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與環境
作者:陳清惠 RN, 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教授 發佈時間:2012-06-01
近日一連串血汗醫院的報導及臨床護理人員嚴重短缺的現象,社會大眾開始注意到國家醫療政策面及醫院行政管理層面,對臨床醫療專業人員的不合理待遇。處在現今的臨床工作環境,一位護理人員需背負的責任沈重且繁複,延遲下班根本是常態,甚至被醫療體系視為理所當然。隨著醫院評鑑制度所帶來繁瑣的文書工作,更加惡化臨床職場環境,根據2008年行政院衛生署護理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資料,我國所有領證之護產人員,平均累積工作年資為7.67年,50%工作年資不到6年,比其他亞洲國家如印尼、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護理人員平均工作年限超過30年,相去甚遠。1 身為在台灣的基督徒護理人員,我們應如何面對現今臨床職場的困境而不被淘汰,筆者將由聖經的觀點思考如何靠主得勝。
真正需要改變的不是環境
我想引用約翰福音第五章耶穌醫治三十八年癱子的故事為起始,分享如何靠主以戰勝環境的障礙。故事的背景是描述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一個畢士大池,旁邊有五個廊子,滿是身體有殘障及疾病纏身的病人,大家等待著天使攪動池水時,能有一位進入池中,以得著醫治。在眾多的殘障與病人中,有一位已癱瘓38年的癱子,等待著池水動的時候有人會主動將他抬進池水中,自然苦等38年,等不到願意幫助他的人,直到耶穌看到他,問他:「你要痊癒嗎?」,他回答:「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裡;我正去的時候,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耶穌接著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位病人立刻相信並採取行動,拿起褥子來走了。此故事的場景有部分狀態與護理臨床的職場現況類似之處。首先,目前的護理專業類似那群身體有殘缺或病痛者,無法獨立發揮功能,總在等待醫療組織的重視與肯定;其次,解決問題的著眼點,總在別人與環境不配合的層面上。而耶穌與38年癱子的對話,卻將癱子的著眼點拉回到上帝與個人的責任上。
耶穌先讓癱子聽見祂的問話:「你要痊癒嗎?」,癱子並非回答我要痊癒,而是開始怪別人沒有幫忙;在癱子的腦中只有人思想中有限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及環境未提供給他的協助。耶穌卻用癱子想像不到的方式,讓他負起自己責任的同時,賜予夠用的恩典,讓癱子啟動原已無用的身軀。個人要獲得痊癒,真正需要改變的不是環境,而是自己心態。在此故事中,若癱子心存懷疑,固著於過去對自己身體的經驗,不信服耶穌要他站起來的吩咐,他將繼續癱在畢士大池旁,持續期盼自私自利人群的幫助,相信他將以癱瘓的狀態度過一生。癱子癱瘓的恐不僅是肢體,甚至他的心早已受制於所處的環境。
保守心勝過保守一切
箴言四章23節:「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所以人的一生不是環境造成的,乃源自你的心。而這顆心確實很容易受到周遭環境中人、時、地、物的影響,所以經文中特別提到,需保守心勝過保守一切。每天我們出門,很自然的會考慮要不要帶傘以避雨遮陽,騎車要戴安全帽以防意外摔跌,開車要繫上安全帶以防意外撞擊,但你的這顆心戴上了什麼防護用具?多少人一天的開始是匆忙的,任由一顆慌亂的心暴露在環境各種的危害中。彼得前書五章8節,對環境的形容十分傳神:「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環境的惡劣景況聖經已明示,嚴格來說,由政經的角度,臨床護理職場環境的惡劣從未改變過,重點是你的眼目定睛於何處。對抗環境中的惡魔不是我們的責任,因為我們根本不是對手,神只要我們謹守一顆心,相信神必看顧,而我們所需做的,就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只要踏出第一步,一次一個
不要再抱怨,拿起自己所有的裝備,即你的護理知能,用心服務病患,一次一個。在《一條簡單的道路》一書中,記載德蕾莎修女的服務理念:2
我從來不以群眾為己任,我眼中只有個人。
我一次只能愛一個人,
我一次只能餵養一個人,
而後一個接一個⋯⋯,
所以你可以踏出第一步⋯⋯我也可以踏出第一步,
我若不曾向第一個人伸出援手,
也許我就不會在後來幫助其他的四萬兩千人。
這工作只不過是大海中之涓滴。
但如果不曾投注這一顆小水滴,
大海就少了這一涓滴。
同樣的道理,用在你身上也是如此,
你的家庭中亦然,你的工作中亦然。
無論你往何處去?
只要踏出第一步⋯⋯一個,又一個⋯⋯。
德蕾莎修女無視於印度政府的無能腐敗,貧病人口的眾多,及自己能力的微不足道,心中持守天父呼召她去幫助窮人中的窮人之使命,就從第一個開始,一個一個實踐上帝對她的呼召,一生幫助四萬兩千人尊嚴的離世,所倚靠的不是個人的才能與權勢,或政府權貴的支持與協助,而是堅定不疑的信念。
面對現今護理職場的惡劣狀況,更是我們經歷神蹟的時刻,羅馬書五章3~5節:「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環境的惡劣正是熬煉我們信仰的機會,讓我們記得每日穿上全副軍裝,在黑暗的職場環境中高舉十架,見證主名。
參考文獻
1. 張媚、余玉眉、賴飛罷、林依寧、彭治弘(2010).護理人力監測資料庫建置計畫第三年成果報告。台北:行政院衛生署96-98年受委託科技研究計畫。
2. Vardey, L.(高志仁、曾文儀譯,2012).一條簡單的道路:德蕾莎修女的質樸之道。台北:立緒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