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202期-2014年3月


跟從主的人將來要得甚麼呢?

作者:文/黃登煌 牧師   發佈時間:2014-03-01
聖經:馬太二十章1~16 節
 
前 言
 
彼得在太十九:27問耶穌,說:「看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祢,將來我們要得甚麼呢?」面對彼得「將來我們要得甚麼呢」這問題,主耶穌隨即在太十九:28~29回答說:「你們這跟從我的人,到復興的時候,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凡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姊妹、父親、母親、妻子、兒女、田地的,必要得著百倍,並且承受永生。」此外,祂又在太二十:1~16講了葡萄園的比喻作為補充。其實,祂在太二十五:14~30和路十九:11~27所講的那二個比喻,主題也在回答「將來我們要得甚麼呢」這問題。因此,若把這三個比喻合起來看,我們對「將來我們要得甚麼呢」這問題便可看到比較完整的答案。這答案是:神根據下列三項原則,決定跟隨祂的人「將來要得甚麼」。這三項原則是:「工作的動機」、「工人的忠心」、和「工作的成果」。
 
一、神喜悅動機純正的事奉(太二十:1~16)
主耶穌在太二十:1~16所講的「葡萄園的比喻」,有三項特點:(一)工作時間不一樣;(二)所得工錢卻一樣;(三)決定工錢的因素。茲說明如下:
 
(一)工作時間不一樣:
太二十:1~7講到五批工人,按照進葡萄園做工的時間,可分為:1.清早(早上六時)進葡萄園做工:作了一整天的工。2.巳初(早上九時):作了九小時的工。3.午正(中午十二時):作了六小時的工。4.申初(下午三時):作了三小時的工。5.酉初(下午五時):作了一小時的工。
 
(二)所得工錢卻一樣:
太二十:8~10說:「到了晚上,園主對管事的說,叫工人都來,給他們工錢,從後來的起,到先來的為止。約在酉初雇的人來了,各人得了一錢銀子。及至那先雇的來了,他們以為必要多得;誰知也是各得一錢。」可見不論工作時間或長或短,大家所得的工錢都一樣。
 
(三)決定工錢的因素:
工作時間不同,所得的工錢卻都一樣。工作一整天的工人不禁埋怨家主:「我們整天勞苦受熱,那後來的只做了一小時,你竟叫他們和我們一樣嗎?」(太二十:12);家主怎麼回答呢?他提出二項回答:
 
1. 家主對工作一整天的工人說:「朋友,我不虧負你,你與我講定的不是一錢銀子嗎?拿你的走吧!」(太二十:13~14a)。「你與我講定的不是一錢銀子嗎?」這句話告訴我們,清早(早上六時)進葡萄園作工的這批工人,他們作工之前,先和主人講定工錢,才進葡萄園,表示他們覺得報酬划得來才作工。這是他們工作的動機。面對這種工作動機的工人,主人秉著公義的原則給他們工價,主人不虧負他們,但也沒有額外的恩典。
 
2. 家主給那後來的工人一樣的工錢,這是出於主人的願意(太二十:14b),是主人運用自己的東西「作好人」(太二十:15)。作好人就是待人有恩。為什麼主人對待那後來的工人有額外的恩典呢?因為他們工作的動機與工作一整天的工人工作的得來才動手作工。⑵第二至第四批工人的工作動機:「你們也進葡萄園去,所當給的,我必給你們,他們也進去了。」(太二十:4)。他們進葡萄園工作之前,沒有問主人:「你說所當給的,到底是多少?」他們聽到主人的話就進去了,表明他們信任主人。可見這批工人工作的的動機,是基於信任主人而盡力工作,不是根據工價划得來或划不來而決定是否工作。⑶最後一批工人的工作動機:主人問他們說:「你們為甚麼整天在這裏閒站呢?」他們說:「因為沒有人雇我們。」他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太二十:6~7)從「整天閒站」和「沒有人雇我們」來看,這是一批等待工作機會卻難得有工作機會的工人;從「你們也進葡萄園去」,他們就進去來看,他們是一批一有工作機會就願意工作的工人。主人對他們連「所當給的,我必給你們」也沒講,他們就進去工作了。代表他們存著感恩、報恩的精神工作,這是能將工作作得盡善盡美的動力。神悅納這樣的工作心態!
 
小結
主耶穌藉著「不論工作時間或長或短,大家所得的工錢都一樣」,提醒提問「看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將來我們要得甚麼呢?」(太十九27)的彼得:彼得,你是第一批跟隨我的門徒,是清早進葡萄園作工的工人,但你提出這個問題,就好比在工作之前先談好工價,你若存著報酬划得來才願意進葡萄園作工這樣的動機,那麼,將來你所得的只有講好的工價,此外再也沒有恩典。但那些存著知恩、感恩、報恩的動機進葡萄園作工的工人,即使到酉初才有機會進去,他們的賞賜卻有額外的恩典。單純的工作動機,是神所喜悅的事奉第一項根據。
 
二、神喜悅忠心盡責的事奉(太二十五:14~30)
 
