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207期-2015年6月


擴張境界

作者:主講/蔡筱楓 石牌信友堂師母 記錄/蔡碧敏 RN, 退休護理師   發佈時間:2015-06-01
你這不懷孕、不生養的要歌唱;你這未曾經過產難的要發聲歌唱,揚聲歡呼;因為沒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兒女更多,這是耶和華說的。要擴張你帳幕之地,張大你居所的幔子,不要限止;要放長你的繩子,堅固你的橛子。因為你要向左向右開展;你的後裔必得多國為業,又使荒涼的城邑有人居住。(賽54 章:1-3 節)2008年5月中國四川省汶川大地震,除了台灣還有來自其他城市的華裔弟兄姊妹,一起參與第一線救援工作,體會耶穌來的日子近了。在末日腳步迫切近了的當下,沒人可以倖免這些末日的景況,在等候主的當下,不是放下手邊的工作什麼都不做,癡癡地等候主,而是忠心的領受上帝給我們現在所有的託付,以至於我們可以真實的迎接主的到來。
 
一、背景:失敗後的重建
 
以賽亞書54章1-3節不是要以色列反敗為勝、報仇雪恥,以及擴張境界,而是他們犯罪悖逆神之後,上帝應許「亡國被擄,會歸回」。以賽亞書大概在主前第八世紀,而在主前第六世紀586年預言應驗亡國被擄,經過70年後歸回,所以這個信息是尚未亡國前神給的信息。以色列人是神的選民,他們會亡國不是神沒有能力保護他們,這件事反而讓地上萬族認識上帝是立約的神。當以色列背約的時候,上帝興起亞述王與巴比倫懲罰了選民,故從主前586年地上就沒有以色列這個國家,直到1948年才有這個國家。作為上帝的選民並不是在風光發達當中榮耀神,卻是在失敗軟弱當中。當以色列人被興起的外邦擄掠傾倒後,上帝又興起波斯王古列下詔使他們歸回。上帝的選民在天下萬國拋來拋去的時候,各國都知道耶和華是真神。
 
