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177期-2007年12月


領導表率與神國原則

作者:陳淑雅 RN, MSN 彰化基督教醫院護理師   發佈時間:2007-12-01
主耶穌的服事風範在任何世代皆能成為領導者的榜樣。事實上,偉大領導者必須摒棄頭銜或地位,成就「疼惜生命」的職事。在美國基督徒護理雜誌(Journal of Christian Nursing)裡Bullock 女士的一篇談護理領導的文章中,讓人可以重新回到信仰的核心-愛神、愛人如己,效法耶穌基督為們徒洗腳,作彼此相愛的榜樣,即是最佳的領導者。以下是我對“MagnetNursing and Kingdom of God Principle”的重要觀點省思與回應,特撰文與讀者分享。
 
透過上帝的眼光看護理領導
 
在新時代護理領導和授權似乎尚待摸索前進,該如何發展、發揮整體力量?怎麼引導人力、物資、讓支援體系間和諧,行出有效率的照護措施?尤是在印度-對發展中國家的宣教士而言,來自美國先進醫療環境的Bullock是天壤之別,該如何為這場域建立適用的護理模式是一大挑戰?作家Bullock探討「磁化護理原則」(Magnet Nursing principle),她描述在印度以馬內利醫院協會(Emmanuel HospitalAssociation)的行政管理經驗,「磁化」的服事成為她在19所宣教教會醫院和4家護理學校的處事風格,突破過往,重新塑造革新護理(revolutionize nursing)的領導形象。
 
聚焦於主耶穌的領導
 
一開始投入護理職事,Bullock時常禱告,上帝給她的回應是:重視護理人員的需要,正如盡心、盡力、盡義、盡性來愛神,愛鄰舍如同愛自己。淺顯易懂的道理,幫助她在印度時,發展嶄新的臨床實務運作模式,首重與人建立關係。
聖經中主耶穌對於領導者的教誨:「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可10:45)」、「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路22:27)」。祂服事風範在任何世代皆成為領導者的榜樣。事實上,偉大領導者必須摒棄頭銜或地位,成就「疼惜生命」的職事。
耶穌的領導方法如同僕人般,與人維持「同甘共苦的伙伴關係」,抱持著服務的心態,需打從心底願意、且無私地付出,在犧牲與奉獻中建立威信,才能達成真正領導。
Bullock在印度以「服事」作為宣教途徑,其服事計畫過程中,確實幫助了印度的護理人員探索神國度的原則(Kingdom of God),以及發展新的護理模式(a new practice model for nursing),願意謙讓、被降為卑,且落實為護理工作上的具體行動。
 
探索神國度的原則
 
Bullock以前所認知神國度的臨到是:狹隘地指人去世而離開世界,之後進入天堂。聖經記載:「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11)」。其實,神國度的真正意思是人們的順服和完全遵守耶穌的教導。當嚐到主話語新的詮釋意涵,使得Bullock天天為神國度禱告,求能在每天職事上遇見神的奧妙,看見主擺在她面前的豐滿。
經查證聖經,讓Bullock更明白神的心意該如何落實在宣教工場上!令人驚訝的是,當遵守耶穌的教導來行事,其實,祂深深瞭解我們的有限,祂比我們瞭解我們自己更多,就愈親自引領人們建立和好的關係。因著有創造主,人的生命是彼此相關,往上延伸到神的居所,往左右延伸到週遭病人、同事;且我們都有權對這些關係做出關鍵的決定。
過去,Bullock曾經單純一心一意想要作事情,忽略對四周護理人員的認同感,然而,上帝呼召她委身在宣教,並且忠心信靠神的帶領。
她踏入護理人員的職場裡,有時抵達印度偏僻鄉野,花時間全神貫注地陪伴、傾聽、關懷、表達關愛,珍重護理人員,一段時間後建立信任與熟悉的感情,護理人員與Bullock分享了受挫的感受和需要:在印度文化風俗裡貶損護理角色,在基督教醫院工作被視為是最後一塊淨士,然而,護理人員於固有文化框架下,仍舊多多少少受到輕視。Bullock匯集一些看法和改善建議,給行政人員、醫師、主管,卻被視為挑戰權威,但她沒有因此灰心!
相反地,Bullock感謝神!學習愛那些與她意見相左的人,正如護理人員在困境中學習依然心存愛,Bullock女士學習到愛他人的重要,如同耶穌無條件愛我們一般。
 
