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聖路加國際醫院參訪記St.Luke’s International Hospital
作者:謝佑珊 RN, MSN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部督導長 發佈時間:2007-12-01
回想Dr. Teusler當年醫療傳道之艱辛及使命,至今105年,看到整個建築物現代化之風貌、看到日本人介紹時的驕傲、看到病人被尊重的對待。
台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於今年9月5-9日舉辦日本護理協會、醫院參訪交流活動,一行二十六人,由林月桂理事長領隊,第二天我們參訪了聖路加國際醫院,因它屬教會醫院,故我著重點放在醫療事奉之報導。
聖路加醫院的創始人
聖路加醫院創立於1902年,是日本醫療史上第一所現代醫院,創始人為Dr. Rudolf Bolling Teusler,1876年出生於羅馬喬治亞州的一個基督化家庭,在母親嚴格講求紀律但充滿了愛的環境下成長。1892年他進入了維吉尼亞州立大學醫學院,1894年畢業。21歲時得到副教授。1898年, 他和瑪麗伍德沃德結婚, 住在Richmond。1900年2月當了美國American Episcopal Church第四位傳教的醫生,1901年抵抵達日本,1902年在東京Akashi建立聖路加醫院。此醫院後來毀於關東大地震,但是在Dr. Teusler卓越的創意和努力下,1933年重建醫院,醫院有了顯著的建設與發展,可惜的是他在1934夏天因慢性心臟病過世了。
聖路加醫院的發展史
聖路加醫院1902年成立時,是從診所開始,成員有日本一位Dr. Tokutaro Kubo、一位護士IyoAraki.、一間手術室、五張住院床位,看診對象為不同國籍的病人。後藉由皇室家庭和日本政府的支持,聖路加醫院改建成一棟四層樓高的建築,擴張成70張病床,門診病人每天服務量達200人,1917年改為聖路加國際醫院。然而不幸在當年9月關東大地震,整棟醫院毀於一旦,但聖路加的職員和管理者持續訓練公共衛生護士,並接受來自美國的資金援助而重建醫院,占地超過 5.7畝英畝,1933年建院完成。醫院中用最好的醫師、最專業的護理人員, 最廣為人知的是醫院有教堂、單人房及個人之衛浴設備,Dr. Teusler挑戰自我的一句名言:「讓工作持續下去(let the work go on)」。
這家醫院另一特色:經過戰爭和排外(外國人)事件-1937年中日戰爭開始,大部分非日本人,居多是美國主教教堂的成員,從管理角色被遣回,許多美國人回到了美國。沒想到高舉基督的醫院卻留了下來,提供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各處傷兵之照顧工作。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醫院被強迫徵收,至1956年歸還,且被指定為訓練實習生的醫院。在美國管理風格之下,聖路加國際醫院成為了日本醫學領域領導之模範。聖路加的看護學院(護理學院)也在1963年建立,1968年成立發展志工系統,1970年計劃改建為全部單人房,1992年完成。
醫院創立的目標
是在基督精神之下、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照護。醫院服務理念為「愛與奉獻」,護理人員服務理念則以5C(Compassion具同情心、Competence有勝任能力、Confidence值得信賴、Conscience具正義的、Commitment有責任感)提供病人舒適與尊重,並提升護理人員服務意識。
護理服務「以病患為中心」;面對病人的第一線護理人員,是護理架構的最上層,由上而下依序為Nurse User → Nurse、Nurse aid → Nurse Manager →Assist Nurse Manager → Nurse Director → ,形成一個倒梯形之架構。護理教育理念為:培養高品質護理人員、有專業素養、尊重個別需要、依臨床實務培養護理人員判斷力與自主能力。
現在的聖路加國際醫院進入大廳如同五星級觀光飯店,新醫院為追求住院病人的舒適感和尊重個人隱私,除了小兒科病房外,所有病房皆為單人房,相對收費價格不菲(房間費由10500 ¥∼105000 ¥不等)。全院員工約1400人,其中護理人員670人、醫師211人、醫事人員201人。工作人力/人床比為2:1,較其他醫院為高,雖為財團法人醫院亦是推展公益性醫院。醫療部科共有:一般內科、腎臟科、血液科、內分泌科、神經內外科、新陳代謝科、過敏膠原病科、Heart Center、一般外科、胸腔外科、整容矯形外科、小兒綜合、皮膚科、婦產科、泌尿科、眼科、耳鼻喉科、牙科口腔外科、精神科、緩和醫療、急診、放射線科、麻醉科、洗腎中心、復建等。門診病人數:約2200∼2600人/天,總床數520床,住院佔床率約87%,平均住院天數為10天。
護理理念為:1.提供高品質的護理2.培養護理人員的判斷力及自主能力。護理人力平均每年40%來自於醫院附設的聖路加看護大學、60%來自於其他學校,聖路加國際醫院為教會醫院,平均薪資低於其他醫院、工作量大,強調「愛與奉獻」,一樣面臨護理人員人力短缺,流動率大,平均年資<5年者佔65%、< 1年者佔16%。新進護理人員試用期為6個月。新進人員訓練採4階段:第一週為環境介紹,第2-8週為on Job Training by Preceptor ship,6-8個月著重醫療安全課程,9-12個月為專業教育課程;臨床工作3年依個人意願調動環境,入加護單位或特殊單位不須先接受特殊訓練,完全以邊做邊學導入。
結 論
聖路加國際病院位於羽田川沿岸是一家規模很大、規格很高的醫院,反而更像一家五星級的飯店;不管是整個醫院室內外環境、優良的設施,還是醫院周到細緻的服務,都稱得上五星級服務。一入醫院大門映入眼簾的是柔和的燈光、藝術雕像、油畫、藝廊, 聞到的是美味的咖啡香;一樓為計價櫃檯,預約掛號、醫囑、檢查排程、檢查檢驗報告、計價均已資訊化。再回想Dr. Teusler當年醫療傳道之艱辛及使命,至今105年,看到整個建築物現代化之風貌、看到日本人介紹時的驕傲、看到病人被尊重的對待。雖然此次沒有介紹在傳道方面之成果,我在出發前上網查看醫院之發展史及整個簡介,深深被Dr. Teusler感動,藉由同事的分享完成此份報導,我絕對相信「若不是出於神的帶領」這一切皆枉然。而今的一切不單是Dr.Teusler說的「let the workgo on」,相信基督更在這裡被高舉,真要為聖路加國際醫院高聲讚美。

誌 謝
感謝台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安排此次參訪活動,感謝廖淑貞、沈秉弘、李淑瓊等在參訪過成中協助資料的收集。若各位弟兄姐妹們要更瞭解聖路加國際醫院,可上網 http://www.luke.or.jp/eng/index.html 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