二、為何要擴張
 
上帝要擴張以色列的帳幕之地?以色列人被趕散失敗之後,上帝要進行重建,是上帝要做,不是我們力圖振作發奮圖強,要來證明我們是神,做見證是上帝得榮耀,不是人得榮耀;是看見上帝的工作,不是我們的工作。
1.命令與使命
上帝為何要擴張?首要是因為神的命令與人的使命。經文裡一連串的動詞都是命令,且都在每句句首,第1節要歌唱、要發聲歌唱、要揚聲歌唱,第2節要擴張、要張大、要放長、要堅固,以及第3節要左右開展,連續八個命令動詞是上帝的命令,同時也是當代百姓被擄歸回的人生使命,不是他們覺得實力夠了可以擴張。以色列在被擄歸回之前非常弱小,後來重建聖殿中間又停頓十幾年,以色列人其實無法承擔這個使命,這個使命不僅是被擄之後的歸回,還要看見這個民族與神之間的關係如何演變。我們憑信心成為屬神的兒女與亞伯拉罕的後裔,並且永遠活在這個應許當中,也活在這個命令與使命當中,而對應的是誰呢?是誰要歌唱、誰要發聲歌唱、誰要揚聲歌唱,是那些不懷孕、不生養和未曾經過產難的人,為什麼呢?因為「沒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兒女更多,這是耶和華說的」。早在創世記當人類剛剛受造,上帝對亞當、夏娃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創一:28),這是亞當在上帝面前承受的第一個使命,同時也是命令,也是上帝的祝福,因為孩子是一個一個生,要有上帝的祝福才能達成。因為是上帝的命令,這一群卑下、軟弱與無法生育的人如何去完成使命?因為是神的命令,自然有上帝的祝福。
2.救贖與祝福
創世記第三章亞當犯罪墮落之後就沒辦法治理這地,相對的,這需要耶穌基督來成全神的救恩,這正是救贖。救贖是以賽亞書當中非常重要的主題信息,可連接上下文來了解,在53章全篇講到失敗當中,神要興起受苦的僕人。以色列民族本是神的僕人,應該是尊貴的祭司、聖潔的國度、屬神的子民,要成為神在萬民中的見證,可是歷史證明他們是失敗的僕人。他們如何能敗部復活成為人生的勝利者?當徹底的失敗時,你的心志就是一位受苦的僕人,在53章說到一位受苦的僕人,耶和華定意將他壓傷,使他受痛苦,耶和華以他為贖罪祭,這個僕人就是耶穌。
當耶穌基督在上字架上被父神遺棄時,父神將世人的罪孽都歸在祂的身上,祂承擔了罪造成神與人之間的隔絕,所以祂呼喊「我的神,我的神,祢為何遺棄我」,讓耶穌基督自己成為贖罪祭。祂被罪壓傷,祂知道所有普世人在罪的權下被罪壓傷,不見得是自己的罪,我們共同的罪、別人的罪、全球性許許多多的罪,在我們生命當中,耶穌為我們承擔了這個刑罰,背負重擔,父神使祂受痛苦成為贖罪祭,因為祂成為贖罪祭,祂可以看見後裔。後裔的出現不是在耶穌來之後,早在創世記中神說「女人的後裔要傷蛇的頭,蛇的後裔要傷女人的後腳跟」(創3:15),「亞伯拉罕的後裔要使萬族得福」(創12:3),希伯來書二章10節也說「要領許多的兒子進榮耀裡去」。我們這一群參加退修會的弟兄姊妹沒有血緣,地緣也很遠、國界也很遠,卻因為十字架成為近親,神的應許讓我們都進入後裔的行列,謝謝神。神救贖的果效在以賽亞書53章11節:「祂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並且他要擔當他們的罪孽」,故擴張境界是延續以賽亞書53章耶穌基督這位受苦僕人所完成的救贖。祝福是耶穌基督完成了救贖,而且我們都能領受這使命而來的祝福;也就是耶穌自己被釘十字架,祂的生命傾倒,以至於我們能夠領受從主而來豐富神兒子的生命。
因為耶穌基督生命的傾倒,我們認識祂就可以因信稱義,這個義是耶穌的義。我們的生命不到60分的及格標準,因著耶穌基督可達到100分,耶穌說:「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太5:48),那不是完美主義,永遠沒有上限,而是像天父的生命、品格、行事為人、智慧,甚至祂的幽默。唯有透過救贖與祝福所帶來生養的意象,才能有此除去羞恥、帶來歡樂的效果。上帝給的藍圖是要我們像天父一樣,但我們總會按著自己的方式與價值觀判斷行事,我們是否觀察、靜靜看我們的天父,祂怎樣在聖經中表明祂自己。因耶穌基督生命的傾倒,祂的生命就在我們裏面,我們就是像祂,因祂的救贖,我們生命就有一個新的開始。這個新的開始不只罪得赦免能上天堂,還有祂不斷為罪犯代求,以至於不懷孕、不生養和未曾經過產難的人,要歌唱、要發聲歌唱、要揚聲歌唱,就是因為祂救贖的效果帶來祝福,我們才能承擔這個擴張的使命,可以活在上帝給我們的人生、祝福、使命與託付當中。在那時代,不懷孕、不生養和未曾經過產難是個羞恥,可是經文中不是要這些人想辦法生育或領養孩子,而是要歌唱、要發聲歌唱、要揚聲歌唱,一種敬拜的心情與從骨子裡發出來的喜樂,大家只需讚美、感恩與慶賀,因為上帝要除去他們的羞辱,而且還要給他們更多的子女、後裔。以賽亞書54章4-5節「不要懼怕,因你必不至蒙羞;也不要抱愧,因你必不至受辱。你必忘記幼年的羞愧,不再記念你寡居的羞辱」,「因為造你的是你的丈夫,萬軍之耶和華是他的名;救贖你的是以色列的聖者,他必稱為全地之神。」全地的神把他們召回來,造你的主和救贖你的神與你的關係像是你的丈夫這般的親密,以至於你能懷孕,你可以生養,雖然不是從肉身懷孕,不知哪裡能找到這些兒女後裔;可是上帝要做成,一切的羞辱要被除去,從生養的異象當中要表達的是歡樂的情境。
我常與不同群體的的弟兄姊妹分享以賽亞書54章2節:「要擴張你帳幕之地,張大你居所的幔子,不要限止;要放長你的繩子,堅固你的橛子」,提問他們要如何來應用,大部分的人都說我們教會在建堂時用這個經文。其實這段經文在講宣教,從五三章救贖帶出的果效,祂要看到很多後裔。當時居住的環境是帳棚,指的是建立家室,當女子不再生養沒了丈夫,卻要把空間弄寬敞,代表日後有很多的兒女要住進這裡。所以經文的描述是宣教,裡面包含了建設,建設卻不是全部,好像以色列的聖殿在歸回後重建又被拆毀,重要的是在永恆的新天新地,神羔羊才是那聖殿。
 
