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轉形勢的以斯帖
作者:賈佩芳 RN, 屏東基督教醫院副院長 發佈時間:2013-09-01
長久以來受社會文化及父權主義的影響,「男尊女卑」的性別觀念一直存在人們的腦海中,隱藏在性別背後的社會價值觀或文化因素,更形塑了兩性的社會角色,其中不乏對性別既存的根深蒂固之刻板印象,於是女性就被冠以柔弱、被保護…等特質,在所處社會環境中的地位及參與度也顯得相對低落,然而聖經記載「以斯帖」王后的故事,她如何藉著有利的環境、天賦的智慧,勇敢面對困境,以及如何從敵人手中,拯救她的族人,不僅顛覆傳統對女性的觀點,也讓我們衷心敬佩她的膽識。
波斯君王威權統治
「以斯帖記」描述一段在波斯時期中發生的以色列歷史,亞哈隨魯王在位第三年在富麗堂皇的王宮中為他所有的首領、臣僕設擺筵席,好誇耀王的權勢及威嚴,極盡漫長與奢華的筵席中,王后瓦實提便成為國王藉以向臣民、貴賓炫耀王權及美貌的重要展示之一,她被要求頭戴后冠到王的面前赴筵,但是,王后瓦實提卻拒絕了,在瓦實提捍衛自身尊嚴而公然地反抗威權體制下,引發國王的盛怒,心如火燒,為使波斯那些以瓦實提不服從為榜樣的婦女受到嚴厲警惕,於是王下了一道御旨並用各省不同語言昭告王國全境各省:從今以後,瓦實提不准再見王,並且將這御旨寫下來,定為法律,永遠不得更改。
以斯帖被立為后
這事以後,王想念王后,親信臣僕為取悅君王,建議王下諭旨在全國各省指派官員將所有年輕貌美的處女送到書珊的後宮來,由王來選最喜愛的少女,得勝者立為王后。此時由堂兄末底改撫養長大的以斯帖,也被送入王宮,每一個見過以斯帖的人都喜愛她,這位猶太女子,不但能令王喜悅,也能使一個大家認為對女子沒有興趣的太監希該喜悅。她到底具備何種與眾不同的特質呢?緊接著輪到她去見王的時候,她除了照著總管後宮的太監希該所建議的穿戴外,不另做特別的妝容打扮。她同時也遵從末底改的囑咐,未將自己的種族和親屬關係告訴人。由此可見以斯帖不因自己獲得眾人的喜愛而高傲自大,矯情做作,言行舉止上反倒顯出她的端莊謙遜,順服睿智。於是王愛以斯帖過於愛眾女,且在王面前蒙受比眾處女更大的恩寵,王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頭上,立以斯帖為后,代替瓦實提,王並為以斯帖舉行一次盛大的宴會,邀請所有的貴族和官員來赴宴,宣佈全國休假,並慷慨地分送眾人禮物,眾百姓因以斯帖躍登后位而得厚賜,顯見以斯帖漸漸的在波斯國中產生的影響力。經節中也再次強調,以斯帖聽從末底改的囑咐,並且順從到底,始終沒有把自己的種族和親屬關係告訴人。那時,末底改在朝廷中任官職期間,獲知不利於王的消息,他透過以斯帖救王一命,非但因此有恩於王,末底改為王所做的,同時證明了做個猶太人在帝國中,仍然忠於君王。
哈曼圖謀滅絕猶太人
接著,末底改因忠心堅守猶太人的原則而拒絕向宰相哈曼跪拜,並告訴其他臣僕表明自己是猶太人的身份,因此得罪了哈曼,引發他非常憤怒,哈曼就定了計畫,要殺滅國內所有的猶太人,於是,哈曼就向王稟告,有一民族散居在國內各處,他們的律法跟其他人民的律法不同,這民族不遵守國家的法律,若容忍這樣的民族,對王沒有益處。因此國王就聽從哈曼的謊言,授權於哈曼,他就向全國發送以王的名義頒佈的通告,指令是要在亞達月十三日這一天把國內所有的猶太人都殺光滅盡,並且要沒收他們的財物,絕不留情,頓時,書珊城的百姓,一片混亂。
王后的位份—所為何來?