主耶穌在太二十五:14~30所講的「按才幹受責任」的比喻,重點有二:(一)工人素質不同;(二)工作成果與本金相同,則獎賞相同。茲說明如下:
 
(一)工人素質不同:
根據太二十五:15的記載,每個人領受不同的才幹,1.一個給了五千、2.一個給了二千、3.一個給了一千。
 
(二)工作成果與本金相同,則獎賞相同:
 
1. 「那領五千銀子的,又帶著那另外的五千來,說:主啊!你交給我五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五千。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太二十五:20~21)
 
2. 「那領二千的也來,說:主啊,你交給我二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二千。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太二十五:22~23)
 
從五千賺五千、二千賺二千所得的稱讚和賞賜都一樣來看,賞賜的根據,不在所領本銀的多寡,乃在是否忠心盡責。所賺的與他所領的本銀一樣,就是忠心盡責。五千賺五千,就是忠心盡責;二千賺二千,就是忠心盡責。
 
3. 「那領一千的也來,說:主啊,⋯我把你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裏。請看,你的原銀子在這裏。」(太二十五24 ~25),「主人回答說: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奪過他這一千來,給那有一萬的。」(太二十五:26~28)。一千賺零,就是不忠心不盡責,這是又惡又懶的僕人。
 
小結
 
「按才幹受責任」這比喻提醒我們:1.領有五千銀子的工人,顯然比領有二千銀子的素質高,但從五千賺五千、二千賺二千所得的獎賞卻一樣來看,獎賞的關鍵不是工人的素質,而是工人是否忠心盡責工作。2.從領五千的必須賺五千才算忠心盡責,領二千的賺二千也算忠心盡責來看,我們不應嫉妒那有五千的,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要;我們也不應因所領受的只有一千而自卑,因為一千若賺一千,也算忠心盡責,所得的賞賜也一樣是「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即使你我只有五十,五十賺五十,也是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教會弟兄姊妹有這樣的認識,教會就不會只有幾個人很忙很累,而大部分的人卻很閒很涼;而是人人皆祭司,按著神所給的才幹,盡心盡力的服事,作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
 
三、神喜悅果效顯著的事奉(路十九:11~27)
 
主耶穌在路十九:11~27所講的「交銀與十僕」的比喻,重點有二:(一)工人的素質相同;(二)工作成果不同,則獎賞不同。茲說明如下:
 
(一)工人的素質相同:
路十九:12~13指出,貴冑往遠方去之前,便叫了他的十個僕人來,交給他們十錠銀子。由頭一個上來交賬的僕人所說的話:「主啊,你的一錠銀子已經賺了十錠。」(路十九:16)來看,這比喻裡每個僕人所領受的才幹都一樣,人人一錠銀子。
 
(二)工作成果不同,獎賞不同:
1. 「頭一個上來,說:主啊,你的一錠銀子已經賺了十錠。主人說:好!良善的僕人,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可以有權柄管十座城。」(路十九:16~17)主人給一錠賺十錠這種工人的獎賞有二:稱讚他是忠心良善的僕人,且有權柄管十座城。
 
2. 「第二個來,說:主啊,你的一錠銀子已經賺了五錠。主人說:你也可以管五座城。」(路十九:18~19)主人對一錠賺五錠這種工人,沒有稱讚,只給他權柄管五座城。
 
3. 「又有一個來說:主啊,看哪,你的一錠銀子在這裏,我把它包在手巾裏存著。」(路十九:20)主人責備他是「惡僕」(路十九:22),且「奪過他這一錠來,給那有十錠的。」(路十九:24)。
 
小結
 
「交銀與十僕」這比喻提醒我們:
1. 如果每個人才幹都一樣,比如:都是領受五千的,或都是領受二千的,或都是領受一千的。那麼,工作越努力,成果越大,獎賞越多。大家都領受五千,賺十倍也就是賺五萬的,比賺五倍的也就是賺二萬五的,獎賞多,因為賺十倍的比賺五倍的費神費力。神喜悅「果效顯著」的事奉。
 
2. 每個人才幹都一樣,為什麼有人賺十錠,有人賺五錠,有人賺零錠呢?這揭示良心工作的性質:教會工作、神學院工作、福音機構工作,基本上都屬良心工作,很難以數量來衡量成果。有良心的人,就是會認真思想怎麼把工作做好一點、作完美一點,那麼越想,工作就越多;反之,越不去思想,越不知要作些什麼,有人甚至閒閒無事作。上班聊天、閒晃、傳話,卻美其名叫服事。箴言二十九章18節說:「沒有異象、民就放肆」。異象指負擔、使命感;放肆指上班閒晃聊天,不知道要作些什麼。在這個比喻,這種人就是一錠賺零錠的惡僕。
 
結 語
 
從主耶穌所講的這三個比喻,我們看到主按著我們工作的動機、工作的忠心、和工作的果效來評量祂的工人。因此,我們在服事上,若要蒙主喜悅,我們該問的問題,不是問主:「將來我們要得甚麼呢?」而是問自己:「我存著什麼動機服事?」「我在服事上忠心盡責嗎?」「我事奉的果效可以再提升嗎?」。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