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的醫治
作者:朱炤廉 MD, 埔里基督教醫院眼科醫師 發佈時間:2013-06-01
奉獻與委身並非一次的宣告,乃是要持續的活在神的光中,透過神的恩典與聖靈的更新,讓你在執行這份專業時更多看見神的作為,靠著神帶給人身心靈的醫治…
基督徒又稱為聖徒,因為他所承受的救恩是從神來的,是聖潔沒有瑕疵的,然而我們原本的生命是污穢、不完全,所以上帝透過基督的十字架,在我們身上做拆毀與建造的工作,羅馬書第六章19節說到:「你們從前怎樣將肢體獻給不潔不法做奴僕,以致於不法,現今也要照樣將肢體獻給義做奴僕,以至於成聖」,接著22節又說到:「但現今你們既從罪裡得了釋放,做了神的奴僕,就有成聖的果子」,可見一個基督徒醫師若是接受基督十字架的救恩,並且把身體獻給神,他的醫療工作也可以變得神聖;正如舊約時代亞倫的後裔因著神的命定與揀選,他們成為祭司,被分別為聖,他們獻祭的工作也是神聖的,新約彼得前書二章9節說到:我們也是“君尊的祭司”,然而是否所有基督徒醫療工作者都是神聖的,關鍵在乎你和你的團隊是否願意奉獻與委身,奉獻與委身並非一次的宣告,乃是要持續的活在神的光中,透過神的恩典與聖靈的更新,讓你在執行這份專業時更多看見神的作為,靠著神帶給人身心靈的醫治,我們必須承認基督徒醫療人員並非超人,腦子也沒有比別人更好,更沒有什麼特異功能,相對的我們也會軟弱、也會失誤、也會灰心喪志,但我們與別人不一樣的是我們可以找到一位可以信靠的主,作為我們隨時的幫助。
記得有一次我為一個國中小男生開雙眼眼瞼手術,原本以為他是大孩子可以接受局部麻醉,在第一眼順利開完後,第二眼麻醉後因為短暫性視力變化與疼痛,孩子驚恐狂叫,身體如同大海翻騰,手術環境整個污染,我對這突發狀況著實有點被嚇到, 但隨即靠主鎮定下來, 換下手術衣,打電話回家,在電話中與妻子同心禱告,感謝主,沒多久孩子就安靜下來,順利的完成了手術。又有一次我為一位熟識的老年婦女開白內障手術,術中發生了併發症,整個過程中內心充滿惶恐與不安,在不斷禱告與呼求主中我總算完成了手術,但術後患者視力並未獲得明顯改善,我的內心一直覺得對不起這位病患,幾乎每晚為她禱告,經過長時間的代禱,最後患者視力得到不錯的恢復,原先所擔心的問題皆已消失,無意中自己也養成晚禱的習慣。另有一位年約46 歲的男性唐氏症患者,雙眼成熟性白內障且有耳聾,生活在黑暗中,靠著吼叫來表達須要,為他檢查時,連碰到他的眼皮都會大吼、亂動,但感謝神,透過禱告,經過全身麻醉順利為他完成手術,術後他因著視力的恢復,行動不再靠輪椅,人變得安靜、友善,臉上的表情多了一份喜悅。
前年2011年12月在中國大陸四川一次義診中,一位53歲婦人自19歲右眼即看不見,失明約34年之久,初次為她檢查時我也以為毫無機會,因為那僅存針孔大的白色瞳孔似乎沒有什麼生機,自認為死馬當活馬醫,但還是交在主的手裏,先為她點了一滴散瞳劑,15分鐘後毫無反應,接著又點了第二滴散瞳劑,30分鐘後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她的瞳孔居然散開一些而且露出了光亮,她看見了!失明34年的右眼在剎那間重見光明,難道這不是神的大能所成就的。
當你在醫療的專業中經歷到神的同在與保守,是否讓你更多敬畏神?在你每日工作之前是否禱告,將你這一天的工作交託給神並將成果獻給神,因為你是一個奉獻的人,讓神在你的工作中掌權,醫療是整體的,還包含我們的穿著是否清潔整齊端莊,我們的語言是否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歌羅西書四章6節),我們的態度是否謙卑、尊重他人,我們的動作是否溫柔,我們對病患的問題是否專注,我們的病歷記載是否完整詳實,是否常常充實我們的專業,我們與同事間是否保持良好的關係,以上所說我們或許都覺得自己不夠完全,但我們可以在神的光照下悔改、改善,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在醫療工作中為主做美好的見證。
另外我們透過醫療工作讓我們有更多機會成為福音的媒介,人生病的時候也是心靈最軟弱的時候,此時若能及時關懷患者靈魂的需要,傳福音,為他禱告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當我還是醫學生的時候就把自己投入在病房中做福音探訪的工作,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我幾乎沒有機會享受夕陽,因為那段時間我常在病房裡傳福音與病患分享,直到如今我仍然持續這份榮耀的呼召,我為神賜給我這份能執行神聖的醫治恩典,感謝神!
◎ 他行大事、我們不能測透。(伯37:5)
◎ 耶穌回答說:你們去把所看見所聽見的事告訴約翰。就是瞎子看
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
有福音傳給他們。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路7:22-23)
祂為我們行了何等奇妙大事:使瞎眼的看見,瘸腿的行走,教導
我們天父上帝的話語、將邪惡驅趕遠離。內心憂悶苦惱的,鼓舞他
重新奮起,釋放接納罪人,使他不再沉淪。除了耶穌,有誰能行
如此神蹟。 —節錄自巴哈.《馬太受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