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透過「曼托爾」的角色教學經驗分享
作者:熊德筠 RN, 弘光科技大學護理系講師 發佈時間:2015-12-01
mentoring是一種關係,mentor「曼托爾」通常是處在比mentee(受教者)更高工作職位上的有影響力的人,他有比“mentee”更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知識,並用心支持mentee的發展。這樣的引導是以學習為主體的過程,由具有經驗、能力的mentor「曼托爾」,建立一種支持、鼓勵、提供資訊與引導的關係,帶領學習者獲得相同的經驗與能力,是包含著指導、合作的夥伴關係。
文中布朗小姐在教大學生時,「曼托爾」的角色會透過她的(一)教導知識、(二)諮詢學生及(三)活出榜樣來展現。在護理的教學歷程中技術的教學活動常可以充分反應此歷程,我們除了教導相關學理、會透過老師示範、學生操作回復,檢討修正的歷程來培養學生的能力,並在實習的場域中體會,形成學生自己的經驗。臨床護理能力的培養,從課室學理教導是(一)教導知識,建立知識基礎;透過作業、報告與考試結果來檢視學生的學習是(二)諮詢學生,反芻知識形成概念;臨床實習的經驗體會,觀察學姊、老師尋找榜樣,認同模仿並內化成個人經驗是(三)活出榜樣;而老師總在一旁陪伴、觀察、引導,每個階段都很重要。
在我個人精神科護理的教學經驗中,臨床能力的培養總是需要經過這樣的過程,不論是溝通會談能力、治療性關係的建立、團體治療的執行等,總是有知識的教導、實習場域中的現場示範、觀察學生的執行、作業中的反思與批改回饋,點點滴滴培養出學生的能力。以團體治療為例,在課堂講述相關學理後,製作團體心理治療方案,進行口頭報告與書面作業、考試評量後,在實習場域中真實操作執行。在臨床實習進行團體治療活動時,先由老師示範,學生觀察,會後檢討,然後學生操作、老師觀察、每次會後檢討修正,逐漸建構出學生的團體治療能力。
職場上的新人培訓,也需要相類似的關係與歷程,職涯發展的過程中,有好的mentor「曼托爾」引導、陪伴、鼓勵、討論,才能從『生手』到『專家』,成為mentor「曼托爾」後,帶領更多的新人生手,進而生生不息培養出更多的專家。福音的禾場上,也是需要這樣的鍛鍊歷程,生命得以成長,產生更多的摩西與約書亞、以利亞與以利沙、保羅與提摩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