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202期-2014年3月


宣教經驗分享

作者:鄧芝婷 RN, 淡水馬偕醫院護理師   發佈時間:2014-03-01
 
上帝給醫療人員的禮物就是這份專業,而這個專業是上帝給這世上的禮物,宣教是什麼?只不過是用我的手、我的心、還有我的專業,去服事那些需要的人,這樣在哪裡都是宣教。
 
十七歲那年, 我在護專學校老師的帶領之下信主受洗。我的教會是一個很重視宣教的教會, 每年暑假都會舉辦很多短宣活動, 教會非常鼓勵年輕人參加,促使我們在年少的時候就看見不同國家福音的需要,並體會宣教士的生活。
 
小時候常常被這種熱情的力量鼓舞著,期待自己有一天也能參加短宣隊,在21歲那一年,我用盡各種方式籌錢,包括打工、義賣及他人奉獻等,終於出發去尼泊爾,踏上我人生第一次的短期宣教之旅。那是一個很美麗又純樸的國家,北方有喜瑪拉雅山,尼泊爾的首都加得滿都充滿著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整條街上幾乎都是賣登山用品的店家,大家都摩拳擦掌準備登山攻頂,洋溢著一種熱血沸騰的情緒,而我們一行人卻是往南邊
前進,深入當地僻靜偏遠的鄉村。
 
我第一次看見我們所要待的鄉村時,好驚艷!滿地的草原樹林,路上有牛、有羊,還有小豬,當地人在路邊的河裡洗澡,河裡的水好清澈乾淨,我們住的地方也沒有浴室,只能在後院用繩子架起布廉,面對一望無際的稻田,露天洗澡。晚上也沒有燈,只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睡覺的時候點起蚊香,偶而還會有天花板上小蟲子被薰昏掉落在你身上。
 
那時我們每一天都要走3-4個小時的路程,到隔壁村莊,辦小小的佈道會,每個人每一天都會安排不同的工作,唱歌、跳舞、演戲或是見證分享,有時候也會挨家挨戶探訪,跟他們聊天,為他們禱告,或許是那樣偏遠的村落很難得有外國人出現,所以我們所到之處往往造成轟動,搞得自己好像國際明星一樣。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某一天排到我分享自己信主的見證,我把自己的見證寫好,請團隊中會英文的人幫我翻譯成英文,然後我像是背課文一樣硬把它背下來,請隨團懂英文的當地年輕人,當我的翻譯,我就在尼泊爾當起國際講員,其實我只知道開頭⋯,後來我自己在講什麼完全不明白(笑),可是最後當我問說有誰願意因著這個分享來認識那位可以幫助你的耶穌時,有一個年輕人含著激動的淚水,用充滿堅定的眼神看著我,向我點點頭說:「我願意認識耶穌」,那一刻我真的傻了,我都不知道自己在說啥了,你居然還能明白我說什麼,你居然還願意相信耶穌!?那時候我終於明白,不是自己有什麼能力力量可以讓人信主,而是上帝親自感動他,觸摸他的心靈。我心裡感謝上帝,讓我可以參與這個美好的時刻。
 
二技畢業後,我再度跟著教會到孟加拉短宣,我來到唸國中時地理課本上說的:「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孟加拉首都達卡」,一出機場海關,撲鼻而來的是這個城市的味道,柴油煙味、人擠人的汗水味、行經動物身邊的味道,還有路上滿地垃圾的味道,迎面而來是黑壓壓的大人小孩,拍著你的手跟你要錢或想幫你拿行李賺小費,或想要你買他的東西,有點驚人的孟加拉歡迎團隊,可是我心裡卻不討厭,可能因為是一個新奇的經歷吧!
 
那裡有辣到我流淚但超好吃的牛肉卷餅、甜死人不償命的糖球點心、養樂多口味的乳酪蛋糕,還有烤的恰到好處的咖哩烤雞,另外他們的牛奶也很好喝,是因為幾乎都是牧養水牛的關係,所以他們的牛奶比較濃郁香醇嗎?住在那裡時候,兩三天就要買一包來喝。
 
在這個城市最衝擊我的地方,是跟著一個香港的老伯到火車站服事比貧民窟更窮困的人們。我覺得這個老伯也是一個傳奇人物,他年輕的時候在香港是逞兇鬥狠的古惑仔,老了罹癌,醫師告訴他沒多少日子可活,他想起他女兒在孟加拉工作,所以他決定要來看女兒一眼,結果一來就走不了。他看見這裡的百姓,過著生下來不知道什麼是吃飽的生活,他覺得他想幫助他們,這個老伯就這樣住下來,每天到火車站幫有傷口的人換藥,帶生病的人去醫院,買飯給沒飯吃的人吃,租一個房子給孤苦的婦女小孩住,協助他們找工作生活,這每一件事都衝擊我的心靈!我記得有件事,是這個老伯幫一個遭遇車禍的男人換藥,他的雙腿都是傷口,身上的味道很臭很臭,他說車禍過後他只去過醫院一次,因為他沒有錢無法再去換藥,因此他就一直裹著這些紗布,紗布已被化膿的傷口包覆,上面也充滿許多骯髒的灰塵,當我們用生理食鹽水清洗他的傷口,把骯髒的紗布取下來時,他躺在地上痛到發抖,香港老伯好勇敢,非常靠近他,而且很認真的清洗著傷口,換完藥換上新的紗布時,那個男人沒有什麼可以回報的,只好抓起老伯的手親吻,然後放在自己的額頭上。看到那感人的一幕,我的眼淚都要流下來,學校課本上講的全人醫療,到底是甚麼?台灣有好多好棒的醫院,極好的環境和設備,醫術一流的專業照護團隊,台灣人享受著以為是理所當然的醫療服務;在這個國家卻有人窮到全身發臭,沒辦法去醫院換藥,只是區區的清洗傷口,他卻獻上他最深的敬意,執行這個醫療動作的人甚至不是醫療人員。
 
哇,到底我所學的是什麼?我的護理工作是什麼?當我只想著賺錢,被醫院繁瑣的工作砲轟,被上司或家屬的負面情緒淹沒,不斷的有人生病、死去,我只想著要逃離這個一直在消耗和壓榨人的工作環境,我已經忘記這個專業的美好初衷,忘記南丁格爾女士是怎麼去改變整個舊時代人們對護理污衊心態的呼召。
 
其實只是單純的給予和服事而已,讓生病的人舒適,就是護理專業最重要的價值。聖經馬太福音25:35說:「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做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25:40)
 
《南丁格爾與近代護理》這本書,提到南丁格爾女士曾如此說:「護理是單純的,不為更高的薪水,不淪為一種商業上的交易,在工作上去愛人如己,服事上帝與服事別人」,但這一點也不是浪漫的奉獻情懷,她再說了:「護理人員對病患抱有的浪漫情懷,不該超過專業的裝備,那是對現實苦難的無知。」再多的愛,也需服從於專業的帶領。
 
隨著一年又一年的短宣服事,離職換工作,再度回到醫院,再讀書再進修,只是要提醒自己,我所學的每個專業,絕對都可被上帝使用來服事需要的人;工作上遇到的所有負面情緒,都必須要一次又一次的回到上帝面前,找回那個渴望服事上帝的心。上帝給醫療人員的禮物就是這份專業,而這個專業是上帝給這世上的禮物,宣教是什麼?只不過是用我的手、我的心、還有我的專業,去服事那些需要的人,這樣在哪裡都是宣教。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