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207期-2015年6月


學習作關心需要、願意分享的人

作者:林明珍 RN, 前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助理教授   發佈時間:2015-06-01
感謝靜蘭老師從實例和省思中,精簡扼要地道出了在繁忙的工作中,護理老師如何靠近受苦傷心的學生,使我深得激勵。
靜蘭老師提到護理老師的忙碌,學校的評鑑制度項目,常常導引了教師們的時間與心力分配;在我們教會小組中有幾位任教於不同科技大學的老師,談起教師們常受學校政策制度影響,在教學、研究、服務、輔導評量之中,哪些細項有計分,大家就趨之若鶩,對於沒有計分的項目,則累到不想多花心力,甚至遇到想自殺的學生,在窮於應付學校要求,對於學生的問題和需求也就有心無力,不想深入瞭解了。這使得基督徒教師在信仰價值的堅持上,甚是掙扎與痛苦。
在過去的教學經驗中,學生常見的傷痛屬於外在表現的如學業困難與實習專業的不足,屬於內在心理的則有人際關係不良與男女交往挫折,有些可以透過關懷、協談幫助其改善,但有些卻是更深的生命問題;在處理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時,往往也看到自己的軟弱與不足,只能交託仰望給主。耶穌說:「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馬太福音9:12),我們都是有病的人,也都需要生命被更新。
最近教會成人主日學在培訓一對一陪讀,以《抉擇之路(上)》為教材,精要地從耶穌平靜風和海、醫治長大麻瘋的人、赦了癱子的罪、趕鬼入豬群⋯顯現出祂的種種特質—是風暴的平靜者、自尊的重建者、主動的赦罪者、靈界的管轄者、自由的賞賜者、重生的賦予者⋯,讓我們領會到真知全能的神,看重的是全人的關懷,也是生命的救贖與更新。再次提醒身為基督徒的我們何等蒙恩,被主贖回赦罪成為新造的人,若我們真能體會「祂願意萬人得救」(提前2:4),而不願一人沉淪的心意,在自己得了最好的福份後,也應當樂意且迫切地與人分享這個使我們生命蒙福的好消息。
誠如使徒行傳第三章6節彼得對求賙濟瘸腿者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7-8節記載:「於是拉著他的右手,扶他起來;他的腳和踝子骨立刻健壯了,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同他們進了殿,走著,跳著,讚美神。」我們能分享的最好東西是—福音。
我常跟學生分享:自己的生涯轉捩點在大二信主時,從此之後人生進入良性循環,無論遭遇何種景況,都能靠主正向面對。也在課堂上說:「希望你們學好護理,更希望你們能夠選擇正確的價值觀、進一步改善將來家庭的傳承。」;每年邀請學生參加教會的聖誕晚會、『恩惠相遇』基要信仰課程,在校期間願意來的雖然不多,但畢業後陸續有人信主,就如保羅說:「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可見栽種的,算不得什麼,澆灌的,也算不得什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林前3:6-7)。許多事雖然力有未逮,我們只要有願意的心,相信神會幫助。
靜蘭老師指出「靠近有需要的學生時,護理老師需要在時間上、精神上、情緒上、靈性上成為可親近的人」,處在現今非核心價值與政策掛帥的環境中,教師們的心力被瓜分,除了教師自己需先與神有好的關係外,真的是非常需要大家的代禱。希望我們彼此扶持,一起在學生生命中作關心需要、願意分享的人。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