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在『論四端』中提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 告子上》。孟子認為每個人都有惻隱之心,惻隱之心就是『仁』的表現,簡單的說就是對疾苦或他人不幸的同情憐憫和關懷。
記得在2010年台灣第一次正式獲得國際園藝家協會及國際展覽局認證授權舉辦A2/B1級國際園藝博覽會,主辦單位為了宣傳花卉博覽會,鼓勵學生認養盆栽,沒想到學生認養的盆栽由於沒澆水,因此幾天後植物就枯萎了,這個生命就渴死了。
在目前的電玩遊戲中,使用的武器都很先進,威力也很強大,玩家可以用各式刀槍砲彈攻擊對方,摧毀擋住自己前進的障礙物,久而久之,一些分不出虛擬與實境的人就變得對別人的痛苦不當一回事,甚至視生命如草芥。
我曾看過洪蘭女士在天下雜誌中的一篇文章,提到『惻隱之心是怎麼來的,可以教嗎?』這個議題,她引述最近的腦造影實驗,發現大腦管情緒的迴路是可以改變的,實驗者在腦島和顳葉頂葉交會處找到大腦中負責惻隱之心的地方。腦島一般是大腦中負責身體感覺和情緒的地方,而顳葉頂葉交會區負責對別人情緒狀態的了解。
實驗者進一步測試大腦管情緒的迴路是否能透過訓練來強化。在實驗前,受試者先接受每天一次,每次三十分鐘,為期兩週的慈悲心訓練,訓練的內容是要他們想像自己和他人正在受苦,教他們用生物回饋(biofeedback)的方式來控制自己心跳、血壓等生理反應。兩週訓練結束後,請他們躺在核磁共振儀器中,看戰爭血肉模糊和飢餓孩子的圖片。結果發現情緒的迴路被加強,也就是說慈悲心是可以被訓練的。
惻隱之心的議題
2014 年11 月護福的7 位姊妹到斐濟參加第11 屆國際基督徒護理人員協會(NCFI)太平洋東亞地區(PACEA)會議,會議的主題是『護理的基石—惻隱之心』,在會議中有多位護理人員針對這個主題加以闡述,由於內容精闢,我僅就重點敘述一二與國內護理同仁分享:1. 以不同的角度看惻隱之心—護理師就是療癒者:這個世界充滿傷害、孤獨與恐懼,護理人員常在工作中展現人文關懷,讓人感受到關懷、安全與關愛,這也是在世上以不同方式表達上帝惻隱之心的表現。2. 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和靈性關懷:護理學校與健康照護機構都普遍的教導要以病人為中心,然而以病人為中心以及靈性關懷的交集一直停留在文獻討論的階段。護理人員可以在得到更多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以及靈性關懷的知識後,反思自己的護理實踐,以及未來的作法可能會有什麼不同,期望每位護理人員能夠很有自信的提供靈性關懷,因為提供靈性關懷就是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3. 透過專業及一同進餐來照顧護理人員:基督徒護理人員可以有很多方法來向同事及朋友顯示基督的惻隱之心,例如舉辦專業與餐會結合的會議,在不同地區及場地,盡可能讓多一些朋友來參加,交換照護心得並且彼此鼓勵。4. 愛心編織成的惻隱之心:從護理的鼻祖南丁格爾女士開始,就將惻隱之心當作是對護理工作的熱情,然而隨著時代的演變,這個曾經被世人仰慕的特徵已經被快速的侵蝕,並且成為目前的一個主要談論和感嘆的關注點。護理人員起初的愛心到哪兒去了?被沈重的工作壓垮了嗎?被不合理的剝削絕望了嗎?誰能扭轉這個惡劣的局勢,讓護理師重新用愛心編織那珍貴的惻隱之心。5. 面對未來充滿信心,確定在護理新的挑戰和機遇。6. 關心照顧者:惻隱之心的疲勞(compassion fatigue); 護理人員是健康促進及生病時的照顧者,照顧者需要休息與重新得力,惻隱之心的疲勞是一種靈性的壓力(spiritualstress),如何抒解靈性的壓力以及從疲勞中恢復是值得討論的議題。
護理工作中的惻隱之心
中國人很少用“愛”這個字,來表達其內心的感情。惻隱之心(compassion)這個字的同義詞有:愛(love)、慈悲(mercy)、仁慈(kindness)、人道(humanity)、同理(empathy)、關注(concern)等,護理人員在工作態度中展現的愛,並不是指單發自內心充滿人情味的愛,而是一種對別人的同理,人性上的認同,也就是所謂的惻隱之心。
「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在聖經中記載主耶穌看到人的需要,祂憐憫他們,委身去服事他們,有一個五餅二魚的故事,故事內容的場景是有一大群人(大約五千人)肚子餓了,但是附近沒有可以得到食物的地方,這時有一個小孩子,他身上有五個餅與兩條魚,他是一個渺小的人,但是他會照顧自己携帶自己需要的餐點,但是當他看到別人的需要時,他展示了他的惻隱之心,願意分享他擁有的一點點食物。然而愛我們的耶穌,並不嫌他的食物太少,當他做謝飯禱告並擘開餅分給大家時,奇妙的事發生了,這些食物居然讓五千人吃飽,而且還剩下十二籃可以帶回家或是分給更多的人吃。
今天上帝揀選我們成為一個護理師,面對眾多人的健康需要,我們如何能尊重自己渺小的能力,發揮惻隱之心,成為許多人健康的祝福,就在於我們是否都願意因著愛主耶穌的緣故,甘願奉獻自己的五餅二魚,讓自己成為一個服事者,擴充我們的生命境界,讓我們的人生,因此能夠承接更大更多的祝福。
馬太福音10章42節,主耶穌說:「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裏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這句經文中『因為門徒的名』意思是:因他們是主耶穌所用的人,也就是說:是為主耶穌的緣故、是因愛主耶穌的緣故。
一杯涼水算不得甚麼,但是若在一個人嘴乾又口渴時,那一杯涼水,就大有價值了。護理工作中這樣的情境天天發生,一個人生病了,想喝水卻拿不到放在桌子另一方的水,想吃東西卻不知道食物何時送來,想上廁所卻無法起身。這時護理人員若願意在忙碌的工作中,停一下腳步,給一個及時的、小小的幫忙,這就是來自惻隱之心的驅使了。
上帝祝福有惻隱之心的人
憐憫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愛心。憐憫人的人,上帝也必憐憫他。常言道:「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耶穌教導我們要愛人如己,有惻隱之心發自內心想要幫助他人的同時也要付諸實際行動。德雷莎修女一生服務窮人,照顧沒有人關懷的人,讓後人非常感動與欽佩。護理工作要復興、要得著祝福,必須每一個基督徒護理人員都願意因著愛主耶穌的緣故,甘願奉獻出自己的五餅二魚,讓我們的生命成為「服事的生命」—成為別人祝福的生命。我祈願基督徒護理人員每日親近上帝,好讓自己有一顆柔軟、充滿愛、歡喜服事的心,服事是出於對上帝的愛,因為上帝對我豐盛的愛和祝福,所以,我願意經由服事和人分享上帝的愛和祝福。
哥林多前書2章9節:『上帝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我們所擺上的可以讓至少五千人得幫助,而且還有十二籃的剩餘,比當時付出的多了許多,重要的是上帝讓我們經歷無比的欣喜與榮耀。新的一年的開始,讓我們一起來經歷這「五餅二魚的祝福」吧!
~約翰三書2節:『我願你凡事興盛,身體健壯,正如你的靈魂興盛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