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195期-2012年6月


專題信息:全人健康Wholistic Health(上)─ 沙龍(Shalom)的破壞 

作者:講員/蔡茂堂牧師 MD, 和平長老教會牧師 記錄/蘇慧怡 RN, 新樓醫院督導   發佈時間:2012-06-01
當你上網搜尋有關「全人」的資料時,可能會發現有很多不同的解釋或定義。有些理論將全人分為靈、魂、體;或者將其分為身、心、靈、社會四個部分,且在身體的部分又分成情感上的和生理上的;甚至有學者分成十個部分,期望透過更多更細部的說明來定義「全人」;馬斯洛則透過「需求層次理論」來詮釋「全人」的健康⋯實際上這些都不能完整的代表「全人」。我們可以透過這些觀點來了解人,但這些卻都不是唯一的觀點。從過去到現在,不管是在社會學、醫學或是神學上,我們似乎常常為了要更深的了解何謂「全人」而將它拆解到最小化,然後試著去研究它,事實上我們應該要轉換一下思維,將它放大才能真正了解一個人。今天我們要透過一個更深的觀點,也就是聖靈的觀點來了解「全人」,並從聖經的角度來看「全人的健康」。
 
一、 前言:耶和華沙龍(JehovahShalom)
從基督教的觀點來看,神創造世界,神也創造人,可以說每一件事都是從神的創造開始,所以我們首先要從「關係」上來看「全人」。在聖經裡有一個字叫“Shalom”,可以解釋做平安、喜樂、滿溢出來,此外我們也可以從這個字了解成全、完全的意思。在伊甸園中,因亞當和夏娃的犯罪,使得Shalom被破壞,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醫藥、需要護理,這是因為Shalom被破壞了。
聖經中Shalom一字首先出現在士師記第6章,裡頭提到“Yahweh Shalom”—「耶和華沙龍」,意思是「耶和華我們的平安」。但是我們讀士師記的時候,會發現其實士師記的內容有很多負向、破壞、人的背叛等,是很沒有平安的,但它卻是整本聖經中最早提到平安的。在士師記中,基甸看到神的使者用火燒盡了肉和餅,甚是驚恐,但耶和華對他說:「你放心,不要懼怕,你必不致死。」於是基甸在那裏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沙龍」(士師記6:24)。所以Shalom這個字可以說是要來「修復關係」的。
在這段經文中,我們看到人因為罪而離開神之後,受到米甸人的制壓,基甸開始打麥躲酒醡,所以天使來到基甸的面前跟他說:「神與你同在。」,稱呼他為「大能的勇士」並宣告基甸會帶下平安。基甸見他是耶和華的使者,就說:「哀哉!主耶和華啊⋯」,所以我們看到基甸的回應就是「呼求耶和華」。從這個簡單的故事中可以幫助我們回到伊甸園來看Shalom這個字,我們必須呼求耶和華,我們必須享受與神的同在,因為神的同在會帶下祝福在我們當中,讓我們能夠成為大能的勇士並與神同工,把平安帶到這個社會中。
 
二、起初的沙龍
在起初伊甸園中神看一切都是好的;上帝在創造一切後,祂是欣賞祂所創造的,祂看一切都是好的,這也是Shalom的意思。Shalom也意謂著「關係」;我們會希望在我們的婚姻當中有Shalom,當我們看著我們的配偶是令人欣賞、看是好的,這就是Shalom的開始。此外,上帝是在創造中來開始Shalom,如果我們希望Shalom,我們必須要安靜、安息,從我們的工作中休息。然而這裡的休息指的並不是無所事事,而是要讓我們進入神的神聖同在中享受平安,所以在我們的工作中需要有一段時間來親近神,這也是神為什麼賜下安息日。安息日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是「成全神聖」,第二個是「休息」,我們要休息,更重要的是在休息當中我們要敬拜,所以敬拜和休息是Shalom兩個很重要的意思。
