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207期-2015年6月


放下與承擔

作者:周傳姜 RN, 長榮大學護理學系副教授   發佈時間:2015-06-01
面對我的信仰歷程,這一生有兩次刻骨銘心的領受,讓我不能再離開我的基督信仰,並下定決心終生為主所用。
 
赴美進修,神開啟護理新視野
 
一次是1994年夏天甫抵美國開始攻讀博士學位,在加州聖地牙哥華人傳道會國語查經班的迎新聚會上。當天會參加聚會是因為接待我的朋友邀約,礙於人情不便拒絕,未料聚會一開始,才唱第一首詩歌,我已經感動得熱淚盈眶無法言語。那些從小就熟悉不過的旋律深深扎在我的心頭,當下讓我反省著:自己對信仰已漸行漸遠,甚至驕傲地認為信仰是屬於弱者的,然而神從來沒有因為我的悖逆而離棄我,神先愛世人,即便人有罪,那場聚會原來是神賞賜奇異恩典,讓我重新回到主的懷抱。當天我因為情緒激動無法聚會,幾乎是逃到停車場。此後我重新恢復讀經禱告的生活,每週五的查經班和主日崇拜,我幾乎都沒有缺席過。
在美進修期間,讓我更加親近主,也常思考神在我身上的旨意為何?在主的引領下,我對於從哲學、歷史、文化和社會學角度去解析“健康照顧”議題,產生莫大興趣,尤其是十九世紀末西方宣教士如何將護理專業帶入中國?中西文化碰撞曾經產生哪些火花?彼此如何調適?對於我國現代護理的建立與發展產生哪些影響?這些歷史經驗對正處於全球化風潮中的我國護理,有哪些可供借鏡?我認為這是一位護理公費留學生應該要去努力追尋並回報社會的;不過返台後因為承接行政業務,佔據大部分心力,未能持續前述的探究,直到2003年我南下轉往長榮大學服務,才有機會繼續鑽研。
 
我知神掌管明天
 
然而正當我磨拳擦掌,以為即將在這個基督教大學開始落實我的“使命”時,神又給了我一個重大的反省機會。到長榮才一個學期,我就被診斷出罹患甲狀腺癌,手術後在放射線治療隔離病房內,我經歷了第二次的生命悸動。一向以照顧者和教育者自居的我,在準備出院回家過程中,因擔心身上殘留的放射線加害到周邊無辜的人,我焦慮到幾乎崩潰。這次的經歷徹底摧毀我不自覺的優越感,我不斷地回想荒漠甘泉裡的話:「人所承受的痛,乃是神所用的工具。」原來神要人先成為磨光的石子,才好用來建造神的聖殿,當下我深刻體會希伯來書2:10所說「因受苦難得以完全」的意涵。我屈膝在神面前禱告,求神揀選我,我願放下自己的一切,承擔神所託付的任務。
 
神引領護理宣教史料研究
 
當我願意順服神時,神就開道路。不久,我與當時任彰化基督教醫院院史館館長的陳美玲姊妹及彰基護理部張淑真主任結識,很奇妙地我們對發掘護理宣教士及教會醫院護理訓練的史料,有著同樣的負擔,大家攜手合作於2006年舉辦「教會醫院附設護理學校在台灣的發展與影響」研討會。更令人欣慰的是,在2009及2013年具有臨床急重症單位護理背景的長榮大學護理碩士在職生林慧屏與錢美容,分別完成了以埔里基督教醫院和彰化基督教醫院附設護校師生為研究對象的論文,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也受到台灣史研究學者的關注。這樣的成果,讓我們受到很大的鼓舞。
2009年我在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擔任訪問學者,得以與來自亞洲多國不同領域學者交流,分享各自研究興趣與基督教文化的關係。這次訪問研究,讓我有機會介紹護理的發展,也能聽到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之歷史、神學、社會學及教育專家對我的建言,真是大開眼界,也下定決心要更周全、更深入地思考問題。2011年學校推動跨領域研究團隊,我加入基督教與台灣現代化研究計畫,得以繼續進行跨領域學習。
2013年我結束在長榮十年的行政兼職,申請到一年研究假,得以拜訪英、德、美幾所擁有豐富醫學宣教史料檔案的大學圖書館和教會史料中心,其間也很幸運地獲選為the Barbara Bates Centerof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Nursing, University ofPennsylvania的2014 Alice Fisher Fellow, 得以與當今國際護理史界著名學者交流請益。在諸多珍貴的檔案中,我看到早年被差派到中國的女醫師和護理宣教士們的照片、日記、家書等等,也看到各差會年報裏記載在中國醫護事工的種種記錄。回想廿年前我開始對西方醫護宣教士到中國的種種事蹟產生強烈的興趣,此刻終於見到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讓我雀躍!當中對某些護理資料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乃至豁然開朗,我當時真是百感交集,同時警惕自己今後的研究要倍加謙虛謹慎,凡事保持客觀,因為世上事仍有很多是我們不知道的。同時讓我更深感謝神在我心裏播下火種,一路滋養、帶領,以及適時給予的試煉與儆醒。
目前我仍在努力地搜集與整理護理史料,也參加了幾個學術團體以增強自己的相關能力,我相信上帝會繼續帶領前面的路,一方面為基督教與我國護理發展留下更完整的歷史記錄,另一方面也可以從中歸納出具有智慧的策略,提供決策者參考,讓這個緣自於上帝之愛的專業,能持續發揮愛人如己的光輝。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