三、擴張的藍圖
 
1.多元與合一
以賽亞書54章3節「因為你要向左向右開展;你的後裔必得多國為業,又使荒涼的城邑有人居住」,故後裔不只在同一個帳棚裡而是要開展,也不是南征北討打仗擴張。「多國」是神要以色列人的祖先亞伯拉罕成為多國之父,祂的後裔要使萬國得福。最初以色列人把神的應許只圈在選民當中,可是等到使徒行傳,福音大爆炸、大躍進、要突破,福音不應限定在這一群猶太民族當中,要擴展到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甚至到地極。當時的門徒都已跟隨耶穌三年半,目送耶穌升天與聖靈澆灌,還要很努力才能被上帝突破腦袋中的畫地自限,而去廣傳福音。「使荒涼的城邑有人居住」不是去搶奪城市,而是後裔能使許多城市豐富繁茂起來,不再在羞辱、卑下當中,是多元也是合一。
我的教會在台北榮民總醫院附近,與周邊十幾間教會,一起協助北榮的院牧室及團契恢復主日崇拜,與病房探訪,基督徒志工受裝備,配合忙碌的醫護人員探訪病患與家屬。此外,一些基督徒護理長更為照服員成立團契叫「寶貝班」,有很多是陸配,也有本地的,他們有固定的聚集,有些受洗成為主內的弟兄姊妹,也加入探訪團隊。如果病人由這個主內的照服員24小時承擔照顧與陪伴,這個家庭是蒙恩的。我也體會護福建立當中,跟護理人員相關的週邊都要因你們而蒙福。護理人員經常面對臨終關懷的病人,如果沒有認識主是非常吃力的,卻因我們有永生的盼望,讓我們經歷在主內有喜樂,超越環境當中的壓力。從我們待人接物當中,可以產生影響力,讓週圍身邊有些照服員的生命可以被建立,成為福音的尖兵。擴張的藍圖是多元也是合一,最大的合一就是我們都領受救恩,同樣一個生命的主,一個救恩的權柄。我們需要多元,不能從頭到尾一個人全包辦,應彼此合作、配搭與連結,來回應這個世代的需要。
2.個人與群體
以賽亞書54章1-3節,每個代名詞都是單數,但也是一個集合體名詞,例如「你的後裔」是單數,可是「必得多國為業」,就要許許多多的後裔,又是集合體了。「多國為業」不是南征北討,囊括越多人進來越好,而是更多的包容與接納,例如:使徒行傳的耶路撒冷教會,因彼得的講道先後有3000人與5000人信主,8000人一起聚會卻不想分散,可是當逼迫來到,猶太人不得不分散回家,路程上變成一顆一顆福音的種子四散出去,把福音也帶回鄉。我們每個人都被耶穌愛過,知道生命中有祂就有光、有愛、有影響力,有時我們生命軟弱,光會忽亮忽暗,可是主耶穌就是有光,特別在黑暗之處有光。在醫療體系中存在不少制度或官僚的問題與弊病,但神不要基督徒做糾察隊搞抗議革命,而是逐步完成神給我們擴張的使命、任務與祝福。我們只需很忠心的為主發光,不要刺眼而要緩慢柔和。在職場上要記住自己的位份,按照上帝的託付,一點一滴回應你週圍的人。在你所屬的機關單位,也許只有你一個基督徒,沒關係,上帝會保守,只要恆心保持這一盞燭光亮著,需要光的人就會來到你的身邊。
以上是對個人,另方面它也是一個群體。護福早年建立時就有「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的異象,讓忠心的同工一棒一棒往下走。今天有六、七年級的來參加,不同的世代運作的模式不同,讀經改用手機,護福代代相傳。我們的成長與被神所擴張的,自然會帶動所在的環境,最受惠的就是自己的兒女,還有更多非肉身生的兒女,例如:護理長對學生、病人的態度與互動的每個小動作與表達的當中,會讓他們感知我們裏面有光,人際關係流露出來的就是從神而來的恩典與真理,這就是從個人帶到群體。所以主要我們在個人與群體當中,不斷領受神給我們擴張的開啟、應許與祝福,這就是擴張的藍圖,其實沒甚麼藍圖,神要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不是按照我的期望,而是按照上帝的開啟,是多元的。
 