接下來我們來看上帝所創造的第一個人:亞當。上帝給亞當兩個職務,一個是「修理」(原文有農作、農耕的意思),一個是「看守」,耶和華把他安置在伊甸園中來修理跟看守,所以在一開始,Shalom並不是完美,神的意思是要我們做一些事,盡一些責任。上帝並不是要我們成為完美的人,祂並沒有創造完美,但祂把天賦創造並賜給我們,讓我們在天賦上來努力並榮耀祂的名,這是上帝允許人類與祂同工的一個方式。上帝給我們天賦潛能的另外一個目的是要來「看守」,這裡帶有一點點的威脅感,如果我們沒有感到任何威脅,就不會來倚靠祂;我們需要看守、要警醒。
在神起出創造的時候,神已經知道有一點點的誘惑跟試探會來破壞Shalom,所以神給我們能力來看守,然而神也給了我們自由意識來選擇。
1.善意的警告:
在伊甸園中有兩棵樹,神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這就好像藥罐上有警告標語,要避免小孩誤食。然而你可能會發現,有時我們希望孩子不要去做某件事,為的是保護他們,但他們總是想盡辦法或趁我們不注意的時候去嘗試做那件不應該做的事。所以每件事都可能有它的祝福,只是我們有時會去濫用它,以至於反倒變成了咒詛。因此我們要常常警醒,分辨什麼是可以,什麼是不可以的。
2.知識與生命:
園中兩棵樹的名字分別是善惡樹(分別善惡的知識)及生命樹(行善拒惡的生命),神說園中的果子都可以吃,但祂不要我們吃善惡樹(知識)的果子。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只有知識而沒有生命,那會陷入一個大麻煩;神要我們不是只有知識,而是要能夠有生命來行出美善的事,如果一個人只有知識而沒有生命,只會陷入到批判的當中。
3.婚姻的關係:
起初的創造並不是完美的,因為亞當只有一個人,上帝看祂造的每一件事都很好,但祂看到亞當時覺得他沒有Shalom,他很孤單,上帝看他獨居不好,所以造了一個配偶來幫助他。亞當由塵土被創造之後,神的靈吹入他就成為有靈的活人,而夏娃卻是從亞當的肋骨所造的。所以我們可以說夏娃比較不重要?或者夏娃被造是來幫助亞當,是位幫助者,所以夏娃比較重要?都不是。神才是我們的幫助者!我們不能說夏娃比亞當重要或不重要,在他們的關係上並沒有階級之分。很有趣的是,上帝為什麼要動手術取亞當的肋骨造出夏娃?動手術是相當麻煩的一件事,再用塵土造一個夏娃不是簡單多了?不過如果上帝用這樣的方式來創造的話,人就容易有了「比較」:誰的塵土比較有價值?誰的塵土造得比較好?所以這兩個人是平等的,沒有誰比誰好,因為夏娃是從亞當的身體被創造出來的。
接下來,我們怎麼從婚姻中來看這樣的「關係」?聖經上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2:24),這個過程稱為「離開與聯合」,在很多有問題的婚姻中,常常是這個部份出了問題。我們要離開父母去愛另一個男人/女人,這往往是很衝突的,所以我們必須將Shalom帶到我們的婚姻關係中。當我們年紀還小的時候,我們對父母是相當依賴的;當我們漸漸長大後,我們開始學習獨立,在進入婚姻後我們從依賴父母轉成與我們的配偶互相依賴,所以我們要學會離開父母,才能進入與配偶間的聯合,我們不能再返回去依賴父母。然而兩人成為一體是需要挑戰的,就好像把兩種不同顏色的沙倒在一起時,並不是其中一種顏色的沙消失了(不是哪一方要失去自我),而是彼此合而為一。
4.赤身不羞恥:
在一個合一的關係當中很重要的是「赤身露體」,在心理上叫做「坦承」,在生體上叫做「裸露」。這並不是指在婚姻裡你應該把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事,包括專業的、工作的或是私人的事都跟你的配偶分享,而是在你身體上、心理上的親密跟成全。在此我們要了解「隱私」與「秘密」的不同,我們要尊重彼此的隱私,但是秘密是當它被揭露後在你的裡面會有羞恥,這兩者是不一樣的,所以很重要的是你的分享在婚姻關係中是沒有羞恥的,這就是Shalom。
 
三、沙龍的破壞
