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203期-2014年6月


人的盡頭是神的起頭

作者:吳桂花 RN,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副教授   發佈時間:2014-06-01
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翰一書四:19)
 
楔子
 
我的父母自從結婚組成家庭後,胼手胝足地靠自己有了屬於自己的家,也把五個子女養大。父母的做事認真、腳踏實地及凡事靠自己的生命經驗深刻地影響了我,我從小到大在學業、工作、生活及婚姻等方面都努力不懈,這一路走來都算順遂。「有志者事竟成」及「人定勝天」成了我的人生信念,我認為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是可以完成的,人只要努力是能對抗的命運。
 
無能為力的生命
 
結婚五年後我生了第一個兒子,他也是唯一的獨子。幼稚園的時候,我發現他常有眨眼、聳肩及做鬼臉等不自主的動作,醫生診斷為妥瑞氏症,醫生表示他的症狀沒有自傷及傷人的情形,不需要做任何治療,只要繼續觀察。他小學一年級時,發現有專注力不足和情緒控制障礙的問題,聯絡簿幾乎每天都是滿江紅,被級任老師寫滿了一條又一條的行為不良的事蹟,例如:打人、罵人、上課不專心、坐不住等情形;其中最大的問題是情緒控制,有個同學常常故意挑釁他,讓他情緒失控而去罵人或打人,為了他常情緒失控而打人,我常奔波於學校的訓導處,也常在晚上打電話給同學的家長道歉。我不知道他為什麼會有這些行為,我自己是老師,我很難過、也很傷心,我能教好別人的孩子卻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為了避免他的行為偏差,我用盡各種方法來矯正他的偏差行為,包括就醫服藥、專注力訓練、情緒輔導及規律運動等。從最初言語的勸誡,到最後用愛心小手打他的手心,但打在兒身、痛在娘心,他被處罰的時候,他常常哭著說:「媽媽,我會改,不會再打人了」。這種偏差行為一直都無法改變,我不知道我還能做甚麼,我覺得很無力感,也很無奈,在我的人生哲學中一直認為只要我努力沒有甚麼是做不到的,直到生了這個特別的孩子,我第一次感受到「無能為力」的感覺,無論我怎麼做都沒有用,「人的盡頭就是神的起頭」,我的人生幾乎已經走到了谷底,在這時候我的同事邀請我到教會,第一次到教會聽到詩歌我淚流滿面,我找到尋求已久的平安感,之後就受洗成為基督徒。
 
生命的改變
 
我受洗成為基督徒後,我帶孩子到教會。他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參加教會的「經歷神營會」,奇妙的事發生了,他在營會結束後說他感受到天父爸爸的愛,天父爸爸也原諒他以前所做的壞事,他答應天父爸爸要當好孩子。以前讓我不斷傷心落淚的孩子,好像突然長大了,他開始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與情緒,他的聯絡簿紅字也越來越少了,甚至得到老師讚美與鼓勵的話。而我不再用我的高標準來要求孩子,我改變眼目來看我的孩子,只看我孩子的優點,不看孩子的成績,不拿自己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我用更多時間及愛來陪伴孩子,我盡全力去做好母親的角色,不再凡事靠自己,當我盡力之後我做不到的事就交給神。我的孩子現在高中二年級了,已經受洗成為基督徒,有穩定的教會生活,也在青年牧區有固定的音控服事,我的生命因著信主而改變,透過自己把這信仰帶給孩子,孩子的生命也因此而改變了。
 
化妝的祝福
 
神轉換了我的眼目,祂讓我看見兒子是我生命中的貴人。這個孩子雖然讓我經歷了苦難和挫折,從他的身上我卻學習到謙卑、憐憫和耐心,他讓我看見人的不能和限制。因著上帝賜給我這個特別的孩子,讓我能看見學校有學習問題學生的個別需求,使我有更多耐心和愛心來教導、陪伴學生,學生常問我:「老師妳怎麼有這麼高的EQ和這麼多的耐心?」,我想說的是:「我能愛,是因為神先愛我。」

返回文章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