僕人式領導的重要
 
在Bullock走訪19所宣教教會醫院時,往往受邀帶領早上敬拜,她常常傳講馬可福音的訊息:「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可12:30-31)。」
過程中,Bullock關心、聚焦護理人員的需要,去感受、去聆聽,讓護理人員體會其尊貴,感受神的愛、自我價值感,被賦予維持照顧品質的權利與義務,肯嘗試嶄新的臨床實務運作模式。
Bullock極興奮地看見:許多護理人員開始領受耶穌對她們的愛,超過Bullock在印度可以為這些護理人員作的事。特別是在護理督導長Shashi身上,過去30年需處理棘手的行政業務,未曾有人告訴她要如何作,經過聆聽到「盡心愛人」的訊息,這位管理者對護理人員的態度有巨大轉化,使得有些人改變遲到、酗酒的習慣,轉而每週喜樂地到教會作主日禮拜、準時上班。
這位護理督導長分享她的觀點:信服上帝主權的引導,態度是謙卑的,必要時降低自己的身分去關心部屬,以及應該多為他人利益著想,付出犧牲小我的實際行動,如同基督耶穌在桌旁為門徒洗腳、勉勵彼此相愛服事;若上司、屬下、同儕互相謙卑以待,必能有歡呼收割的成果。
 
與「磁化」護理經驗接軌
 
西元2003年Bullock離開印度,進入美國印地安那州的研究所進修時發現:「磁化護理」理論基礎和神國度的原則非常類似,且已經在美國施行,積極方面:就是「合而為一」,去聽、去順從、去謙卑服事,才能消除職場同儕間的斤斤計較、內鬥(太20:20~28),進一步同心全意興旺福音。事實證明,任何環境隨處都可以顯出神的國度,並不僅止在於教堂裡。
「磁化護理」縈繞腦海時,某天早晨Bullock看見一位行政主管以身作則到病人床邊協助端盤子發放早餐,好讓護理人員能夠順利完成晨間治療的評估,甚至主動尋問有任何可以幫助的嗎?這不僅是有自發的行動力而已,而且對其他行政管理者發揮影響力,也願意常常投身至第一線作工,不尷尬或是迴避,以「忍耐、恩慈、謙卑、尊重、無私、寬恕、誠實、守信」的態度,幫助護理人員處理現場事務。他們把「珍重護理人員(valuing the staff)」擺在首要,不流於教條;甚至鼓舞護理人員有熱忱地追求卓越,可齊坐會議室來發言,相對地,意見受到尊重,且參與實務政策面的表決;領導者鼓勵護理人員以目標為導向,努力達成。歸結而言,「磁化護理」理念愈與神國度的原則契合,就是神國度的具體表現。
護理專業人員跟隨主耶穌腳蹤,「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腓2:5)」的涵意是:要藉由工作使別人得著益處,而不求自己的好處,必需時常操練「磁化護理」。致力於追尋神國度的降臨,信靠神,必然先順服神的旨意,期望透過委身服從於祂的權柄;最終的結果,我們將看見神國度完滿地被彰顯出來,同時將目睹優質的護理。
 
這世代中,神繼續帶來影響力
 
試問在您、我的機構是否有主耶穌腳蹤「僕人式」的領導服事方式呢?
閱讀畢Bullock的文章後,我默想:感謝上帝,呼召我成為基督徒護理人員,且讓我在基督教醫院工作,因祂極大的恩典,使我參與在見證「神愛世人」上有份。誠然,我也不禁反思護理行政領導者可以帶來什麼影響力?是位階頭銜、學位,還是新世代流行風潮的管理理論?落在我心中的是,惟有僕人的樣式,可以建立人與人間寶貴關係;上司不是要駕御部屬,而是轉化護理的體質,把人帶到神面前。
 
參考資料
 
Bullock, R. K. (2007). Magnet nursing and kingdom ofGod principle. Journal of Christian Nursing, 23(4),26-28.
詹姆士,杭特(2006).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張沛文譯).台北:商周出版社。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