Shalom會被破壞是因為狡猾的蛇,牠用狡猾的問題把人引到一個無法回答的方向,而這個方向是牠希望我們去的,所以我們要很小心。此外牠刻意扭曲神的話:「神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嗎?」明明神說的只是一棵樹,但牠卻說所有的樹,因此使得夏娃立刻予以澄清,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卻開啟了人與撒但的對話。蛇對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因為 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 神能知道善惡」(創3:4-5)。我們都希望長成神的樣式,越來越有神的形象,但是應該要按著神的方式與法則,然而在這裡蛇要夏娃相信牠的謊言。如果我們要引誘人犯罪,就像釣魚一樣我們必須要有一些餌、一些誘因。起初當上帝在創造亞當和夏娃的時候,已經將祂的樣式放在其中,祂是按著祂的形象造人,所以在我們的形象中有神的樣式,這是上帝早就給我們的。所以撒旦很狡猾,牠知道牠必須要從上帝那邊奪過來,所以牠欺騙亞當和夏娃,讓他們以為上帝並沒有給他們,好叫他們去偷取這些。
我們都知道雅各的故事,雅各的一生都在抓取,他出生時抓住他哥哥的腿、他抓取了他哥哥的祝福、也搶奪了別人的妻子⋯,所以我稱他為掠奪者。但他卻成為一個祝福者、一個接受者。所以有時候我們的生命需要轉向,從掠奪者成為一個接受者,當我們手掌心向上成為一個接受者時,就帶來平安;當我們去抓取、去搶奪時,就帶來破壞。
1.害怕與躲藏:
聖經說他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然而他們吃了果子、眼睛明亮以後,他們發現自己的身體是赤裸的,非常難看,並且感到羞恥,所以開始遮掩自己。為什麼?因為當一個人很無辜、是很天真純淨的時候,神用祂的榮耀來護蔽遮蓋他們,所以我們有神的榮美,也看每一個人是榮美的,因此並不羞恥。但當我們犯罪以後,神的榮耀就不在了,所以我們覺得羞恥,就開始遮掩躲藏⋯起了涼風以後,上帝問亞當他在哪裡?他說:「我在園中聽見你的聲音,我就害怕;因為我赤身露體,我便藏了」(創3:10)。因為他害怕,他缺少了Shalom。特別我們看到,當他們犯罪後用無花果樹的葉子把生殖器官遮掩起來,雖然目前神學家還無法完全解釋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做,但我們可以從大多數嚴重、可怕的犯罪都與性犯罪有關窺見一斑,這些性騷擾、性犯罪的議題大都跟性關係的親密上出現了問題有關,而這常演變成一個毀滅性的結果。
此外,另一處很有意思的地方是,起初當人犯罪時上帝要親近他、尋找他,問說:「你在哪裡」,他卻回答說他因為害怕受處罰而躲藏起來。但是上帝差耶穌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承擔了我們一切的罪孽與過犯,以至於在聖經的最後,主說「是了,我必快來」時,人可以回答「主耶穌啊!我願祢來」(啟22:20)。這當中我們看到原本遭破壞的「關係」被修復了,神把Shalom帶到我們與祂的關係當中。
2.流汗與糊口:
當我們犯罪後,我們總是互相指責。當神說:「誰告訴你赤身露體呢?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嗎?」亞當就說:「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而夏娃則回答神說:「那蛇引誘我,我就吃了。」所以當我們失去平安以後,那個結果就是我們開始會推卸責任,每一個人都想去逃避責任,這就是Shalom的破壞。這樣的破壞包括了人與神、人與人、人與土地、人與自然⋯。其實,神並沒有問人「為什麼吃」,神只是問「莫非你吃了⋯」但人就開始找理由,說明「這是別人的錯,又不是我的錯」,試圖想把自己的錯誤合理化,不想負起該負的責任。但是神要人承擔自己犯錯的後果,其中一個後果就是「你必戀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轄你」。
