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護理的位份與機會
作者:黃登煌 牧師 發佈時間:2013-03-01
「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斯四:14)雖然不是人人都得了王后的位分,14),),但人人總有神量給他的位分:有的是醫生,有的是護士,有的是社工師,有的是心理師,有的是總務⋯。因此,末底改託人回覆以斯帖的這句名言,⋯,對每個人照樣適用。尤其是基督徒,都當善用神量給他的位分與機會廣傳福音,擴張神國的帳幕。那麼,身為護理人員,該如何善用護理的位份與機會,在福音事工上,善盡管家的職責,成為忠心良善的僕人呢?
一、透過「醫生」撒播福音的種子
韋至信醫師的著作:「醫生也醫死」,強調醫生的職責不只是醫病,更是要醫人。這本書中的「醫生」,基本上不是名詞,而是動詞,含意至少有三:(一)以尊重「你所敬重的人」這種心態尊重你的病人;(二)以照顧「你所敬重的人」這種心態照顧你的病人;(三)以對待親人的心態對待病人的家屬。護理同工可以透過這三層面的「醫生」將福音的種子撒播在你所照顧的病人和病人家屬的心田。
(一)以尊重「你所敬重的人」這種心態尊重你的病人
「病人」的心理常常受到生理病痛的影響,以致不易笑臉迎人,往往露出憔悴的病容,不穩的情緒,聲聲要求醫護人員給予最好的照顧。
醫護人員天天面對這些很難算是可愛的人,心情難免陽光不起來。雖然如此,主耶穌提醒我們:「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可二:17)這人生了病,正好來到你面前,用得著你的)照護,這就是神藉著你那護理的位份,賜給你的機會,你是不是應該把握這個機會,尊重這病人,正如尊重你所敬重的人。你如此行,就是活出基督徒的見證,這樣的見證將使病人的心田成為適合撒種的好土,時候到了,福音的種子就要生根發芽。
(二)以照顧「你所敬重的人」這種心態照顧你的病人
「病人」從你既專業又細心、貼心的照顧,最能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因此強化護理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追求屬靈生命的成長和成熟,學習情緒的管理和助人的技巧,盡心盡力照顧你眼前的病人。這病人一定會樂意接受你私下遞給他的福音單張、耕心雜誌、蒲公英月刊、中信月刊,福音種子就因著你而撒在這病人的心田。
(三)以對待親人的心態對待病人的家屬
病人的家屬因關心病人的病情,情緒難免焦慮不安;又因照顧病人,心情難免因體力精神過度消耗而沈悶壓抑;護理人員若能以同理心來對待病人的家屬,待他們如同待親人,這溫暖不只可以舒緩他們緊繃的情緒,也有助於將他們的心田化為福音的沃土。
二、透過「醫死」撒播福音的種子
「醫生也醫死」這本書中的「醫死」,基本上也是動詞,至少也有三方面的含意:(一)對步向死亡的病人善盡臨終輔導;(二)對喪失親人的家屬善盡悲傷輔導;(三)對病人與親友善盡生死兩無憾的輔導。護理同工可以透過這三層面的「醫死」將福音的種子撒播在你所照顧的病人和病人家屬的心田。
(一)對步向死亡的病人善盡臨終輔導
有些病人所罹患的病,目前的醫術和醫藥無法提供幫助,病人只能無奈地步步走向死亡。面對不可知的死亡,病人心裡難免有複雜的情緒:不甘、懼怕、焦慮、胡思亂想等等;護理人員若能學習「生死學」、「教牧關顧」和「臨終與悲傷輔導」等課程,瞭解臨終病人的心境和處境,可以幫助你進入他們的心理處境中,給予最佳的臨終陪伴。病人因著你的陪伴,可能嚥氣之前,接受信仰;病人的親屬感受到你的愛,福音的種子也就因此進入他們的心田。
(二)對喪失親人的家屬善盡悲傷輔導
喪失親人的痛,往往伴隨著失落、孤單、無助、恐慌的情緒,別人似乎無法理解,只能在半夜獨處時暗自落淚與思念。那種錐心之痛,往往不是一句「節哀順變」就能撫平。護理人員有「臨終與悲傷輔導」的裝備,學習與哀哭的人同哀哭,也學習無條件的接納與從容的陪伴,使喪親者感受到溫暖的支持,進而能安心地吐露心情。在陪伴喪親者走過傷痛與哀淒的過程,福音的種子也就一粒一粒地撒進喪親者內心的深處。
(三)對病人與親友善盡生死兩無憾的輔導
人生難免有許許多多的恩恩怨怨,病人若無痊癒希望,總期望能把握機會當面報恩或化解心結,免得遺憾終身。護理人員若能在陪伴病人過程中用心聆聽,聽出心聲,進而協助病人完成心願,使病人與親友生死兩無憾,那是何等感人的故事。福音的種子一定會播種在這些親友心中。
護理工作本已繁重得令人疲累,提升護理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學習助人技巧和靈命成熟,好藉著「醫生」與「醫死」將福音的種子播種在病人及其親友心中,這是「第二里路」的陪伴。這樣的陪伴,需要代價;你若肯付代價陪人走第二里路,福音將因此得以廣傳,你在天上也必得榮耀的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