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的價值與報償
作者:鄭金鳳 RN, 門諾醫院專員(前護理部主任) 發佈時間:2013-12-01
護理是一份不斷在付出體力與愛心的工作,更是一個出於神呼召的工作,是護理這個職份讓我們有權力、有機會觸摸病人,安慰孤寂傷痛中的人。
2013年因為職務的轉換,讓我有機會與護生及要應徵的護理人員接觸,每當我問護生為甚麼選擇「護理」,映入我眼簾的幾乎都是茫茫然的眼神,少數同學竟然是畢業後想轉科系;而有經驗的護理人員雖然還在臨床,卻不斷地尋尋覓覓,想換一個更好的環境。
護理的工作真的很不容易,每天面對生老病死,這些情緒如果沒有好的處理,慢慢會隱藏到潛意識裡,有意無意的武裝自己,到最後可能麻木不仁。當一個護理人員,無論她前一刻跟先生或是男朋友吵架,或是剛安撫好他自己生病的小孩,下一刻就得展現出他的專業,微笑的、耐心地面對每一個需要的人,所以有人說「護理的台語就是“給你”」,不斷、不斷地“給”,到最後就是衰竭、選擇逃離⋯。
原本我也應該是那樣的人,直到有一天我知道,原來有一位上帝,祂是創造宇宙萬物,也是賞賜給我們生命氣息的上帝,因著信仰讓我對我的護理工作有不同已往的體認,它不再只是一份謀生的工具,而是上帝的託付,因為聖經上說「人的身體是聖靈的殿」(林前6:19),神竟將照顧人的任務託付給護理人員,原來我所作的是這麼有意義的事。我不再有“忍耐”的感覺,反而是享受在其中,這樣的轉變非常重要,因為人一生的歲月,若扣除睡覺,工作的時間則佔了一半,甚至超過;如果這二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忍受,那會是多麼痛苦的人生。
近兩年,無論走到那裡都充斥著「血汗醫院、超時工作⋯」的話題,我的朋友,見面也都會問我怎麼一回事,我就得費一番口舌向他(她)們說明照護比、健保給付⋯等等,最後她們都會帶著無比支持的口吻說:「對!應該為護士爭取福利、要加薪、要準時下班⋯」我無語!一時難以說出那裡不對?我們到底要甚麼?在爭取福利的背後,真正的訴求又是甚麼?
最近因為病房在推行行動護理車,為了要觀察護理人員在核對電腦及給藥記錄單的步驟,我常常到病房觀察護理人員的給藥,我看到護理人員為了要落實給藥程序,得要先搖高床頭,扶病患坐起來,好讓他可以安全的將藥吞下⋯,我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來“護理時數”這個名詞;按評鑑標準,區域醫院綜合病房,白班每位護理人員若照護病人數低於9人,就可以達到“A”的標準。簡單的換算,一位護理人員白班8個小時內要照護9個病人,平均每位病人可以得到的護理時數根本不到1個小時(大小夜班就更少了),除非護理人員很機械化的完成工作,對病人其他的需求視而不見,否則怎麼可能不延遲下班呢?
曾經聽過一位腫瘤個案的女兒這樣的形容護理人員:「在6樓⋯那裡也許是很多人聞風喪膽的地方,但殊不知那裡其實是個臥虎藏龍的天堂,那裡的天使個個身懷絕技,深藏不露,有柔情似水的、有俠情好義的、有處變不驚的,然而一般人對腫瘤的看法除了害怕還是害怕,而這一群天使卻改變了大多數人的印象,她們在忙碌中不乏精確,在細膩中不失速度。當了腫瘤病房的護士真的像是踏上了一條不歸路,病人終於排便了,也可以讓她們整群人欣喜若狂,如果是白血球太低了,又可以讓她們的心情立刻掉到萬丈深淵,她們沒有精神分裂真的是上帝的恩寵⋯」,我感受到“以生命照護生命的護理”,這樣的報償是無價的,不是用增加多少薪水可以衡量的!
我一直都認為“護理人員”和“母親”都是上帝特別為世人安排的角色,在人最軟弱無助的時候,需要藉由護理人員或母親的手給予照顧及扶持,因此我相信,上帝會恩待護理這個職場,「血汗醫院、超時工作⋯」的背後,牽涉健保給付、護理費⋯等錯綜複雜因素,但這些事情都要因著社會大眾的關注而被重視,在撥雲見日之前,期勉自己及伙伴們能堅守崗位不氣餒,雖然我們所得有形的報酬與我們的付出不成正比,但聖經上說:「你們作僕人的、要凡事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總要存心誠實敬畏主.無論作甚麼、都要從心裡作、像是給主作的、不是給人作的.因你們知道從主那裡、必得著基業為賞賜.你們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西3:22~24)。
祈求上帝鞤助我們不要離棄了起初的愛心與熱忱,護理是一份不斷在付出體力與愛心的工作,更是一個出於神呼召的工作,是護理這個職份讓我們有權力、有機會觸摸病人,安慰孤寂傷痛中的人。護理工作比其他任何行業都更需要神同在,期待因著信仰能夠重新挑旺我們對護理的熱忱,彼此扶持,帶出合神心意的護理,願神也引導醫療體系的政策制訂,能提高護理照護比,以提升護理品質,也保障護理人員的工作權益,使其不被壓傷、熱情不被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