這裡讓我們聯想到另外一個情境就是「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創4:7)。在創世記第四章中該隱因為上帝看不中他的供物就大大地發怒,最後殺了亞伯,所以我們要很小心。這就好比獵豹,有時候我們看牠像貓咪,覺得很可愛,但是你要很小心,因為牠俯伏在那裏,在等待一個機會反撲;牠並不是順服,而是在等待機會一口咬住你的脖子。罪也是這樣,表面上看起來它很安靜、沒什麼殺傷力,但實際上並不然,所以神要我們謹慎,要制伏罪。在婚姻關係中我們也曾聽過很多大師教導人要怎樣管理另一半,讓你不會被他制伏,然而若我們的婚姻關係陷入了權力鬥爭,那就是Shalom的破壞;當婚姻中失去信任、真誠、開放,這也是我們吃了那顆果子的後果,叫婚姻走向死亡。
此外,還有一種後果是女人要經歷懷胎的苦楚,以及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因為女人要有這樣的苦楚我們的生命才得以延續;而男人要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裏得吃的⋯「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創3:19),大家會認為流汗比較糟?還是糊口(生存)比較糟?我們流汗只為了糊口(生存)嗎?如果我們流汗只是單單為了生存,那就失去了意義跟盼望,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所以你的工作是什麼呢?當你成為一位醫師、一位護理人員後,有三個很重要的關鍵階段:1.把它看作一個職業(occupation);2.把它看作一個專業(profession);3.把它看作是一個志業(vocation)。所謂「職業」,就像英文字面上的意思一樣,占據(occupy)一個位置,在其中賺取金錢、求得溫飽;而「專業」則意含了工作中的價值,或由其中所獲得的成就與驕傲,例如我們有證照,在職場中貢獻我們的專業,並且相信其價值;但是「志業」又比這更深層。志業由字面上來看,是聽到一個聲音(vocal)、 一個呼召(calling),有些人從神那裏聽到聲音後作出回應,就領受了從神來的呼召,把工作當作一生的志業。
以下分享一個故事來說明這三個層次的不同:有三個工人在蓋房子,日正當中太陽很大,但他們並沒有休息,有人就問他們,為什麼不去喝個涼水、休息休息?第一個說:他有三個孩子,他必須賺錢養家,他不偷不搶,要靠自己的雙手照顧這個家;第二個回答:因為他是這個城鎮中最好的工人,要蓋一棟最棒的建築,他看見他工作的價值,並且要貢獻他最棒的並從中獲得成就;第三位則回答:他知道他正在蓋一棟教會,並且在這間教會中將會培育出很多的傳道人,許多人會為此聽到福音而認識神,得著永生的生命,所以他非常榮幸能夠成為這當中的一份子。我們是為了喫而活?還是為了活而喫?這是值得省思的。
最後,在這裡還有一個因著人類墮落而導致的後果,就是「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創3:18),這就是生態的破壞,是因著人的罪所引起的環境、生態的破壞,而人也因環境遭破壞受到了困苦。所以當我們在講「全人」、在看「關係」的時候,我們應該把環境的議題放進來,而不是只看到個人而已。
 
四、結論:盼望的記號
我們能夠恢復Shalom這個平安嗎?我們知道撒旦是萬惡的根源,所我們要踩碎牠的頭。創世記3:15「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所以當你要踩碎牠的時候,牠會來咬你,當你被毒蛇所咬,你將會死,但當毒蛇的頭被打碎以後,你就可以得到平安。所以Shalom的恢復是因為耶穌基督付上祂的生命當作代價,另外一個平安盼望的象徵是沒有人會再被犧牲,因為祂為我們犧牲、捨命,使我們的罪得赦免,讓我們與神的關係被恢復,使我們可以得著全人的平安。(本文經講員過目)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