.恩怨的原因
大衛面對押沙龍的叛變,心裡總覺得自己要負大部分的責任。因此當軍隊出征押沙龍的時候,大衛站在軍隊出征的城門旁,囑咐三路元帥約押、亞比篩、以太說:「你們要為我的緣故寬待那少年人押沙龍」(撒下十八4—5)。意思是打敗押沙龍之後,能夠存留他的生命。
但約押鑑於國家若要得到真正的安定,叛變主謀押沙龍非除去不可。因此約押手拿三杆短槍,趁押沙龍在橡樹上還活著,就刺透他的心。給約押拿兵器的十個少年人圍繞押沙龍,將他殺死(撒下十八14—15)。
得知押沙龍死亡的大衛,卻「蒙著臉,大聲哭號說:我兒押沙龍啊!押沙龍,我兒,我兒啊!」(撒下十九4)
大衛為押沙龍的死大聲哭號,使得幫他平定押沙龍內亂的軍隊,頓時覺得自己就是殺害押沙龍的兇手。不只無功,更擔心大衛找他們秋後算帳。大衛因而與幫他平定押沙龍內亂的軍隊結下恩怨。
3.恩怨的後果
這段恩怨若沒有妥善處理,將導致什麼後果呢?第一,當日凱旋回來的軍隊「暗暗地進城,就如敗陣逃跑、慚愧的民一般。」(撒下十九3)這是軍隊聽見大衛為押沙龍之死大聲哭號而自覺是殺了大衛王愛兒的兇手。
第二、約押向大衛指出,「你愛那恨你的人,卻恨那愛你的人。你今日明明地不以將帥、僕人為念。我今日看明,若押沙龍活著,我們都死亡,你就喜悅了。現在你當出去,安慰你僕人的心。我指著耶和華起誓:你若不出去,今夜必無一人與你同在一處;這禍患就比你從幼年到如今所遭的更甚!」(撒下十九6—7)約押的意思是:大衛你若不出去舉行凱旋典禮,安慰這群愛你、為你爭戰的軍隊,軍隊必因自覺是殺王兒子的兇手,而在今夜都離你而去逃亡了。如此一來,你的國也就滅了。
4.恩怨的越過
約押的話雖然不大禮貌,卻對以父子之情而為押沙龍之死大聲哭號的大衛是當頭棒喝。大衛猛然醒悟,「起來,坐在城門口。眾民聽說王坐在城門口,就都到王面前。」(撒下十九8a)也就是在城門口正式主持凱旋典禮,獎勵出征的戰士。特別要獎勵元帥約押,但約押卻是殺害押沙龍的兇手。可見恩怨的越過,最難的在於大衛必須靠主的恩典,約束心中激動的情緒,放下他與押沙龍的父子情,而以國家安危為考量,來撫平他與軍隊之間的鴻溝。
5. 恩怨的轉機
戰士們得到獎勵,放下心頭殺害王子兇手的陰影,也就來到王的面前,為王效忠。大衛越過這道恩怨,得到軍隊的效忠。復國的路也就越走越寬廣了。
二、大衛與以色列長老的恩怨
1.恩怨的對象大衛越過了與軍隊的這道恩怨,擺在他面前的還有與以色列長老的恩怨。
2.恩怨的原因
大衛與以色列長老恩怨的原因是什麼呢?可從以色列長老在撒下十九9—10a所說的話來看。他們說:「王曾救我們脫離仇敵的手,又救我們脫離非利士人的手,現在他躲避押沙龍逃走了。我們膏押沙龍治理我們。」大衛王曾救他們脫離仇敵的手,又救他們脫離非利士人的手;但當大衛王因躲避押沙龍而逃難時,他們不只不支持大衛,反而膏押沙龍治理他們。可見以色列長老對大衛以怨報德,有分於叛亂。於是大衛與以色列長老之間有了一道恩怨。
3.恩怨的後果
當押沙龍陣亡,以色列長老打算出面邀請大衛王回來(撒下十九10b)。面對這群牆頭草,大衛該如何回應呢?如果大衛記恨,要他們先為叛亂的罪認錯,如此一來,以色列眾支派的長老可能聯合起來反叛大衛,大衛復國的路也就越走越狹窄越艱難了。
4.恩怨的越過
從撒下十九11「大衛王差人去見祭司撒督和亞比亞他,說:你們當向猶大長老說:以色列眾人已經有話請王回宮」來看,大衛顯然將自己的情緒管理得很好。既不罵他們是牆頭草,也不追究他們曾膏押沙龍為王這件事。信仰幫助大衛約束自己的心,走過了他與以色列長老的恩怨。
5. 恩怨的轉機
結果大衛就贏得以色列十個支派的支持。大衛復國的路也就越寬廣了。
三、大衛與猶大長老的恩怨
