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於常人般對待精神病患
許多國家,都以不同方式對待被診斷出精神疾病的罪犯,不將他們關在監牢裡,卻是讓他們接受治療。但神並不因人有精神疾病,就認為他犯罪是因為疾病。像掃羅到後來跟罹患精神疾病差不多,神仍管教他。當一個人罹患精神疾病時,無論是憂鬱症、官能症(強迫症)、妥瑞症、精神分裂症,我們很容易將其異常舉動都當成是精神疾病使然;但我們應當想到,精神疾病患者跟我們一般人一樣,都有天然罪惡本性(聖經稱之肉體、舊人)。我們不應該因他有精神疾病就縱容他,仍要像對待一般人一樣,期待他能靠著聖靈治死肉體,而結出聖靈的果子來。
雖然精神疾病有可能使一個人的意志、心思、感情受影響,被扭曲、被減弱,但我們仍然可以適時地幫助他,(若是孩童,包括管教他);而且他自己應該有此體認,而願意對付自己的老肉體、老我。我相信精神疾病患者一樣可以被主塑造成溫柔、甜美、單純、愛主、喜樂、安息的人,像一般人一樣。
二、強調如何勝過疾病,而不是醫治釋放
關於如何對待精神病患,還有一件現代人常遇見的,就是今天有些基督徒很容易遇見精神病患就以類似趕鬼的方式,給他作醫治釋放。這是很不合宜的事,你作醫治釋放之前,必需先有辨別的恩賜,弄清對方是怎麼回事。若真的是鬼附,可以照聖靈帶領來處理;若發現只是有一些仇敵的壓制、攪擾,或是肉體行為(罪),或是精神疾病,就當針對問題來幫助他。(容易遇見攪擾與壓制的人,也常是因為他的精神能力比較弱。)不應該統一用醫治釋放的方式幫助他。
若是趕鬼,似乎那人自己已無能力、意志來得勝,純粹靠旁人幫他趕鬼,像聖經記述過的一些例子。但如果是精神疾病,就不是全靠旁人的幫助了,如果他本人承認自己的需要,願意認真學習勝過之,才會有更大幫助。我發現有些罹患精神疾病的人,似乎蠻喜歡人家當他是鬼附;為什麼呢?因為那樣責任全在別人身上了。他總是一個教會跑到另一個教會,一個傳道人換另一個傳道人,希望人家為他趕鬼;其實他應該得著治療或諮商,來知道如何勝過這疾病,或如何與它共處,而能儘量過更正常的生活。
三、教導病患學習與疾病共存
我們遇見罹患精神疾病之人,也不要輕易跟他說神要醫治他。有些精神病患是因刺激、壓力,或偶發的,發病也還不久,若及時得著幫助或醫療,非常有可能完全痊癒的;但若是發病多年,就不一定如此了。有些這樣的人是天生精神能力比較薄弱,有些則已讓精神疾病扭曲其心性能力多年,並不那麼容易恢復得跟一般人一樣。我喜歡本仁約翰在《天路歷程》第二部裡,將幾位精神狀況不堅強的人,像易驚Much Afraid、多憂Despondency、弱質FeebleMind、易止Ready to Halt,寫成直到走完天路,都沒有變成跟一般人一樣心靈強健,但來接他們回天家的天使稱讚他們說:「你一生跛足而行,卻忠心良善到底,可以來享受王的快樂!」
四、留意設定界線
在服事人、關心人時,有時我們自己的情緒會跟著捲入,要留意設定界線。首先,知道用愛心服事人仍是有界限的,是一件好事。有些人以為愛就應該無界限地去服事,後來在情感或體力上將自己搞垮了。不要超過自己能做的,你需要考量你的時間、主給你的能力與恩賜,不要超越這個,使服事變成重擔。在這方面男女常大不同,男生通常比較不會過度捲入他所服事之人的情緒、麻煩中,女生則比較會。知道自己的特質,就要調一調,有的往這邊調,有的往那邊調。有時要分辨服事到何程度,有些你需要做的是陪伴,有的要伸手幫助,或替他尋求幫助,有的只要為他禱告。常留意不要超過,也不要不及。
界限有時要考量的是在於對方。因為神在人身上旨意,是要人像祂、長大成熟、能自動分辨是非、喜愛美好的事、有基督耶穌的心。所以服事人不要以為一定事無巨細都要幫他做好,有時要縮手,給對方空間,讓他自己長進。
學會作垃圾桶,有進有出;不要作垃圾場,讓服事對方而有的情緒負擔累積著。有時用另類眼光看事情,會有幫助。一位小兒科女醫師,當畢業擔任住院醫師時,前輩警告她不要捲入病人的感情裡,每天看那些孩童在病痛中,甚至經歷死亡,你的感情會擔受不起。但後來她發現那是不正確的作法,她還是去與病人一同歡笑、一同哭泣,但她在其中注意那些美好的事,看見小孩的純真,他們如何經歷信靠主的安慰,甚至在死亡前後看見上帝奇妙的作為,或是天使的介入等等。她能進入病人的感情世界,但不會承受不起。
五、幫助精神病患一般原則
1. 遇見看來精神異常的人,不要直接問他是不是有這方面問題,有些人不願意人家知道他有精神方面的軟弱。只要在跟他談話時格外小心,因為對一般人不會使他受傷的話,對他們就可能會使他受傷。也留意避免說出會加重他的問題的話。但不要躲避他、隔離他,儘量以平常心對待他,只要在心裡小心如何跟他說話、相處。
2. 只有當他本人,或是他的家人朋友帶著他來尋求幫助,我們才可能幫助他。(遺憾的是,有些父母,特別是父親,常不願承認兒女有精神疾病。)如果你不知如何幫助,教會也沒有人能幫助他,可以建議他找精神科醫師;至少不要輕易攔阻人找精神科醫師,而要他只藉禱告就好,除非你有主特別指示。(小心不要觸法)
3. 有些人是暫時性的,有些已經是慢性病。若要幫助他,可以儘量找出使他如此的原因。問問看他開始這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如果是最近,就問清有沒有發生什麼事使他如此。(慢性病表示他已長久如此,要幫助他通常也需要長時間。)
4. 儘量先以自然方式幫助他,不要太快宣稱主要以大能釋放他,更不要太快判定他是被鬼附了(有一些精神疾病的症狀,像幻聽、會尖聲叫喊等,與鬼附相當類似)。若他是因為一些刺激、壓力,或憂慮重擔,精神承受不起而變得異常,就要想辦法幫助他如何處理這些壓力、情緒等問題。
5. 當然在這些幫助之中,要一直信靠主的幫助,為他禱告等等。但除非得他同意,或是跟牧師商量一下,否則勿輕易在禱告會公開提出,因為有些人很忌諱人家知道他有精神方面的軟弱。
6. 服事這樣的人要用愛心、溫柔、與忍耐。有時他們會非常倚賴你,你必須有心理預備;有時需要在一段時日中,經常或每天花相當時間跟他談話、幫助他。但不要使他過度如此,一段時間後,想辦法引他自己去學習功課,減少跟他談話的時間。
7. 這樣的人,很多都是因為被苦待、受了刺激、遇見驚嚇、很大的壓力等等,所以你要儘量同情他,以溫柔待他。有時不要繞在他的問題上,乃引他的注意力到別處,免得他一直鑽牛角尖。也不要輕看他們,因為精神軟弱者也能很有成就,也能被主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