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人員福音協會

異象:結合基督信仰與護理專業。使命:挑戰基督徒護理人員-回應上帝的呼召,在專業上委身於基督,向病人、家屬與同仁見證上帝救贖的愛。


  • 護福期刊-護福204期-2014年9月


一趟對生命影響極大的旅程

作者:吳恩惠 RN, 現於英國萬國宣教學院的聖經與跨文化訓練中   發佈時間:2014-09-01
望著書桌前2009年去印度短宣時與當地小朋友的合照,它常是鼓勵我繼續堅持走在宣教道路上的提醒。
 
2013年11月2日接到了邀請,在教會分享「我為什麼要去宣教?」,那是我第一次公開分享自己的感動與負擔,而這題目也是我在尋求主心意的路上,一直不停問主的問題。雖然從小在基督教家庭長大,享受著詩歌與聽不完的聖經故事,知道有一位創造宇宙萬物的真神,但直到高中重生得救,承認耶穌是我生命的救主之後,才開始體會天父很真實的愛,這份愛,讓我的心很清楚地知道要怎麼做選擇,才能活得坦然與開心。
 
回想在2009年的夏天,我參加了畢業從事護理工作後,不敢奢求的10天印度短宣,探望教會所差派在印度東北的宣教士。因著收到印度當地墮胎率逐年上升的消息,遂與當地學校合辦了『真愛需要等待』青少年夏令營,分享屬天的價值觀給在印度教與回教交接村落長大的孩子們,每天生活中的相處與鼓勵,建造了我們彼此的生命。在這次旅程中,主的眼,帶著我進入祂的視線,思想祂的救恩;主的腳,帶著我穿越每條小路,進入一戶戶人家,尋找屬祂的孩子回家。這趟與主一起走出去的旅程,開始一磚一磚地卸下我為鞏固自己城堡所築起的高牆,讓我望見了在天上永恆的家,開始思想「什麼是生命中最有價值的事」。
 
但當我知道答案時,卻開始不停地問著天父:「祢為什麼要用我的五餅和二魚?我所擁有的破破餅和小小魚,能用嗎?」天父卻很堅定地告訴我說:「把妳所有的『拿過來給我』,妳要看的是我的手,不是妳的餅和魚⋯。」
 
在與天父達成共識的過程中,我也曾因自卑與害怕多次問天父:「祢為什麼呼召我呢?」天父卻沒有在我的情緒裡與我對話,只透過年假回家時,車禍後走路一拐一拐的爸爸所端來,叫工作後累癱的我一定要起床吃的一碗麥片,和一部描寫父親不計任何代價,要救活自己生病孩子的電影,讓我看見、也體會了天父的心腸。天父輕聲地回答我,並沒有太多的為什麼,只問我承不承認,被天父的心深深愛著?頓時,我啞口無言⋯。
 
終於,我願意走上這條宣教的道路,去體會天父的心腸。但,路途中最早效法的,卻是不想順服神的落跑先知—約拿,體會生活在大魚肚子裡,背對著天父的濕冷與孤單。也當了靠自己力量怎麼爬也爬不起來的趴趴熊,在地上趴了好久,賴在地上不想做任何努力,往天父呼召的方向走去。這讓我開始打從心底知道,為什麼自己需要與主內的肢體連結,為什麼需要被代禱與守望。當我聽到有位宣教士分享:你以為宣教士有什麼了不起?沒有了禱告,他只會『起不了』後,我終於破涕為笑,從此開始認真過起了寫代禱信的日子,請弟兄姊妹為我能忠心走上神所預備的道路禱告。
 
有段很鼓勵我的話語:
基督徒要用什麼討天父的喜悅呢?
不是一馬當先的勇氣,不是熱心衝動的行善
不是崇尚律法的生活,討天父喜悅,
往往意味著許多的信靠、堅忍,
在沒有掌聲、面對挫折時,要比平常日子更努力持守主的呼召,
因順服主的引領而堅強。
謝謝愛我們的阿爸天父!願共勉之∼
您的肢體—橄欖油姊妹 敬上
 

返回文章清單