1.恩怨的對象:猶大支派的長老
2.恩怨的原因
大衛越過了與以色列長老的這道恩怨,擺在他面前的還有與猶大長老的恩怨。從撒下十九11來看,當以色列眾人已經有話請王回宮,猶大長老卻毫無表示。為什麼呢?因為大衛逃難時,猶大長老沒有跟隨大衛逃難;押沙龍叛國在耶路撒冷作王時,猶大長老沒有反抗押沙龍。猶大長老的態度,等於默認押沙龍作王。因此當押沙龍陣亡後,猶大長老各懷鬼胎,擔心大衛追究他們的罪。這是造成大衛與猶大長老恩怨的原因。
3.恩怨的後果
若大衛沒有解開與猶大長老的恩怨,即使他回到耶路撒冷重登王位,這群心懷鬼胎的猶大長老難免在忐忑不安下,對大衛採取先下手為強的手段,使大衛復國之路蒙上陰影。4.恩怨的越過
有鑑於此,大衛主動採取化解恩怨的措施。他的作法是:透過祭司撒督和亞比亞他,要他們轉告猶大長老二件事:
第一、你們是我的弟兄,是我的骨肉(撒下十九12a)。言下之意,你們不是默認押沙龍作王的叛亂犯,我絕不會追究你們的行為。既然如此,為甚麼在人後頭請王回來呢﹖
第二、也要對亞瑪撒說:你不是我的骨肉麼﹖我若不立你替約押常作元帥,願神重重地降罰與我!(撒下十九13)亞瑪撒是大衛的外甥,卻是押沙龍的元帥,可說是主要的戰犯。但大衛卻不只不追究他叛變的責任,反要立他替約押常作元帥。大衛藉此向猶大長老宣告:我連主要戰犯亞瑪撒的責任都不追究,我怎麼還會追究你們在押沙龍作王時,在強大的壓力下,默然不語的罪呢?
5. 恩怨的轉機
大衛堅定保證不追究猶大長老責任的話「就挽回猶大眾人的心,如同一人的心。他們便打發人去見王,說:請王和王的一切臣僕回來。」(撒下十九14)大衛又贏得猶大支派的支持,復國的路真是越走越寬廣了。
四、大衛與示每的恩怨
1.恩怨的對象:大衛與示每
2.恩怨的原因
大衛復國的路還要越過一道恩怨,那就是他與示每的恩怨。這道恩怨起因於大衛逃難時,屬掃羅族基拉的兒子示每「一面走一面咒罵,又拿石頭砍大衛王和王的臣僕」(撒下十六6)。
3.恩怨的後果
如今大衛要過約但河回耶路撒冷,「示每急忙與猶大人一同下去迎接大衛王。跟從示每的有一千便雅憫人,還有掃羅家的僕人洗巴和他十五個兒子,二十個僕人;他們都逿過約但河迎接王。」(撒下十九16—17)大衛面對前踞後恭的示每,要做出什麼回應呢?
大衛若照亞比篩的建議以「示每既咒罵耶和華的受膏者」的罪治死示每,那麼,跟隨示每的那一千便雅憫人,還有掃羅家的僕人洗巴和他十五個兒子,二十個僕人會有什麼反應呢?這些人可以說就是支持掃羅家最堅定的一股力量,他們看到示每被殺,豈不人人自危,繼而鋌而走險,正式背叛大衛。如此一來,大衛復國之路也就時常要遭遇這股力量最頑強的抵抗。
4.恩怨的越過
但大衛卻一面責備亞比篩,一面對示每起誓說:「你必不死」(撒下十九23)。如果「連咒罵耶和華的受膏者、又拿石頭砍大衛王和王的臣僕」的示每,大衛都對他起誓說:「你必不死」;那麼,這些跟隨示每的那一千便雅憫人,還有掃羅家的僕人洗巴和他十五個兒子,二十個僕人,就更安全了。在日後王國分裂成南國北國,本屬掃羅支派的便雅憫人,就感恩知恩地支持南國。
5. 恩怨的轉機
大衛越過他與示每的恩怨,不只贏得便雅憫支派的支持,使他當日重新作以色列十二支派的王,更是餘蔭後代,在國分裂後,獲得便雅憫支派的支持。
結 語
從以上四個例證,我們看到大衛走過人生的恩恩怨怨,在於:
(一)他不提別人的過錯
(二)他不提自己的委屈
(三)他讚揚別人的長處
這是走過人生恩怨必須付出的代價,他付了代價,他走出人生的恩恩怨怨,更走出一條更寬更廣的新路。成為我們後世面對人生恩恩怨怨的提醒與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