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與倫理
作者:吳麗芬 RN, 臺中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 發佈時間:2014-03-01
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是一個帶著「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異象的社團法人機構,事工的內容強調靈性與倫理關懷,因為靈是人生命的核心,若不回歸基督信仰,很難找到論述靈性護理的理論根基與行為實踐的指引。而倫理是指要符合道德標準或者是某一專業行業的行為標準(韋氏大辭典),也就是思考“我們應該怎樣處理此類處境”,以及“我們為什麼又依據什麼做這樣的處理”。
本期雜誌由省思靈性本質開始,接著探討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以及如何在工作中委身,並探討老人照護倫理的議題以及安養機構工作人員與住民的信任關係。短短五篇文章,帶領讀者對「靈性與倫理」得到具體的認識。接著黃登煌牧師勉勵讀者,主耶穌以我們工作的動機、忠心、成果三項原則,來決定跟隨祂的人「將來要得甚麼」。明珍與美玲兩位姊妹則以教育者的角度進行「尋求傑出」與「服事最小弟兄」的對談。
聖經上告訴我們:人點燈,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人。祈望基督徒護理師走到哪裡,哪裡的人心就被照亮,周圍的人就聽到福音的信息。本期接著報導去年底護福全國退修會中賴穗真傳道給天使們的家書以及上帝感動秀吟及怡君傳道創作的「主耶穌喜愛的小孩」,使用音樂這種世界性的語言,超越時間、空間和文化的限制,讓我們透過它表達出內心的情感,展現出獨特的力量和價值。讓我們在主裡享受溫暖、平靜、喜樂與安穩。主也帶領我們在職場:醫療院所、長期照護機構、社區或家庭,將喜樂的福音傳給周圍的人,讓愛主的人同得福音的好處。
讀到敏榕姐與異珍姐聯手撰寫的老琴新韻,真是羨煞我們這群還在職場工作的小輩們,但是也憧憬你我今日的團契生活,成為明日的甜美回憶。
回顧過去的目的是為了展望將來,培琳回顧當年在雪地中撿到一張家庭聚會的傳單,開始她追尋上帝的路。十幾年後家庭聚會的主人飛越太平洋前來探望與敘舊,在國外認識的台灣姊妹淑雅,盡地主之誼帶著七旬老友進行東海岸趴趴走。他們同時感受到神的愛不會因為年齡、時空、而產生距離,因為我們是一群同奔天路的好伙伴。
年輕一代的興起讓我們看見希望與傳承,芝婷在21歲那一年,用盡各種方式籌錢,完成她人生第一次的短期宣教之旅:尼泊爾,二技畢業後,再度跟著教會到孟加拉短宣,宣教的經驗讓她深深的體會:我的護理工作是什麼?讓生病的人舒適,就是護理最重要的專業。這樣的宣教旅行讓她人生閱歷更為精彩,讓她能沈浸在日夜忙碌的護理臨床工作中,仍然能保持靈裡的盼望。而在校的護生宜青、怡璇、紘翠、芳瑜,他們雖然剛認識耶穌,但是願意學習到醫院向生病的人傳遞佳音與散播愛,讓上帝透過他們幫助生病的人早日康復。
南丁格爾曾如此說“護理是單純的,不為更高的薪水,不淪為一種商業上的交易,在工作上去愛人如己,服事上帝與服事別人”,但願老中青三代護理人員在這個使命下不斷前進,凡是走過之地均能讓人感受基督馨香之氣,讓我們快快翻開雜誌,一同感受這份心靈的悸動,願上帝的祝福與作者的分享成為我們的安慰與陪伴,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