四、如何去擴張
 
1.動力與能力
使徒行傳初代教會先後有3000人、5000人信主之後教會就亂了,出現抱怨事件。使徒們遇見問題能面對問題、處理問題,教會才能成長,在使徒行傳六章1節「那時門徒增多,有說希利尼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因為在天天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後來選出的七位執事都講希臘語,同工的族群因而擴大,因此,擴張當中要付出代價。
回到以賽亞書53章,所有都是從上帝的救贖而來,當耶穌基督完成救恩,所有動力與能力就從救恩當中產生。當我們有問題不敢面對,甚至覺得沒有能力處理時,心中有個信念「上帝允許這件事發生」;我們是透過神來面對所有處境與問題,以至於我們相信上帝允許事情發生,就一定有解決之道。神的目的就是要祝福、要賜平安且不會賜下災禍,所以我們很有信心、很有條理,以禱告的心來面對和處理,並找出問題真正的原因,而不是去消滅問題或消滅製造問題的人。當我們從救恩領受盼望與喜樂,以及面對擴張的挑戰與使命的時刻,都離不開救恩的泉源,所以當我們面對自己生涯中擴張的挑戰、祝福,或我所屬的群體要擴張時,我們都要承受一部分。
我們教會建立已30年,都在二層樓公寓聚會,後來增加到好幾個公寓單位,主日聚會約有300人,會眾在公寓裡進進出出非常頻繁,三年前擴堂,聚會地點改在一棟辦公大樓的一層樓。然而擴張之後麻煩事不少,其一因教會是財團法人,擁有超過一定的不動產之後,所有法人稅制的申報或會計系統通通被提升,而且還要通過會計師驗證,原來自己做就可申報。我與先生為何考慮退休?因為我們都用以前的腦袋在做事。我們牧會是家庭式的,每個人都認識,新來的同工可能每個人都認識嗎?我們舊思維的腦袋會套在他們身上,會質問「你怎麼可以不知道?你怎麼可以不認識」,體會到我們需要有不同的方式來走多元的路線,擴張當中很多需要修剪、剪裁,才能有一個新的里程碑出現。人需要被改變,被更新,就在耶穌的救贖當中。從摩西以來這麼古老的舊約傳統,可以被耶穌更新,不是被廢去而是被成全,我們需要不斷的活在神的救贖恩典裏面,才可以領受擴張的動力與能力。所以以賽亞書54章7-8節「我離棄你不過片時,卻要施大恩將你收回」,「我的怒氣漲溢,頃刻之間向你掩面,卻要以永遠的慈愛憐恤你」,提到神的大恩與永遠的慈愛,有上帝大山可挪移,小山可遷移,可是上帝不會遷移的慈愛與平安的約的這些語句不斷出現,帶來前面經文「要擴張、要張大、要放長、要堅固、要開展」所有的動力與能力。
從聖經當中看見,神是透過後裔與生養兒女的意象,來講述擴張的挑戰、成長與祝福。這也是新約當中所說「使萬民作我的門徒」,不是招收會員來擴張,門徒是一個領一個被栽培出來的,每一個後裔是耶穌基督寶血洗淨所買贖回來的兒女,這是擴張當中動力的來源,也是生命力的成長。不是恐嚇,也不是結構性造冊的擴展,而是門徒帶門徒的擴展,也許慢,也許較不容易,但這就是上帝給每個個人成為神的兒女、後裔的方式。從以賽亞書54章1節,我們看見動力、能力和生命的連結,特別跟神是透過每個個體。
2.看見與委身
在擴張當中每一天需要先看見而且委身於這個看見。神的國度一直在進行,耶穌帶來神的國的當中會呼召門徒,今天也是同個方式;我們怎樣跟隨耶穌作門徒,我們也怎樣去使萬民作我們的門徒,這就是上帝給我們的託付,我們不斷有這個看見,使我們委身於活在這個生命傳承當中。漸漸擴張不是人變多了,變壯大了,而是在每一個護福能發揮的影響力當中,做得更深,不是做得更幅員遼闊。我們後來發現社團法人會員越多,社團倒閉的危機就越大,開大會招聚大家極度的困難。只要核心的且願意委身的,而且也都有這樣的看見,能更多影響正式或非正式的會員,也就是聖經當中所說的門徒,是生命之間彼此的交感,使生命與生命同領受神的全能、恩典、愛與憐恤。從以賽亞書53章11節「他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與以賽亞書54章17節「這是耶和華僕人的產業,是他們從我所得的義」,感謝主,不是只有一位受苦的僕人,我們發現自己願意跟隨耶穌,背著十字架跟隨主,我們都是祂的僕人。我們都從祂領受了救恩帶來的義,而這個恩典在我們生命當中會成長、也會擴張。當我們生命被擴張,也隨著我們到的腳步又再被擴張,使許多人都成為神的產業,而我們更是神的產業。不論神引導我們在職場的什麼階段,讓我們屬靈的地圖隨著神國度的擴展,願意被主重用,一起在這個行業裏擴張、成長,讓我身邊週圍的人一起加入這個行列,使神的國度充滿這種計劃的美。(本文為2014年11月2日護福全國退修會信息,經講員過目)
【禱告】
愛我們的主,謝謝祢,讓我們活在祢自己恩典當中。主阿,開廣我們的心,使我們往祢生命的道路上直奔,真實從祢的話語當中領受祢擴張的命令與使命。因著祢救贖的恩典,隱藏不住的生命力在我們生命裏面不斷湧流,不斷擴張。謝謝主,垂聽我們的禱告,奉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