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195期-2012年6月


四十年護理生涯的回顧

作者:廖肇安 RN, 輔仁大學護理學系兼任教師   發佈時間:2012-06-01
回顧四十年來的護理生涯,似乎從我人生的開始,上帝就已為我做了最好的預備。
我有兩個弟弟六個妹妹,結婚的時候,弟弟當伴郎,兩個小妹當花童!聞者莫不譁然訝異。只有母親喜形於色的解釋:「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九個,一個不多也不能少。」九種靈果雖各不同,卻都是有恩賜的果子;有一個共同的來源,就是愛。正像一串葡萄,雖個別分開卻連繫在一起,分享同一棵樹的生命。我們屬靈的生命要穩步長進,才能結出屬靈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拉太書5:22)。在基督徒的生命中,要努力學習、盡所能地活出主的樣式來。母親堅信:耶和華是我的牧者,你出你入必蒙護佑。母親在生活中所呈顯的身教言教,自小就奠定了我們信仰的基石。母親常感恩為眾子女中有一個能全職事奉當傳道人而深感欣慰和喜樂!這是蒙神的祝福,神賜的恩典!當歸榮耀予神!
記得小時候,常和大弟坐在竹籬笆圍院前的康樂台上,一邊仰首望天看星星,一邊談著幻想未來:將來要當老師受人尊敬、要當醫生濟世救人、要當科學家研究發明、要當飛將軍翱翔天際,當星象家莫測高深、當天文學家更了不起。但在成長的過程中,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現實環境的影響,兒時的夢想也隨著逐漸改變而消失。
想當年,我很喜歡花草樹木想唸丙組,爸爸卻說錄取率太低還是讀乙組吧!結果當天考試失常,雖被錄取卻分發到私立大學。自知身為軍人子女家中的老大,怎麼可能而忍心多花費呢?我下面還有個弟弟要讀書呢!我毅然決定去報考甲組的國防醫學院,希望可有免費就學的機會,既可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又可幫助家計。心中默想著不停地禱告,上帝曾說:「他求告我,我就應允;他在急難中,我與他同在;我要搭救他,將我的救恩顯明給他(詩篇91篇15-16節)」。感謝主,讓我經歷在上帝的保守中,有出人意外的安排!竟然以備取第二名入學,四年後又以全班第二名畢業,上帝更開始一步一步的引領我當走的路,就這樣順利踏上了榮神益人的護理生涯。
深深感受到: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是我隨時的幫助。在以賽亞書41章9-10節中記載著:你是我的僕人,我揀選你,並不棄絕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 神。我必堅固你,必幫助你;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有了這樣的信念,我只有謙卑順服,對任何事情絕不強求,常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做自己當做的,盡力而為,以求心安理得。一路走來,卻常有神出人意外的美意安排,並豐豐富富的得著。正如「雲上太陽」的歌詞所言:當你抬起頭,你將會發現,祂早已為你預備妥。
因為唸的是軍校,畢業須服役四年而沒有找工作的煩惱。民國五十八年畢業就被分發到海軍的基隆基地醫院服務,腹地不大卻設備齊全,以四級醫院當五級運作。先後經過內兒科、骨外科、婦產科病房的實務磨練和薰陶,兩年半內就晉升任病房護士長。工作之餘也就近應聘,在當時師資短缺的德育護專兼課,任教當下所在病房經驗的該科專業課程,如內外科護理、小兒科護理、婦產科護理、護理行政等。我真的當老師了!認真敬業的教學精神,頗受學生的愛戴和校方的肯定,一待就是六整年!
在台北榮總思源樓病房落成招考各層級護理人員之時,經過嚴謹的筆試、技術、面試等層層關卡應考結果,我意外獲得護士長(護理長)職位而轉換了跑道。先被分派到原來中央樓之泌尿、直腸和整形三大科的外科病房工作,繼因成立燒傷中心,為悲憫一位電燒傷植皮患者的身心痛苦,我想多學些心理諮商與支持來幫助他,在報名取一中又被選中,到台大醫院接受為期兩個月的精神科護理訓練。未料結業次年,竟受派要開創榮總精神科病房,又這樣,既使在一片反對聲浪的壓力中,不得不走入了精神科護理專業的服務領域。1987年突如其來的奉派赴美出國進修的一年期間,更是親近神的最好時機,靠主得力得平安。
陽明大學開始招收在職進修碩士班的第二年,我在同仁的激勵協助和家人的支持關愛下全力以赴。感謝主,經過三年刻骨銘心的努力奮鬥,在我五十歲生日前夕,取得社區護理研究所學位,也磨練出我對電腦的操作心得和興趣。千禧年,憑著過去國防特考比照高考的行政人員任用資格,我請調至蘇澳榮民醫院服務,擔任醫務行政和社區醫療業務主管。兩年半期間,本著榮總精神的歷練和行政管理的經驗累積,加上一貫努力教學訓練和積極進取的敬業態度,在全盤演練、通力合作下,首次通過教學醫院的評鑑認證,全院上下歡欣喝采!
既然學的是護理,自然是在工作中事奉,在生活中見證。臨床工作中,總是兢兢業業地幫助需要服務的人,我有心想要活出主的樣式來卻總還嫌不足!母親卻說:上帝給每個孩子的恩賜不一樣,妳已經做得很好了…。但要彰顯神就是愛,歸榮耀予神,我卻仍覺不夠!神給每個人的智慧恩賜不同,先要有願做的心,憑著信心愛心行事,智慧恩賜就自顯明。
如今,個人為顧及休閒生活的安排和健康維護,也為專業的傳承、解惑,我退而不休在輔大兼課,以身教、言教帶領學生在社區和精神科護理實習外,更可有時間走入社區關懷,參與教會團契的健康講座、基甸會的志工講員、骨髓移植關懷協會的取髓志工等。回想這一切,我在不經意中竟擁有如此完整而豐富的醫院、社區、臨床和教學、護理行政和醫管經驗,更似為日後怒江事工的參與而做的完善準備。豈不要高聲稱頌上帝的奇妙作為和夠用恩典!感謝讚美主!
2004年間,在家庭聚會的分享中,由蘭妹夫婿倆得知有雲南怒江義診宣教的機會時,我興奮的提出商議,老公竟毅然同意的說:「這不正是妳所期待的事工嗎?!既已退休那就去吧,以了結妳的心願!但可別過份逞能喔!」就這樣,我參加了2006年怒江福貢的服務行!更沒想到的是:竟然經過省思發現,好似在此找到了自己的位份和使命,一連去了六年而欲罷不能,只為服事神。
感謝上帝賜給我超人的健康與活力,能在服務事工上支撐得力,滿有喜樂。更要感謝上帝的大能,讓我們相約在主裡與來自各方的同工們,每次都能頗有默契的分工合作,順利而圓滿的完成事工,在謙卑的服事中,化愛為實際醫療行動來宣揚耶穌救恩,在醫療傳道的路上,追隨耶穌的足跡,達成醫療傳愛的使命。真要心口合一的高唱:哈利路亞!讚美主!
歐文曾說:一個好護士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刻意使自己成為一個好護士。除應有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成熟的人格、高度的耐心和同理心外,還要有主動關懷的態度,自我了解、看重自己的位份與使命,在小小螺絲釘的啟示中學習成長,向著標竿直跑,日後成為一名正式的護理人員時,能真誠的把愛帶給人,使能成為榮神益人的天使!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