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209期-2015年12月


走過塵爆,仰望用笑臉幫助我的 神Look up to God who Help us With Smiles—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Water Park Explosion

作者:蘇怡蓁 RN, 淡水馬偕醫院加護病房護理師   發佈時間:2015-12-01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
應當仰望神,因他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他。
(詩篇42:5)
 
挑戰前的預備
 
我熱愛護理,從事臨床工作已經滿十七年,雖歷經過SARS重大疫情,仍澆不熄我對護理的熱愛,但八仙塵爆事件卻是我的護理挑戰期。
2015年6月27日星期六晚上九點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當時院內廣播系統傳來:333外科急診(333為大量傷患代號),我們在外科加護病房無不上緊發條,立即派人到急診支援。我安慰自己也許事態不嚴重,畢竟在臨床工作這麼久,大量傷患只在演習時模擬過。
同事很快上網看新聞事件,得知八仙樂園發生火災,初步估計受傷十餘人;當時心想十幾個人還可以應付。但沒多久,值班醫師匆忙來跟我們說急診宛如人間煉獄,很多被火燒傷的人不斷湧進來。我們知道面對一場大作戰的時刻來了。要感謝神的是,平時沒有空床的加護病房,當晚有四床空著,可以讓燒燙傷重症病人入住。
 
鮮明的震撼教育
 
再度上網看新聞時發現受傷人數不斷更新,由幾十人增加到數百人,我們飛快地預備病人要用的物品。我們沒有照顧燒燙傷病人經驗,還來不及查閱相關資料、物品還不及就定位,也還沒接到急診入住通知,呼吸治療師就已推著數台呼吸器進病房,後面跟著我們從沒接觸過的燒燙傷病人。
一位年輕女孩映入我的眼前,衣著、髮型、還有身上都是彩繪,可以看出她是個喜愛流行又活潑的小女生;但她的頭髮和臉部被燒傷,皮膚因燒傷而掉落在床上,全身近80%燒傷面積、散發燒焦味,讓人看了怵目驚心。我在外科加護病房這麼久的時間,自認沒什麼恐怖的場面沒看過,但小女生被火燒得體無完膚的情景卻令人震撼。40分鐘內接連幾位燒燙重症病人住進來,我們只得盡快收起驚恐心情,開始進行一連串緊急照護治療。
緊湊場面讓我們一度陷入混亂,所有人都在奔跑呼喊;沒有實際燒燙傷照護的經驗,我們只能回憶教科書重點:維持呼吸道通暢、生命徵象穩定、疼痛控制、給足輸液點滴、不斷地在病人覆蓋無菌紗布的身體淋上生理食鹽水,將已皮肉分離的皮膚剪開、清理傷口⋯。
 
家屬的焦急與病人痛苦歷程
 
凌晨一點半仍處於兵荒馬亂中,病人插呼吸管而無法言語,我們使用非言語方式溝通,陸續問到家人聯絡方式。連絡到家屬後,即使家屬心急如焚,我們也因為需要處理病人情況而無法讓他們會客。此時社工師進駐加護病房,幫忙我們連繫和安撫家屬,暫時阻擋他們衝進來。全部處理完時已凌晨兩、三點,這時我們才請家屬進來探望病人。每個人看到自己孩子的臉上到全身纏滿紗布,滿臉難以置信、痛哭和不捨;我們滿身疲憊,見這情形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他們,只能同理、陪伴他們和傾聽。
到了第二天,前一天急救時灌注的大量水分,加上燒燙傷引起的生理反應,讓病人的身體開始水腫,醫護人員除了必須觀察傷患手腳腫脹或麻痛狀況;腔室症候群接踵而來,則必須把筋膜切開、疏散壓力,讓血液能循環順暢。急性期過去,等病人狀況穩定後要馬上清創,讓細菌無法擴散,造成感染而產生敗血症。
我們開始每天幫病人傷口換藥,這是備受煎熬的時刻。病人哭喊、尖叫、哀號,痛到心跳接近一百五十下;打進去的嗎啡、Ketamine等麻醉止痛劑、鎮靜劑彷彿都沒有效果。一次又一次清創和植皮手術,耗盡他們的精神和體力,我們唯有不斷地安撫、鼓勵和禱告,陪伴他們度過一關又一關。
每次換藥時,一位傷患至少要四至六人一起作業,人力需求多而換藥時間又很長。我們剛開始不熟悉換藥程序,每次至少一個小時,同時還要關注其他的病人狀況,一整個上午都沒辦法坐下、喝水或上廁所,這是稀鬆平常的事。真是巴不得自己有很多個分身,可以同時做許多事情。
 
來自眾人的幫助
 
醫護人力緊繃的時候,退休的學姊、離職同事回院,其他病房護理師犧牲休假來加護病房幫忙,護理部也組成換藥團分擔了不少工作。雖然很疲憊,但幸好有好多天使陪伴著我們,與我們一起努力。
病房配膳室總有預備食物和飲料,這是熱心民眾提供的,怕我們沒時間訂餐而挨餓。還有同事凌晨兩三點幫大家買宵夜,聽說原本已經打烊收鍋的餐廳阿姨,一知道他從馬偕醫院來買宵夜,馬上重新熱鍋煎水餃,原本不打算收錢但同事堅持要付,阿姨於是又多送一些煎餃給我們。真是感謝大家對我們的關懷與愛心。
加護病房的病人經過一個多月照護,因為恢復良好而一個個順利轉到普通病房。九月份時得知,淡水院區的燒燙傷病人都已出院。
和同事聊起這段經歷時,覺得這件事讓我們更加緊密,不管新聞媒體怎麼報導,我們的唯一目標就是要讓病人恢復、轉出加護病房,並且讓他們恢復得好還要更好。
雖然這是我的護理挑戰期,但我仰望神的時候,祂讓我看見團隊合作的力量,這一戰打得辛苦,卻恩典滿滿。我要說:「感謝耶穌,祢是用笑臉幫助我們的神。」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