末底改聽到了諭旨,和各地的猶太人一起哀痛的披上麻衣服飾,在朝門口駐足。末底改將所遭遇的事經由太監哈他革告訴王后,並囑咐以斯帖進去見王,為本族的人在王面前懇切祈求。以斯帖就吩咐哈他革回覆末底改說:「所有的人都知道有一個定例:若不蒙召,擅入內院見王的,無論男女必被治死;除非王向他伸出金杖,不得存活。況且我未蒙召見王已經三十日了。」末底改託人回覆以斯帖說:「你莫想在王宮裏強過一切猶太人,得免這禍。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太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致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份不是為了現今的機會嗎?」(斯4:13-14)以斯帖就吩咐人回報末底改說:「你當去招聚書珊城所有的猶太人,為我禁食三晝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我若死就死吧?」(斯4:16)可見她此時心中已決意若是出於神的計劃和旨意,她就存心順服,心甘情願為她的百姓獻上自己的生命。因著她對神忠貞的愛,就展開一系列搶救猶太族人的計劃,由此可見以斯帖愛人、愛神的偉大情操。她能被王選中貴為皇后,證明她是才貌出眾;然而她對神和猶太民族的愛,卻促使她甘願冒生命的危險,去搶救百姓免遭邪惡宰相哈曼的毒手。
角色典範
這個故事的中心環繞著以斯帖,而這位猶太女子,從年幼到成長的背景,與一般的少女也有差異,她是由堂兄末底改撫養長大的,在她的身上我們看見幾點重要的特質,首先是順服,王后以斯帖必須面對極大的衝突,一方面是作為一個猶太人對猶太民族的效忠,另一方面則是忠於自己的丈夫,由她入宮後一直遵照末底改的囑咐,未將自己的種族和親屬關係告訴人。到末底改獲知不利於王的消息後,進一步透過她而救王一命來看,在忠於猶太人身份與盡好公民的職責這兩者間,是可以無需衝突的。接著,因遵守猶太人的規矩:末底改拒絕向敵人哈曼跪拜,寧可冒險公開承認自己的身份,而引發哈曼大怒進而不擇手段地對猶太百姓展開滅族的詭計,此時末底改對以斯帖提出可能冒死進諫王的要求下,她再度面臨兩難的困境,波斯的威權結構是國王所重視的,她已三十多日未蒙王召見,任何人都難以接近他,違反這成規,擅自入見主面,等同於叛國的罪行,為著執行這種禁令,在王座的周圍,站著一隊手持斧銊的士兵,將闖入的人砍死,除非國王施恩,伸出金杖,阻止他們,否則以斯帖極可能因而喪命。但是末底改強調不管她保持沉默,或晉見國王求情,她都是處於險境之中。是否把握此刻屬於她的獨一呼召機會,將是一個扭轉情勢的契機,最終以斯帖順從末底改。
第二個特質是依靠神,當她決意採取行動時,她指示末底改照她吩附行事,「去招聚書珊城所有的猶太人,為我禁食三晝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我若死就死吧?」她知道這是一場屬靈的爭戰,唯有所有的猶太人緊緊的依靠神,穿戴上帝兒女的全副武裝,同心合意的禁食禱告祈求,才能得勝,最後這段話語使我們更看出她抱著破釜沈舟的信心。
第三個特質是有智慧、謀略,聖經箴言9:10「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以斯帖敬畏神,因此在神拯救祂的百姓的計畫中揀選了以斯帖這位女性,雖然在人的印象看來似乎是柔弱、不堪一擊的女子,但是她果敢的運用了其女性的特質、上帝所賜的精明及一切的力量,巧妙地在兩次的筵席中引介哈曼流露其傲慢與曝露事件的真相,終至達到拯救猶太百姓生命的目的,也帶給猶太民族更大的尊榮與祝福。
呼召與回應
綜觀現今, 神的救贖未曾間斷也從未停擺過,祂持續揀選各人並將每位基督徒放在各行各業、不同的專業領域裡,透過了專業來服侍人。目前因國內護理專業工作仍以女性居多,因此在社會的刻板印象中,不可諱言地對護理專業與女性柔弱的形象間,也幾乎畫上了等號,即便如此,我們如何學習像以斯帖一樣為主所用,把握此刻屬於自己獨一的呼召機會及勇於扭轉情勢的契機,時刻敬畏神,以順服創造生命的主為最高原則。「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麼?」(以斯帖4:14)」聖經中耶穌給我們命令,不單只用口來傳福音,重要的是用生活傳福音。在這世代中顯明如同光與鹽,我們該如何表明基督徒護理人員的身份?或者我們僅是從事很多的教會/團契活動嗎?這都不是,按著祂給我們護理的呼召,若是忽視病人就等於是忽視祂所造的、祂所愛的,也就是忽視創造他們的神。當然人是軟弱的,所以我們更要依靠神才有力量。在護理職場中到底什麼是我們可以做的或者是應該做的?病人是最重要的,我們首先要重視和病人的關係,仔細的觀察病人的需要。可以從最基本的問候關懷開始,進而關心在病人身邊的人、事、物,臨床護理工作是相當忙碌的,但我們可以尋找資源彼此協助。其次要關心的是臨床的護理人員,她們是需要時常被鼓勵的,我們是否有關心到她們和她們的家人及需要呢?所以無論是護理人員或主管,都要時常回想起初神對你個人的呼召是什麼?我們透過護福雜誌以文會友應該不是偶然的,我們要效法學習耶穌服事的樣式,並且將神的愛傳遞給周圍的病人家屬及職場的同事。
我們的生命正蒙召要進入一個特定的使命中,如同以斯帖一樣,而職場就是 神與人同工的宣教工場,基督徒護理人員在這世代要成為光明的使者,每個人都是神所寶貴的,由我們開始,竭力學習主耶穌的榜樣,用神的愛去愛鄰舍,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讓更多人因你而蒙受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